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图色2011-04-04 15:20:28
潘秀瓊 - 綠島小夜曲

ZT Baidu《绿岛小夜曲》,歌名,作曲:周蓝萍,作词:潘英杰,原唱:紫薇(胡以衡)。歌词中的“绿岛”指的是台湾岛,并不是指台湾省的火烧岛(又称火烧屿、绿岛)。《绿岛小夜曲》有多种翻唱版本,包括粤语填词的《友谊之光》(香港电影《监狱风云》插曲 歌词   这绿岛像一只船,   在月夜里摇呀摇,   姑娘哟,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   吹开了你的窗帘,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   不断地向你倾诉。   椰子树的长影,   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   姑娘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编辑本段 歌曲背景 歌曲诞生   歌曲诞生于1954年仲夏夜。   《绿岛小夜曲》作词者潘英杰和作词者周蓝萍两人一起到台湾,进入“中广”电台工作,当年创作《绿岛小夜曲》的缘由很简单。1954年盛夏某夜,他们在单身宿舍聊天,谈到外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小夜曲,但华人尚缺。喜爱文学的潘英杰建议以“抒情优美取胜”的小夜曲来创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蓝萍的和声。   潘英杰趁着灵感,以一个晚上的时间,综合了他对台湾的印象以及对爱情的感受,写出歌词。潘英杰说,他当年一到台北,看到高大的椰子树,觉得很新鲜。此外,他觉得台湾是个绿油油的岛屿,因此歌词中的“绿岛”指的就是台湾,并不是指“火烧岛”。   第二天潘英杰就把交给周蓝萍,正处热恋的周蓝萍看了相当满意,有深获我意之感,在爱情甜如蜜的企盼下,立刻谱成《绿岛小夜曲》。这是一首以“绿意盎然”的台湾景观为背景,描写恋爱中男女的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并交由紫薇(本名胡以衡)在中广录音室灌录。歌曲首先在“中广”白茜如主持的综合节目中由紫薇主唱,一唱而红,至今流行不衰。 词曲作者与原唱   潘英杰出身“中央音乐干训班”第一期,与周蓝萍是前后期校友,抗战时期知名的“千人大合唱”画面中,就有潘英杰、周蓝萍的身影。紫薇靠着《绿岛小夜曲》走红,周蓝萍也因此替电影《梁祝》配乐。《绿岛小夜曲》曾被评为二十世纪“百年金曲十大排行榜”的第三名。   周蓝萍过世时,潘英杰给他的挽联是:“低吟绿岛小夜曲,永怀家在山那边。”潘英杰对紫薇主唱也有绝佳的推崇,他说:“紫薇的音色婉丽,音质特佳,技巧熟练,以及情感适切的运用,擅长演唱抒情歌曲,她唱这首歌时,其中的词句及旋律,也如清澈溪水般地从歌声中流出,沁人心田。可惜伊人已逝!但她的歌声,永留人间。” 歌曲流传   《绿岛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电影中,但是没有成功,想不到菲律宾的万国唱片看上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后引介到菲律宾,立刻在当地十分风行起来,甚至还流传到马来亚(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成立)、印尼一带。马来亚的报纸还绘影绘形地描述,说这首歌原来是一名争风吃醋的杀人犯在狱中写给女友的一封情书,情意感人。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这首充满“凄美”故事的流行歌曲,博得了许多人的同情,而且广为流传,大家都以为这个故事是真的。   1958年,台湾的凤鸣唱片发现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居然是台湾创作的,于是取得紫薇当年在“中广”的录音在台湾发行,歌迷才初次接触到这首歌曲。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录此曲,仍由紫薇演唱,配合广播的播送,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大人小孩都会唱,各学校社团也纷纷采用此曲当做演唱的曲目。 “绿岛”是台湾岛   现年83岁高龄的潘英杰,在荣总医院病房中说,歌词就是写台湾,“绿岛”指的是台湾。他说:“我不想用宝岛,绿岛比较有诗意,不俗气。”潘英杰觉得台湾是个绿油油的岛屿,因此歌词中的“绿岛”指的就是台湾。“绿岛”的标题,只是一种想像的情境,毫无他意,更无关政治。   有人把歌词中的“绿岛”视为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专门关政治犯人的“绿岛”,潘英杰笑着说是曲解。他说:“那个绿岛有椰子树吗?”1958年“八二三炮战”爆发,由于《绿岛小夜曲》词中有“飘啊飘”、“摇啊摇”,台湾警总还曾约谈潘英杰等人,怀疑他们是影射风雨飘摇的台湾。   潘英杰说,类似的扭曲也曾发生,并不罕见,但我始终抱持置之不理的态度,我是阿Q型的,谣言不攻自破。潘英杰现年83岁,连同最近卷入话题的周蓝萍、高钰铛、王博文等人都已先后去世,他是唯一仍在世者。 作者风波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紫薇灌录的《绿岛小夜曲》,词曲创作都注明潘英杰、周蓝萍。在全球华人社会中,流行将近50年的名歌《绿岛小夜曲》,最近在台湾掀起风波。   台湾闹出的《绿岛小夜曲》风波,是由于台湾名作家柏杨,在绿岛的一席谈话,由于柏杨曾是台湾重要的政治犯,在绿岛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柏杨说《绿岛小夜曲》是监狱人犯为情所写的词。   “台湾音乐博物馆”筹备处执行长李坤城说,柏杨的说法有不少错误,说歌词是犯人为情所写的词,其实是陈年谣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紫薇灌录的《绿岛小夜曲》,词曲创作都注明潘英杰、周蓝萍。   最近两名当年被关绿岛的政治犯高钰铛与王博文,又被指称是“作词者”和“作曲者”,李坤城强调,当年绿岛管理森严,假设是高钰铛等人创作,但这些词曲如何流传出去?而且马上能在1954年发行唱片?令人难以想像,何况解禁多年,高钰铛等人为何不出面平反?这些都很不合情理。 编辑本段 翻唱者   郑智化、卓依婷、邓丽君、蔡琴、蔡幸娟、费玉清、黄红英、高胜美、甄妮、刘若英、vienna Teng等。













路边群众2011-04-04 17:27:22
绿岛的故事真多,群众得广泛听取一下, 谢谢马老
1iron2011-04-04 17:49:16
谢谢分享!
Xiaokanshijie2011-04-04 18:06:03
谢谢分享!
w-light2011-04-05 01:44:14
在台湾民间流传的都是"政治犯版本",看来是不正确的。
竞选2011-04-05 03:22:34
第一次听男声版,好听!
w-light2011-04-05 04:38:59
不过,这民间流传却增添了这首歌的神秘、凄美与浪漫呵。。。
yy8882011-04-05 04:50:46
顶老马图色好贴!看了这故事更能欣赏这首老歌了。
yy8882011-04-05 04:55:32
顶老马图色好贴!看了这故事更能欣赏这首老歌了。
换换~2011-04-05 10:50:06
这么曲折的故事, 长知识了
换换~2011-04-05 10:51:29
这么多的故事, 长知识了
马老图色2011-04-05 14:22:21
---谢各位欣赏并回帖。BTW,潘秀琼是上世纪5,6十年代的东南亚歌后。星加玻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