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薰衣草2012-01-25 11:14:40



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冬 季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http://www.zdic.net/appendix/f2.htm



24节气的来源和命名

24节气的来源

24 节气是我们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它 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且通过长短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我们现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首先,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 15 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 春分点 ,此为一回归年,合 360 度,因此分为 24 个节气。

24 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 23.5 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 24 节气的来源,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所以从清代开始,才另定以春分点为 0 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 15 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的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

根据季节的不同变化, 24 节气又可以分为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另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关于这 24 个节气的命名,其实也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 2 月 4 日 、 5 月 5 日 、 8 月 7 日 和 11 月 7 日前 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6 月 21 日 和 12 月 22 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 23.5 度,黄经 90 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 23.5 度,黄经 270 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 3 月 20 日 和 9 月 23 日 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 0 度、 180 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雨水 ——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 2 月 18 日前 后为雨水。
 

惊蛰 ——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 3 月 5 日 左右为惊蛰。
 

清明 —— 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 4 月 5 日 为清明。
 

谷雨 —— 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 4 月 20 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 ——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 5 月 21 日 这天为小满。
 

芒种 ——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 6 月 5 日 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 ——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 7 月 7 日 、 7 月 23 日 和 8 月 23 日 左右。
 

白露 —— 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 9 月 7 日前 后是白露。
 

寒露 —— 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 10 月 8 日 。
 

霜降 ——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 10 月 23 日 。
 

小雪、大雪 —— 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 11 月 22 日 ,大雪则在 12 月 7 日 左右。
 

小寒、大寒 —— 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 1 月 5 日 和该月的 20 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 6 日、 21 日,下半年在 8 日、 23 日,前后不差 1 ~ 2 天。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29/187418.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Les 38 Fleurs de Bach
  • Bartok Duos Viktoria Mullova/Matthew Barley
  • 江南伊人 :把灵魂系在琴弦-给我爱好小提琴的朋友
  • 李传韵 Age 11 Plays Bach Partita No. 3 and Paganini in 1991 Wieniaw
  • 一代武生 蓋叫天
  • 尘埃2.02012-01-25 17:04:41
    This is very good. Thanks!
    路边群众2012-01-25 18:01:37
    很像赵本山大叔哟
    酸不溜鳅2012-01-25 18:10:04
    每次看到孔教授都被吓一大跳,好奥妙的表情。淡定, 淡定........
    yy8882012-01-25 20:02:54
    这个要收藏,给我补课啊,谢谢草草老师!
    none2012-01-26 01:35:05
    二十四节气对旧时农耕关系密切,谢谢草儿科普介绍。
    尘埃2.02012-01-26 01:43:50
    你给加上吧:)
    none2012-01-26 01:56:32
    好啊。到时记着来捧场,呵呵
    Bahama2012-01-26 01:59:32
    谢谢草草用心之帖, 很有意义,
    尘埃2.02012-01-26 02:43:49
    这个可以有:)
    法国薰衣草2012-01-26 09:29:21
    怎么你想创改二十四节气?小心农民伯伯要跟你急的
    法国薰衣草2012-01-26 09:35:06
    谢谢Bahama ,俺一直想好好系统地学习了解古老的24节气的,到今天才学也不晚
    法国薰衣草2012-01-26 09:36:07
    海饼锅?
    法国薰衣草2012-01-26 09:37:08
    Thanks尘尘,春节过得好吧
    法国薰衣草2012-01-26 09:40:29
    俺想起了一段电影对白:《Sit down!(群众吵闹声), sit down everybody!》
    法国薰衣草2012-01-26 09:42:16
    园园好! 还是谢谢孔教授吧
    none2012-01-27 01:05:36
    回复:怎么你想创改二十四节气?小心农民伯伯要跟你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