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ron2012-09-17 01:48:54

这集是特为喜欢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朋友准备。音源是拉赫玛尼诺夫(Piano)1929年4月和Leopold Stokowski(conductor),费城管弦乐队的合作结果。

谢谢欣赏!大家周末快乐!

 

 

人物简介(from 百度)

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又译拉赫曼尼诺夫;1873年4月1日出生在俄罗斯奥尼加城的一个富庶的地主家里。

 

他的家庭有着很好的音乐环境,这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他4岁开始习钢琴,9岁就进入了彼得堡音乐学院。1885年他又经人介绍来到莫斯科,跟随著名的钢琴演奏大师兹维列夫学习钢琴。1889年,他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从此开始接受严格、正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他跟著名钢琴家齐洛蒂学习钢琴,还跟随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

1891年和1892年,他先后以优异的成绩在钢琴和作曲班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独立的音乐家生涯。

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的钢琴演奏造诣很深,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所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出钢琴演奏家。

 

拉赫玛尼诺夫很早就开始了在作曲方面的尝试,1892年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就已创作了毕业作品--独幕歌剧《阿列科》。后来,为举办音乐会的需要,他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同时还作了交响幻想曲《悬崖》、《茨岗主题狂想曲》等大型乐队作品。

1895年,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这部作品1897年在彼得堡由格拉祖诺夫指挥首演,但遭到了失败。为此拉赫玛尼诺夫陷入异常的苦恼之中,他的创作也开始减少了。

 

1897年,拉赫玛尼诺夫被聘为莫斯科马蒙托夫私立歌剧院的助理指挥,从此开始了他的指挥家生涯。1899年,他第一次赴欧旅行演奏,受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由于心境的好转,他从1900年起又恢复了音乐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 曲》、《春天大合唱》等。这其中尤为瞩目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它那特有的抒情和诗意,赢得了听众的普遍赞扬。时至今日,这部作品已成为拉赫玛尼诺 夫最成功的代表作品之一。

 

拉赫玛尼诺夫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基调都是真挚的抒情主义,受柴科夫斯基的影响很深。

 

1917年,俄罗斯革命爆发,拉赫玛尼诺夫流亡到瑞士。之后辗转又到了美国,担任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指挥。 他在国外写的最重要的作品是《e小调第二交响曲》;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性、感人的抒情性和突出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成为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

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富有民族性,作品旋律流畅优美,感情真挚动人。而有些作品却带有些许的忧郁情绪。他的后期作品表现出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手法比较繁复,阴暗的色彩也较多地出现在音乐中,这与他长期旅居国外、远离祖国有着很大的关系。

 

1943年3月28日,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家中辞世,享年70岁。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的作品很多,其中包括三部交响曲,四部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三部歌剧以及交响诗《死岛》、《悬崖》、《波西米亚随想曲》和大量的钢琴前奏曲、变奏曲、练习曲等。除此之外,他还作有大量的室内乐和艺术歌曲等作品。

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之一。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 统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 广为流行;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 就已经颇有声望了。 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完成于 1901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 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C小调 第一主题 。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 ,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 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来的,带有沉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 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由弦乐的演奏告一段落之处,钢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 主题,这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 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yy8882012-09-17 04:19:02
用心的功课,谢谢分享
钢丝.2012-09-17 05:32:43
Thanks, my all time favorite piece.
1iron2012-09-18 03:58:29
谢谢园园顶帖!
1iron2012-09-18 04:00:07
多谢钢兄捧场!
法国薰衣草2012-09-18 14:00:26
拉赫玛尼诺夫热情悲伤不仅仅是俄式的, 也属于全人类,谢谢你的古典贴
1iron2012-09-19 04:34:25
谢谢草草顶帖!这是拉赫玛尼诺夫弹自己的作品,黑胶一百经典之一。
法国薰衣草2012-09-20 10:34:10
谢谢你的经典介绍,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