DooDoo2008-05-01 22:49:27
中文名称: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英文名称:Bach Sonatas and Partitas for Solo Violin




Kremer的演奏=》 巴赫小无

Suske的演奏=》 碟1a 碟1b 碟2a 碟2b

(在这里感谢一下原上传者,链接和文字来自网络)


帕尔曼演奏的Bach Partita No.2 'Sarabande'



【作品简介】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1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巴赫无伴奏弦乐作品包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和三首小提琴组曲(也称“帕提塔”)和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都是他任职克滕时所作,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器乐曲,这跟那时环境有关,因为当时并没有合唱团供他使用,他也不必创作宗教性质的音乐。这些作品的创作顺序并没有历史文献可以考证,如果单纯以推论方式来说,似乎六首为无伴奏小提琴所作的这些曲子在先,这是因为无伴奏小提琴写作在这之前已有许多先例,而整套无伴奏大提琴作品则以巴赫首开先河。就乐曲组成来看,为独奏小提琴而作的这些组曲型式非常不统一,而大提琴组曲型式十分一致,似乎是他先在小提琴上熟悉无伴奏弦乐曲写作后,再应用于大提琴的。

  全曲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Sonata)和三首小提琴组曲(Partita)组成。“奏鸣曲”作为一种正规的曲式,应该说是在巴赫之后,在古典主义时期才正式定型。在巴赫的时代,“奏鸣曲”实质上和“组曲”差别不大。以眼前这六首为例,它们都是由一把小提琴来演奏,没有任何伴奏。这里的“奏鸣曲”和“组曲”的最大不同,可能是在各乐章的安排上。三首“奏鸣曲”都由四个乐章组成,四个乐章都是按慢-快-慢-快的次序排列的(而且三首奏鸣曲的第二乐章都是赋格)。相比较之下,“组曲”都是由舞曲组成的,并且结构比较自由。这里的舞曲都是巴洛克时代盛行的舞蹈音乐,各自由其特殊的节拍和情感要求。不过巴赫在“组曲”里只是借用了这些舞曲的节奏,这些乐曲本身并不是为了舞蹈伴奏而写的。组曲里出现的舞曲,计有“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库朗舞曲”(Courante)、“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柏雷舞曲”(Bourrée)、“嘉禾舞曲”(Gavotte)、“吉格舞曲”(Gigue)、“小步舞曲”(Menuet)、“夏康舞曲”(Ciaconna)、“罗瑞舞曲”(Loure)。其中一些在以前介绍过的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里也出现过。

  由于小提琴演奏在后来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由于帕格尼尼的出现),所以巴赫的这部《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在小提琴界,没有他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在大提琴界那么崇高的地位。但也有人拿它和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钢琴界的影响力相比,说它是“小提琴演奏的《旧约全书》”。
johnz0022008-05-02 01:19:52
无伴奏鼓掌,顶!
weston2008-05-02 04:26:33
推荐Milstein的
bypass2008-05-02 05:02:44
特别. 谢嘟嘟介绍分享.
秋秋~2008-05-02 06:03:25
仰望音乐殿堂里的辉煌~
lili~2008-05-02 16:03:43
赞叹~~!顶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
法国薰衣草2008-05-02 16:27:38
无伴奏鼓掌,顶!!(ZT) 绝了!谢DooDoo的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