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182011-10-20 19:16:13



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 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

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 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 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我信天意, 不信作者在家憋能憋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来. 看下边的例子, 作者好象都没有意识到写了什么. 上天通过灵感传达给人们的快感.

一直以为这首歌是情人之间的无奈的真情流露, 是对现代一夫一妻制的控诉. 可没有想到这竟然是一首为”拯救大陆同胞”而创作的救国歌曲. !!!

不敢往下想了, 国共两家不会唱着这首歌, 好说好散了吧.

附:

歌手李翊君最早錄成唱片,源自救國團歌曲的《萍聚》,這首歌傳唱多年,詞曲創作者的真實身份,一直是個懸案。東森新聞尋訪後作曲者終於現身。他是一位音樂教師,40年前還在念師大音樂系時,為這首歌作曲,還隱匿身份參與救國團歌曲徵選活動。他如何為這首歌作曲?歌詞從哪兒來的?為何要隱瞞身份,現在來告訴你。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這首令人朗朗上口的《萍聚》,過去一直以來詞曲創作者一直是個謎,現在這個「藏鏡人」終於現身。

他就是自稱《萍聚》的作曲者孫正明,他說,40年前他就讀師大音樂系,在台中一個為期3個禮拜的音樂師資研習活動上,巧遇2名年齡相仿,印象中來自實踐家專與台南家專的女同學,因為知道自己是音樂科班出身,一次下課時間,對方拿來草稿紙上一小段歌詞,請他幫忙譜曲,他們說,打算拿去參加救國團歌曲徵選。

《萍聚》作曲者孫正明表示,「其實我看了有點皺眉,因為它是一張很簡單的草稿,只有零零零落的幾行歌詞,歌詞就是這樣寫、還有附一小段樂句,「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孫正明說,當時乍看之下,很像是你一句我一句塗鴉寫出來的,所以便加進前奏、還加進副歌尾奏,才完成整首曲子。

研習活動結束前,他完成作品,交給兩名女同學,因為當年音樂系嚴禁學生私下參加通俗音樂創作與比賽,所以他要求對方,拿去參加徵選時,千萬不要署名。之後孫正明前往法國留學,還因為前往大陸訪問曾經違反當時法規,擔心回台灣會有被捕的危險,滯留法國整整10年。他在國外,一度還看到當地華文報紙,報導找尋救國團歌曲《萍聚》創作者的新聞。

為了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他當時沒做任何回應,甚至一直到後來回國任教,他潛意識都選擇性的,遺忘自己曾創作過救國團歌曲的回憶。

孫正明強調,我做完了紙上談兵,並沒有機會聽,所以那個印象變很薄弱,我回來(台灣)以後帶合唱剛聽到別人唱,我居然說認不得這首是我做的,因為隔了10幾、20年,有可能真的忘得一乾二淨。」

直到前陣子,看到東森新聞歌的故事,提到萍聚的詞曲創作者,直到今日,還一直籠統的以救國團康輔人員「嚕拉拉」來掛名。整則報導,震撼了孫正明。以前的回憶又回來了,已經塵封2、30年了。

因為當時他有個後來失聯的女性好友,名字裡有個「萍」字,他靈機一動,寫下《萍聚》這個歌名。他說,非常期待有機會,和這名女性好友,以及兩位作詞者能夠重逢,再續「萍聚」奇妙的緣分。(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呂學善、楊尚仁)

原文網址: 近40年的懸案 《萍聚》詞曲作者「嚕拉拉」現身!  | 娛樂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08/12/14/37-2380438.htm#ixzz1bLPRzu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