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lover2010-07-08 14:58:11


File:LadyoftheCamellias.jpg

Angela Gheorghiu; Georg Solti: Royal Opera House Orchestra

《茶花女》是广大中国观众和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是三幕歌剧。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由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剧本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压迫下层市民的资产阶级偏见与世俗势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它不仅饱含感情地写出了玛格丽特的不幸遭遇,为她的悲剧结局而叹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诚的品格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玛格丽特是一个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的女性形象

(歌剧与小说人物的名字对照:薇奥莱塔--玛格丽特、罗多尔夫--阿尔芒)





(文字来自wiki和 http://www.avl.com.cn/music/classical/chn/

《茶花女》(La traviata)是由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三幕歌剧。

意大利文剧本由皮亚威Francesco Maria Piave)编写,改编自小仲马1848出版的小说《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La dame aux Camélias)。歌剧于185336威尼斯凤凰歌剧院Teatro la Fenice)首演。作品名称“La traviata”解作“迷途妇人”,或“失落的人”。

故事的原著小说,亦被改拍成电影《茶花女》(Camille)(1936)。《情陷红磨坊》(Moulin Rouge!)(2001)亦是以茶花女作蓝本改编。

角色

主角 

Violetta Valery  女高音

Alfredo Gérmont  男高音

Giorgio Gérmont  男中音

Flora Bervoix  女中音

其他角色 

Annina  女高音 

Gastone  男高音 

Baron Douphol  男中音 

Marchese d'Obigny  男低音

Dottor Grenvil  男低音 

Giuseppe  男高音 

Domestico di Flora  男低音 

Commissionario  男低音 

小说情节梗概 (歌剧剧情和小说略有不同) 

贫苦的乡下姑娘玛格丽特来到巴黎开始了卖笑生涯,花容月貌的她被巴黎的贵族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交际花”,人称“茶花女”(山茶花女士),因为她随身的妆扮总是有一束茶花。 

玛格丽特得了肺结核,在矿泉治疗疗养院里遇到一位贵族小姐,身材相貌和玛格丽特相似,因肺结核第三期不久便过世了,她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偶然发现酷似他女儿的玛格丽特,便收为义女。公爵答应负担玛格丽特的全部生活费用,只要她能放弃卖笑生涯。但玛格丽特身不由己,公爵便将资助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的交际欢场中,邻居勃吕当斯带来的两个青年其中之一阿芒·杜瓦疯狂地爱上了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生病的一年间,阿芒每天来探问病情,却不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吕当斯向玛格丽特转述了阿芒对她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一天,玛格丽特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芒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戕害自己,并向她表白爱情,他现在还珍藏着她六个月前丢掉的纽扣。玛格丽特原已淡漠的心灵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示以心相许。 

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纯朴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沉沦的巴黎交际花生活,和阿芒到乡下隐居。她计划独自筹一笔钱,支开阿芒。然而阿芒出门时恰巧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顿时起疑。他激愤地给玛格丽特写了封信,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 

然而对阿芒来说,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没有离开巴黎,他跪着请爱人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芒也真情表白:“你是我在烦乱孤寂的生活中所呼唤的人”。 

经过周折两人在巴黎郊外租了一间房子。然而公爵知道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断绝了,她背着爱人典当了自己的首饰、车马换取生活费用。阿芒知道后,打算变卖一笔母亲留给他的遗产,以还清爱人的债务。阿芒收到经纪人要他去巴黎签字的信,阿芒离别爱人。 

那封信原来是阿芒的父亲、税务局长杜瓦先生写的,他骗阿芒离开,然后找到玛格丽特,告诉她:他的女儿、阿芒的姊妹与一个体面家庭的公子将要订婚,然而对方家庭听到阿芒和交际花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芒不和这种风尘女子断绝关系,就要退婚。玛格丽特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让她与爱人阿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让,玛格丽特只好做出牺牲,向杜瓦先生起誓与阿芒绝交。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爱人写了绝交信,返回巴黎恢复昔日交际花的荒唐生活。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男爵帮她还清了所有债务,并赎回了首饰和马车。阿芒收到绝交信后怀着痛苦的心情随父亲回到家乡。 

阿芒仍深深地思恋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 

他要报复爱人的“背叛”,他找到了茶花女,处处让她难堪,骂她是无情无义、没良心的娼妇,把爱情当作商品交易。玛格丽特面对爱人的误会,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永不再见。阿芒却要她一同逃离巴黎的欢场,逃到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玛格丽特说她已经起过誓,她不能那样做;阿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曾海誓山盟,便气愤地推倒玛格丽特,把一叠钞票扔在她身上羞辱她,转身离去。玛格丽特深受刺激,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玛格丽特身心俱疲,一病不起。男爵与阿芒决斗受了伤,阿芒离开了法国。

圣诞节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日疴,脸色苍白,无人探望,倍感孤寂。杜瓦先生来信感谢她信守誓言,已写信把真相告诉了阿芒,现在玛格丽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再见爱人一面。 

临死前,茶花女的债主们纷纷上门,催逼还债。债务法庭执行官奉命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拍卖还债。弥留之际,玛格丽特不断地呼喊着爱人的名字,“眼里淌下无声的眼泪”,她最终也没能再见爱人一面。 

玛格丽特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米利将她入殓。阿芒重回巴黎后,米利把茶花女的一本日记交给了他。至此,阿芒才知道了她高尚的心灵。日记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为爱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茶花。 

其他相关作品

《茶花女》,阿尔丰斯·慕夏1896

光绪二十三年(1897),林纾翻译与王寿昌合译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光绪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一时风行全国。

歌剧《茶花女

著名作曲家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这部小说改编的歌剧《茶花女》(La traviata

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1936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电影《茶花女》(Camille

电影《红磨坊》(Moulin Rouge!, 2001)中的爱情情节取材于小仲马的这部小说。

 [为什么要介绍歌剧茶花女] 歌剧茶花女是我最喜欢的意大利歌剧之一,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歌剧:去年看了一场歌剧茶花女, 深深地被Violetta的高贵, 善良真诚,宁愿牺牲自己而感动,看歌剧时一点也没有觉得她是一个Traviata (堕落的女人), 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丽的高尚女人!当时看歌剧时我掉泪了,也非常喜欢威尔第为茶花女谱的音乐,音乐优美悬念,整个歌剧的剧情和音乐让人的心一直挂着, 尽管是意大利文,但边听歌剧演员唱,边看字幕,基本上也能懂,歌剧里花腔音乐把人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人的感受推向极致, 每次去听歌剧自己也做很多准备功课,听歌剧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享受, 更多的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 歌剧也是盛大的视觉听觉盛宴, 音乐,唱腔,表演,舞台布局, 不是一个美字能表达的, 而且人情味很足,一切都是现场表演,有时坐在歌剧院仿佛自己也置身那早已远去的时代......

我想尝试把茶花女歌剧分段介绍给朋友们,因为我觉得听一个整的歌剧专辑,消化不好, 把每个曲子仔细听一听,看看歌词,容易理解一些。以前我也是认为歌剧不好懂,从没想过去歌剧院听歌剧,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坐在歌剧院听还掉泪了,我才知道感悟到:哦,我也能听懂歌剧, 所以只要你喜欢,歌剧也不是那么令人却步的,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雅得难以靠近,其实很多歌剧也是反映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的情感和生活。

这里介绍的是罗马尼亚女高音Angela Gheorghui/ 美国男高音Frark Lopardo演唱的, 英国皇家歌剧院乐团演奏, 著名指挥Georg Solti指挥。谢谢欣赏!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Traviata - 17072010 ROH
  • Simon Boccanegra -Verdi - Dominco 29062010ROH
  • Manon - 24062010ROH
  • Carmen - Bizet ROH 16062010
  • Simon Boccanegra -Verdi - Dominco 29062010ROH
  • 潜水听2010-07-08 19:22:49
    第一次听到,喜欢,故事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