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2008-07-21 08:02:11



【马儿啊你慢些走】
作词:李鉴尧
作曲:生 茂
演唱:马玉涛

马儿啊
你慢些走 慢些走诶
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
肥沃的土地好象是浸透了油
良田万亩好像是用黄金铺就

没见过青山滴翠美如画
没见过人在画中闹丰收
没见过绿草茵茵如丝毯
没见过绿丝毯上放马牛
没见过万绿丛中有新村
没见过槟榔树下有竹楼
有竹楼
哎---
没见过这么蓝的天那
这么白的云
朵朵桃花满枝头

马儿啊
你慢些走 慢些走诶
这一条林荫小道多么清幽
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
你看那姑娘
正啊在楼前刺绣

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
好像是为姑娘的歌声伴奏
晚风扬起了温柔的翅膀
永远随着我的马儿走
祖国啊我爱你多采的风姿
我想看个够啊
总也看不够 总也看不够
哎---
祖国啊
我爱你那壮丽的景色
我想看个够啊
总也看不够

搜索了一下Internet,找到了下面这篇文章,我这才知道,这么一首优美的歌唱祖国的抒情歌曲,在文革中被批判为和毛主席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唱反调:革命人民跨上了大跃进的千里马,而这首歌却要让马儿“慢些走”,其用心何其毒也!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6094

“马儿啊,你慢些走”——也谈文革时期的歌曲

于是乎

【该文章阅读量:1526次】【字号:


读了 XX 先生的大作《文革时期歌曲一瞥》,颇有感慨。 XX 先生对文革时期的歌曲的总的评价,大概就是标题中所提示的 “ 承无产阶级优秀文艺之雨露,开民族风格多姿多彩之先河 ” 吧。俺来谈点不同意见,算是对 XX 先生打一岔吧。
  

一、所谓“文革时期”,不包括 1964 年和 1965 年。
  

XX 先生开篇就说: “1964 年至 1976 年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个特殊时期,受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国的音乐创作陷入了一个极度失衡的发展时期。 ” 俺不大理解 XX 先生为什么要把 “ 文革时期 ” 提前两年。仔细想想,原来在 1964 年到 1966 年文革开始之前这段时期里,虽然 □□ 部、文化部还是老人家所说的 “ 阎王殿 ” 、是 “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部 ” ,但这个时期的文艺成就却真是多姿多彩!比如 XX 先生所说的 “ 最高成就 ” 样板戏 ” ,就是在这个时期走向成熟的。 XX 先生的这个新颖的时期划分法,可谓用心良苦啊,呵呵。
  

俺以为,谈文革时期的音乐创作,最好还是不要把“时期”搞模糊了。因为,文革运动要否定的就是文革前的“四旧”,咱们不能把周扬、贺绿汀、林默涵之流的反动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搞出来的“四旧”也算成文革的成果吧。至于 XX 先生在文中含糊其词地提到的《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马儿啊,你慢些走》等连今天的小年青都会的歌曲,都创作于 1964 年之前,而且在文革时期是禁唱的。前两首歌属于 “ 黄色歌曲 ” ,而《马儿啊,你慢些走》这首歌,文革中对它的批判俺还记忆犹新:这歌是跟老人家亲自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唱反调的,革命人民跨上了大跃进的千里马,而这首歌却要让马儿 “ 慢些走 ” ,其用心何其毒也! XX 先生想歌文革之 “ 德 ” ,最好别提这些歌,呵呵。
  

新中国的音乐创作,不管是文革前还是文革中还是文革后很长一段时期,始终是笼罩在政治的阳光或阴影之下的。这一点也不奇怪,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嘛。所以,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在谈音乐创作的分期的时候,还是不能忘了“突出政治”,同时,还要把歌曲的词和曲的创作分别开来加以考察才对。
  

二、文革时期的音乐创作(主要是歌曲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966 年到 1971 年。在这个阶段之前,即文革发动之前,个人崇拜已经在林副统帅的煽风点火之下日渐升温,但这个时期歌颂老人家的歌曲基本是健康的、向上的,是以歌颂毛思想为主,而不是歌颂毛本人为主的,例如 XX 先生文中所举的例子:《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坎里》、《大海航行靠舵手》,还有俺很喜欢的《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等。当然,其中已经可以看到个人崇拜走火入魔的初露端睨。进入文革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之后,歌风大改,是以直接歌颂毛本人为主,其中所含的情感已经不能用 “ 热情 ” 来形容,只能说是狂热。其中的代表作有《万岁!毛主席》、《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啊,我们永远忠于您》等等,看看这些歌曲的名字,就可知那时的人们的狂热已经达到了何种程度。除了此类歌曲之外,就是毛主席语录歌、红卫兵战歌等等。这个时期的歌曲,从纯音乐的角度来看,不乏优秀之作。俺以为,音乐这个东西,跟理论大不相同,音乐需要的就是激情,就是非理性,不管你歌颂的是基督还是拿破仑还是老人家,只有激情才会使音乐具有感染力和长久的生命力。这个阶段的歌曲正好具备这一特点。就俺自己而言,这个阶段的许多歌曲,虽然有些歌词已经记忆模糊了,但其优美的激动人心的旋律却始终萦绕在心中,也许会萦绕一生。这一点,俺同意 XX 先生,不应该因为政治的原因让这些优美的旋律被尘封。前几天在广播里听到一首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名叫《奶茶歌》,俺一听就想起,这歌原来不叫《奶茶歌》,而是叫奶茶献给某主席。但这旋律实在是太优美了,俺年轻时还演过这个节目,还记得几句歌词:

舀来了天山清泉水,

采来了草原红玫瑰

奶茶清香沁心扉

深情厚意斟满杯……
  

这么美的歌儿,还是应该唱一唱的,至于这杯奶茶究竟要献给谁,俺一点也不在乎,呵呵。  

在第一个阶段,在那位女旗手的精心策划培育下,大搞 XX 先生爱说的麦卡什么锡主义,对文革前的绝大多数歌曲采取一律封杀的手段,就连文革初期最红的作曲家李劫夫先生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和《歌唱二小放牛郎》都不许唱。风格单一而一致,不管你变幻成哪个民族的小调,那股狂热和蛮不讲理的味道,一听就知是这个阶段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 1971 年到 1976 年。这个阶段,由于刘邓司令部已被摧毁,由于副统帅的折戟沉沙,在老人家的默许和周总理的努力下,文艺界开始逐渐复苏。首先是解放了一批 “ 革命历史歌曲 ” ,当然,词已经被改了,名曰 “ 集体重新填词 ” ,如《毕业歌》、《大刀进行曲》等等。尽管改了歌词,但这些 “ 革命历史歌曲 ” 的重新出现,标志着对文革初期那种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抵制。其次,歌曲的内容有所扩展,大量地出现了歌唱 “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 的歌曲,这显然是与当时急于恢复国民经济不无关系。第三,出现了大量的独唱歌曲,这与第一个阶段大不相同。第一阶段的歌曲,齐唱歌曲独占螯头,除了张振富耿莲凤的二重唱以外,很难听到独唱的歌曲。而七十年代则是独唱歌曲的天下。 XX 先生所举的那些优秀的独唱歌曲,全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一批著名的歌唱家如李双江、马国光、董振厚、罗天婵等也脱颖而出。第四,歌曲的艺术风格开始多样化,特别的是抒情风格的歌曲受到群众的喜爱。如《闪闪的红星》中的《小小竹排》,《创业》中的《满怀深情望北京》等。这个时期的齐唱歌曲,比较著名的大概是上海写作班子于 1974 年推出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还继续保持了文革初期的革命精神: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嗨!)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就是好!

马列主义大普及,上层建筑红旗飘,

革命大字报(嗨!)烈火遍地烧,胜利凯歌冲云霄,

七亿人民团结战斗,红色江山牢又牢。

文化大革命好!文化大革命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

……
  

字里行间,已经让人感觉到,那时候对文化大革命的怀疑和否定的思潮,已经有些难以对付,如果再不使劲唱,恐怕就真的要不好啦。呵呵。
  

把文革时期分为这样两个阶段,就比较容易理出文革时期的音乐成就的头绪啦,不知 XX 先生是否同意?
  

三、文革之后的“文革”
  

还要说一说文革之后。四人帮被粉碎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这支歌仍在大唱特唱,即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文革被否定之后,文革中的某些作法却仍然在大行其道。歌唱文革的歌是不让唱了,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于是乎就出现了令 XX 先生愤恨的麦卡什么锡主义。样板戏被停演,因为许多老同志一听就会犯心脏病。不仅如此,各位应该记得当年李谷一唱《乡恋》之后的遭遇吧。那也是文革之后的麦卡什么锡主义的继续。我们的文艺界的领导们,辛苦操劳,日理万机,不但要管歌曲的内容,而且要管演唱的风格,多累呀!
  

好在历史毕竟还是在前进,谁也挡不住。如今,歌坛可算是百花齐放了吧!想看样板戏的,想听港台歌曲的,想听《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都可以得到满足。俺这么说,又有“歌德”之嫌啦,呵呵。有些朋友,偏偏喜欢歌文革之德,就是不喜欢歌改革之德。

其实,就俺本人而言,俺更喜欢听八十年代以前的歌曲,现在的流行歌曲,太着重于抒发个人的感受,缺少一点高度,缺少一点气魄。但是,俺喜欢现在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尽管“你的柔情俺永远也不懂”,但俺反对因此而禁止唱你的柔情。所以,如果 XX 先生愿意抒发他对文革的一片柔情,俺也认为不应当禁止。咱不能再搞文革那一套,是吧?
  

“文革那一套”,究其根底,还在文革之前。不管是文艺方针,还是舆论导向方针,其发端都可追溯到老人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接着是一九五七的那个《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毒草”,但麦卡什么锡主义却是一以贯之的。现在有些骂麦卡什么锡主义的朋友,大概并不是想打倒麦卡什么锡主义,而是想换换鉴定毒草的标准而已。相比之下(俺又要歌德啦),眼下这个时期是近几十年来对思想禁锢最少、最宽松的时期。柔情与狂热同在,歌德与骂娘齐飞。尽管还很不尽如人意,但是有进步,就应该承认。

附网友莲溪的跟帖:提起《马儿啊,你慢些走》……

流连猫坛以久,只是看帮而已。今天读了于先生文,联想起一些那时的情况,斗胆赘述几句。

手头有几册 65 年的音乐杂志,其中 7 月 2 日出版的《歌曲》第四期(总第 173 期),发表了《马儿啊,你慢些走》以及《克拉玛依之歌》的修改稿,对原作品的歌词部分做了很大的改动,除了套用原来的句式(囿于曲调的关系),基本都 “ 修正 ” 了。原作者是李鉴尧,改词变成了集体, “ 迷人的景色 ” 改作 “ 壮丽的景色 ” , “ 肥沃的土地好像是浸透了油,良田万亩好像是用黄金铺就 ” ,改作 “ 社会主义建设改换了天地,劳动歌声响遍了田野山头 ”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克拉玛依之歌》也难逃一劫, “ 当年我赶着马儿寻找草地 ” 改成 “ 当年我赶着瘦马颠沛流离 ” , ” 添加了 “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黑暗的年月、灾难的大西北 ” 等字句。而这两首原作都是在当时广为传唱影响深远,颇受各阶层人们包括工农兵喜爱的创作歌曲。

但是这个时候还仅仅是山雨未来风满楼,限于较温和的批判和“修正”,与转年的灭顶之灾有本质的区别。就近引现成一例加以说明:上述期刊同期转载马可 65 年 6 月 19 日发表于《工人日报》的答读者问 —— 《怎样对待抒情歌曲》一文,提到 “ 比如象《克拉玛依之歌》、《马儿啊,你慢些走》这样的歌曲,它们的基本情调是健康的,只是歌词或曲调方面有某些缺点。因此,它们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类的作品还是有着根本性质的区别 ……”

当时的文化领域已经是人人自危,很多作者迫于形势检讨自己的作品,未雨绸缪以期过关。比如辽宁的《音乐生活》 65 年第 3 期上同时刊登竹风和赵奎英两篇文章,对早前创作的《黄昏的风》、《杨八姐游春》和《巧对五更》以及 “ 多样化 ”“ 民歌源泉论 ” 等艺术主张进行自我批判。这只是信手拈来的例子,不知道他们在文革中的遭遇,想来肯定不会轻易躲过一劫。笔者曾在同年某报纸上参与对电影《北国江南》的讨论,观点与 “ 宣扬阶级斗争熄灭论 ” 相左,结果转年年中黑云压城时节,差点被戴了高帽,其实那时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高中生。

曾经在常去的知青和老三届的论坛上议论过这个时期的歌曲,结束这段文字之前,将音乐出版社第一期《革命歌声》( 1965 年 1 月)目录列出如下,请年轻的网友看看我们那时的文化生活 ——

1. 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 韩笑词 晓河曲

2. 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乔羽词 沈亚威曲

3. 大海航行靠舵手 郁文词 王双印曲

4. 三面红旗万万岁 郑南词 瞿维曲

5. 我们是革命的硬骨头 师延龄词曲

6. 大比大学大竞赛 夏白词曲

7. 比学赶帮争五好 王静、金乃词 谢家鉴曲

8. 一帮一呀一对红 万卯辰、郭金乃词 郭乃金曲

9. 我爱我的车床 金梁词曲

10. 我是公社社员 盛昌词 王偌曲

11. 我爱这些年青人 王书怀、吴岩词 郭颂曲

12. 山区售货员小唱 肖青词 耀年改词作曲

13. 渔家十二姐妹 张俊词 陈齐丽曲

14. 四好歌 萧华词 铁源、钊邦曲

15.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李之金词曲

16. 毛主席语录板 何林词曲

17. 野营路上 黎星词 向午、德山曲

18. 歌唱亲人 董斐词 崔旋曲

19. 共 产 党来了苦变甜 西藏民歌 彦克曲

20. 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乔羽词 时乐濛曲

21. 并肩前进 (中国)陈亚丁词 (越南)阮辉瑜曲

22. 美、比帝国主义滚出刚果(利) 郁庆五词 罗忠镕曲

23. 支持越南,声讨美帝 王秀峰词曲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军港之夜》by 苏小明
•  月满西楼 by 安雯:古色古香的歌,曲,和人
•  洗衣歌 by 成方圆
•  《牡丹之歌》 by 蒋大为
•  《我是中国人》 by 张明敏
夏日最后的玫瑰2008-07-21 14:18:05
马儿啊,你慢些走 ,
竞选2008-07-21 16:08:07
文革中被批为黄色和禁唱的老歌:敖包相会
竞选2008-07-21 16:17:27
宝马儿啊,你快些走,不然我要迟到了
johnz0022008-07-21 16:21:29
政治目的的“文革”结束了,中国才刚刚开始真正的文化革命。
最帅的男人2008-07-21 16:52:14
马儿啊,你快些走,带我去看夏日最后的玫瑰。
竞选2008-07-22 04:24:48
现在连共产党自己也称文革10年为10年浩劫,浪费了中国多少宝贵的时间
竞选2008-07-22 04:45:01
就许他老人家抱着文工团的年轻美女跳舞,老百姓听爱情歌曲就是黄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