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潋滟2004-04-27 14:19:00



卡米尔·圣-桑 (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五岁起开始作曲,十一岁即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十三岁进巴黎音乐院学管风琴和作曲,后在教堂任管风琴手,其中有四年在尼德梅耶尔音乐学校教钢琴。1877年辞去教堂的职务,埋头作曲。他是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积极从事音乐活动,又以钢琴家和指挥家身份到各国演出。其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几乎涉及每个音乐领域,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某些作品过于追求表面的华彩效果,质量不匀。

  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引子-随想回旋曲》,创作于1870年,是作者为当时已经非常出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所作。这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乐曲,由于演奏效果奇佳,通常被世人认为是一首为了使小提琴能充分发挥其高度演奏技巧而写的作品,因此经常出现在小提琴音乐演奏比赛之中,很多名家高手也十分乐于演奏本曲。其实,这首乐曲不仅在演奏技巧方面极为出众,而且在乐曲的内容与形式上,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艺术效果,令人深切体会到圣-桑的确是一位名符其实的浪漫派作曲家。 本曲最初由管弦乐伴奏,后来被改编为钢琴伴奏的乐曲。这里选用的是管弦乐队伴奏的版本。

  乐曲分为引子和回旋曲两部分。引子主题由小提琴在弦乐器的烘托下徐徐奏出,起伏回荡,婉转而略含忧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与歌唱性。

  引子主题反复之后,小提琴奏出热情而华丽的回旋曲主题,音域很宽,几乎达到三个八度。在清晰而富于弹性的节奏型伴奏下,鲜明突出的切分节奏和顿挫有力的技巧处理,使乐曲具有典雅多姿的色彩和动人的魅力。

  紧接着,音乐进入了另一个以颤音为主的主题。张驰有致的节奏变化、华丽的颤音和欢快的舞曲特性,使这一主题旋律显得精巧柔润。 在回旋主题重复之后,音乐又先后出现一些新的主题。最后,音乐在华丽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