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日志》幕后:再现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
雷德福首选导演:《机车日志》的拍摄始于South Fork影业的执行制片罗伯特·雷
德福、制片迈克尔·诺兹克和天然林企业的卡伦·腾克豪夫,他们意识到这是和沃
特·塞勒斯初次合作的绝佳机会,因为他曾经凭借《中央车站》的剧本获得1996年
圣丹斯国际映像作家奖。罗伯特·雷德福说:“《机车日志》看起来是和沃特合作
的好机会,尤其是切·格瓦拉这个题材这么棘手。我知道沃特接手它后肯定会重抒
情和人文,远超过关注那个成为革命先锋的政治意义。”
导演早熟悉原著:埃内斯托·格瓦拉写就的《机车日志》,并不是描绘一个男
人如何蜕变成《时代》杂志定义的世纪偶像的旅程,这部回忆录是在他的南美之行
几年后才完成。他在书中讲述了许多旅途中形形色色的见闻和人物,结合了日后他
对这段旅行的重大意义的反刍,书中不谈革命却让人真切感受到革命的精神。当制
片人属意沃特来为本片掌舵的时候,他已经很熟悉切·格瓦拉的著作,这本书深深
地冲击了他。
原著的精妙之处:《机车日志》不仅是关于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也是对整个拉
丁美洲的身份认同。对于那些来自同一区域的人来说,这种纠结在其中的私人体验
更显得意味深长。沃特认为:当你读完整部书并理解和接受他们后,你就能体会到
人们真的可以去改变世界。他也想这部电影去表达同样的感觉,那就是关于希望和
探索的意义。这段旅行的精妙之处基于切艾两人洞察世界转变的事实,他们将会按
照各自对旅程的理解去尝试改变世界。
提前请艺术监督:自从这本书出版后,为了将它搬上大银幕,制片人就一直联
系编者吉亚尼·米纳,他是意大利新闻记者和纪实小说作者,后来成为影片的艺术
监督。他和制作者们进行了对古巴哈瓦那的勘查,在那里他们开始了全面的调查和
研究,他们也采访了切·格瓦拉的好友和旅行伙伴艾伯托·格兰度,让人振奋无比
的是,这位8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保持着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
编剧擦肩诺贝尔:沃特·塞勒斯和制片人找到了约瑟·里维拉,来改编切·格
瓦拉和艾伯托的书(后者著《和切·格瓦拉同行》)。这位波多黎各出生的获奖剧作
家,曾经和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奎斯(曾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圣丹斯学院
一起学习。塞勒斯和里维拉一起做了学多深入研究,他们阅读了所有现存的关于切
·格瓦拉的传记,调查和整个剧本的编改耗费了里维拉两年的时间。
剧本不神化角色:为了平衡影片中对两个主要角色的描写,里维拉分别从切·
格瓦拉和艾伯托的书中抽取了大量资料。与《机车日志》不同的是,艾伯托的旅行
记录版本不是回忆录,它包含了大量作者本人的记事观察,这种即时性在重现旅途
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上起了重大作用。里维拉尽可能不让年轻的切·格瓦拉和后期的
神化形象混淆,并重点突出两个人的人性一面,保留了原著中的幽默和纪实性。
第一支持方加盟:正当里维拉坚持不懈地编写剧本的时候,他们得到了第一个
支持方“FilmFour影业”。2001年,执行制片保罗和丽贝卡加盟《机车日志》,带
着FilmFour的资金帮助筹备拍摄,制片人艾德格德新组建的制作组也随后加入。在
此期间,导演塞勒斯沿着书中提及的路线,开始了对旅途城镇的私人探访,去感受
50年前主角的旅行。结果他意外地发现,现在的地形物貌,仍能重建作者当年的冒
险和发现。
南美电影人支持:塞勒斯回忆他的第一印象是,1952年引起切·格瓦拉二人注
意的建筑和问题大部分保留至今,这让他感觉原书如此接近现代,也许因为50年代
以来拉丁美洲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并未做大变动。《机车日志》应该属于阿根廷电影,
所有与之相关的人都这么认为,这也是为了向电影的主要角色表达敬意。剧本完成
后,制片方确定在阿根廷开拍,并获得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电影人的协助。
1952年1月,尚为医学院学生的诶内斯托和一个同伴生物学家阿尔贝托骑着破旧的电
单车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途经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行程一万余
里,途中他们见识从小到大生活圈之外的东西,看到了社会的残酷与不平等。从此
他有了一个梦想,要让整个南美洲不分你我联合起来,共同摆脱贫穷、苦难。旅行
是艰苦的,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经历,两个年轻人始终保持着一份乐观,有时苦
中作乐,有时还靠一些小的计量维持着一路的旅行,直到终点-委内瑞拉。
而片中诶内斯托对齐琴娜的爱成为了影片的另一条主线。在诶的心中,齐是他的梦
想。带着对齐深深的思念,带着浪漫象征的 “回来”,诶内斯托在旅行的开始来到
了“米玛拉”-齐琴娜的家。但来自齐家庭的阶级歧视和最后两个人对爱情理解的不
同,一句牵强的承诺始终没有摆脱一场残酷的离别。但在诶内斯托的心中,对齐琴
娜的爱仍然是非常的神圣。在诶哮喘发作,面临死亡时,也不愿接受用齐给于他的
钱去看医生。
因为旅行,诶内斯托不得不离开心爱的人;一个单纯如白纸般的男孩在无尽的跋涉
中成长为一个坚韧的男人。在经历了八个月的旅行后,诶内斯托依照母亲的叮嘱,
回布宜诺斯艾利斯完成了医学院的学业,然后再一次义无返顾的“旅行”。
这一次,他放下了手中的手术刀,拿起了枪杆,成为一名国际革命者,1954年,他
认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和同志,古巴人卡斯特罗,两人一拍即合,组建了一支
古巴革命组织并出任首领。1956年他与卡斯特罗带领这支队伍在古巴登陆,三年后
推翻古巴亲美的巴迪斯达(Batista)政权,举世震惊。这时他才三十一岁,作为第二
号人物先后当上了古巴的央行行长及工业部长。后来他以个人的名义和他认为变了
质的苏共决裂,并宣告自己的战场可以在任何一个亚非拉国家的土地上。他率领数
十人远赴非洲刚果的金沙萨支援革命,后于1966年带领一队游击队员进入波利维亚
东南部丛林,直到他三十九岁被秘密处决,成为举世瞩目的传奇人物──这一切的
一切,就从这段旅程开始──他,正如你已经知道的,就是诶内斯托·切·格瓦拉
(Ernesto Che Guevara,1928-1967) 。
影片从旅行的角度来说,带给观众震撼还是不小的。导演Walter Salles(1998年以
《中央车站》一片闻名于世)也许是为了可以掩盖浓厚的政治气氛,在影片的前半
部分除了安排了很多幽默诙谐,甚至男主人公哄骗的小计量。还在片中大量运用对
自然风景的写实与纪录,更让观众可以跟着电影去旅游,一起体会阿根廷、智利、
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南美五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