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薰衣草2011-06-25 15:36:10


Mozart's wife Constanze.




Mozart Gran Misa en do m. -10. Et Incarnatus est (Bernstein)



莫扎特c小调大弥撒MOZART Große Messe c-moll

1. Great Mass In C Minor KV 427 (417a): I. Kyrie (Andante moderato)
2. Gloria: Gloria In Excelsis Deo (Allegro vivace)
3. Gloria: Laudamus te (Allego aperto)
4. Gloria: Gratias agimus tibi (Adagio)
5. Gloria: Domine Deus (Allegro moderato)
6. Gloria: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Largo)
7. Gloria: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Allegro)
8. Gloria: Jesu Christe (Adagio)
9. Gloria: Cum Sancto spiritu
10. Credo: Credo in unum Deum (Allegro maestoso)
11. Credo: Et incarnatus est (Andante)
12. Sanctus: Sanctus (Largo)
13. Great Mass In C Minor KV 427 (417a): Benedictus (Allegro comodo)

介绍:(转自VeryCD)
1781到82年之间,莫札特和他未来的妻子康丝坦莎(Constanze)正在热恋中,且于1782年8月他们未经家人许可,在维也纳的圣史蒂芬大教堂举行婚礼(莫札特之后于1791年,更被聘请为此教堂的助理指挥),婚后新婚夫妻决定要回萨尔兹堡探望莫札特的父亲,但是在返回萨尔兹堡的前夕,莫札特第一个孩子夭折了,而且回到萨尔兹堡时其父亲也是以着冷淡的态度对待,而正是在这种情境之下,莫札特谱出了C小调弥撒。根据考证在返回萨尔兹堡的旅行中 (1783年的夏天),莫札特已经大致完成了Kyrie、Gloria和Credo,而且在撒尔兹堡有做部分的首演,而担当女高音独唱的当然是莫札特的爱妻康丝坦莎。

C小调弥撒除了之前所提到的历史背景之外,我们可以以着一个更宽广的角度去分析。莫札特的最后十年对于他本身而言、甚至对于整个音乐史而言,都全然不是一个做总结的地位,反倒应该是位于开启新音乐纪元的高点,他承先启后地,在源自巴哈和韩德尔等巴洛克的复音音乐,到海顿、贝多芬以降至浪漫乐派的主音音乐之间,写出了最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在维也纳这十年之间,甚至直到死前,莫札特惊人旺盛的创作力,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莫札特的三大喜剧:费加洛婚礼、堂桥望尼、女人皆如此,都正是在在此时期完成,而甚至女人皆如此是在1790年完成,距离莫札特之死才一年多的时间;而在器乐曲方面,二十号、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三十五交响曲号交响曲「哈佛纳」、三十八号「布拉格」、三十九到四十一号也都是在这时段之内完成;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这段时间莫札特的作曲技巧不断的提升、精练,而管弦乐作品的编制也越来越复杂。拿我们今天提到C小调弥撒而言,相对于莫札特在萨尔兹堡时期的弥撒曲,C小调弥撒的编制,包括四声部的合唱、四位Solo、两把小号、定音鼓、两把法国号、三把伸缩喇叭、长笛、两把双簧管、两把巴松管、弦乐和管风琴,实在是远远超过之前所有圣乐作品的编制。而在这维也纳这段时间之中,莫札特明显地有意加强其在圣乐作品上技巧的精进,从现今残留和未完成的手稿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个事实,甚至原本以为是属于萨尔兹堡时期的片段,经过考证也是属于维也纳时期的。

而这一连串莫札特声乐作品在于写作技巧的增进和莫札特对圣乐作品所期待的意,我们也可以简单地从莫札特的作品中观察出来。莫札特曾亲自表示他希望能写出更深刻、更高情感层次的圣乐作品(Higher affective style of sacredmusic);而的确地我们在C小调弥撒和安魂曲都听到了莫札特所追求的,这种更深、更宽广的情感释放。而从费加洛婚礼有十一位声乐家,到堂桥望尼八位,到女人皆如此六位,到安魂曲四位;从C小调弥撒管弦乐团仍占有音乐前进的领导动力,到安魂曲莫札特以四声部合唱团成为乐曲推动主轴,这种逐渐的变化和尝试,也可以发现,莫札特是有目的地在浓缩其声乐作品,而期待创造更佳的戏剧性和音乐效果。

从时代性和音乐性来看C小调弥撒,我可以降说,这是一部开启整个后来十年莫札特声乐作品的先驱,而其中也透露着莫札特在器乐方面技巧的成熟和精进。

而至于为什么这首作品没有完成,这就如同安魂曲一样是个谜,现今存有着许多不同的片段残稿,但是始终都没有任何人去把它补完,不过换个角度,难道C小调弥撒真的没有完成吗?还是莫札特根本已经觉得这首作品在其心中已经完成了呢?光就其完成部份,便有人将之与巴哈「B小调弥撒」、贝多芬「庄严弥撒」并列世界最伟大的三大弥撒曲。

  这首弥撒曲的Kyrie,先以乐器出现沈重的主题动机后,乐器与人声呈现二种不同的主题赋格,人声也分四部赋格。人声一开始就是急遽升高再急遽下降,给人十分戏剧性的激动感,而器乐主题重头到尾循环反覆进行式,彷佛在陈述一个明知结局却无法停止的抉择,更衬托出人声四部赋格「主我求你垂怜」的哀鸣。中间「基督请你怜悯我」歌词部份,是独唱清柔祈祷风,与合唱清柔祈祷风时而对话,时而互相附合。等祈祷风结束,就又回到器乐与人声二部赋格。

C小调弥撒的情感,已绝对不是欢快性质,也与他十岁那年创作的kyrie相距何其之遥!但到了「信经」,三次轮回的快版,把对上帝的信心表达的又是何其明确!因此这首弥撒曲很显然已完全不是敷衍著主教的要求,而是个人的真实信仰告白了。他要说的不是伪善的宗教,而是能真真实实安慰他短暂又痛苦的尘世生命的信仰。这种告白,绝对不是要求规格与形式的萨尔兹堡所能接受。

(文字来自网络)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林昭亮演奏Esa Pekka Salonen 的无伴奏小提琴曲
  • 芬兰指挥谈梅西安 Esa-Pekka Salonen discusses Messiaen
  • 芬兰作曲家: Magnus Lindberg
  • [吉他曲] Evensong - Nick Fletcher
  • Saga Africa - Yanich Noah 法网1983年男子得主/流行歌手
  • 吴越婉溪2011-06-25 18:28:11
    非常非常好听 。。。谢谢 :)
    Xiaokanshijie2011-06-25 19:00:42
    这是能真真实实安慰他(你,我)短暂又痛苦的尘世生命的信仰。
    水印琴心2011-06-25 20:45:47
    聆听圣洁的吟唱,大师的经典,弥撒的情感,谢草草分享!
    北美老木匠2011-06-25 22:35:02
    想不到莫扎特的音乐背后是这样的故事,谢谢介绍,被音乐熏陶了一下,被故事感动了一回!
    switchover2011-06-26 09:52:15
    好介绍, 耐人回味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16:01
    听到这样的音乐不得不相信有灵魂之说,谢谢越越, 祝好!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19:07
    听到这样的音乐不得不相信音乐开启灵魂之说,谢谢越越, 祝好!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26:36
    尘世是丛林,如果对尘世给予莫大的希望,人就会痛苦,乐着活贝!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30:24
    非常圣洁的吟唱,卸下重负聆听,心灵Spa!谢谢笑笑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36:26
    谢谢木匠百忙中来受熏,不忙你的梨花木了?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42:43
    这段故事和音乐让我感受到:莫扎特的真实和他音乐的精神升华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6:46:27
    据说:乾隆皇帝的晚年在宫里喜欢干木匠活度日, 是不是真的?
    法国薰衣草2011-06-26 17:17:53
    非常圣洁的吟唱,卸下重负聆听,心灵Spa!谢谢琴心
    小得2011-06-26 19:59:27
    地板聆听庄严的弥撒曲,阅读详尽的介绍,草草周日好!
    ukiyo-e2011-06-26 21:25:17
    up
    草微子2011-06-26 22:17:05
    名人的音乐故事,平凡和不平凡,谢草草
    梅凉心2011-06-27 03:24:56
    暂时卸下重负, 明天又得劳碌啊。
    AriesKnight2011-06-27 04:57:07
    谢谢你的分享介绍。
    换换~2011-06-27 09:23:32
    一直以来觉得草草的理解,文字十分独到...
    漂落的秋叶2011-06-27 17:03:06
    谢谢介绍大师的不平凡生涯,听了音乐后更感动~~~
    法国薰衣草2011-06-27 17:41:21
    谢谢朋友们一直的支持和鼓励,新周愉快!
    法国薰衣草2011-06-27 17:45:21
    谢谢换换美言,俺不懂音乐的, 是陪女儿们学琴自己在一边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