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一个Gallery Talk , 老外介绍中国艺术收藏, 谈到中国艺术品中各种语言, 说到《芭蕉叶》,说起中国文人特别喜欢画芭蕉叶, 我觉得奇怪 , 为什么? 回答 是: 《雨打芭蕉》,《风吹芭蕉》沙沙作响 , 意境啊。。。
真美, 古人真有 品位, 生活是在细微中才能品出味道,意境, 世界只用5个感官来欣赏是不够, 意境延长美景
《雨打芭蕉》这支曲子,耳熟而不了解, 现在我倒很想听和了解, 如同一种寻根。 记得以前自己喜欢听邓丽君的歌,我父亲经常说,广东音乐好听, 听广东音乐对父亲他自己也是 一种思乡念祖吧, 有一次广播里放一广东音乐, 我爸会顺口说, 这是《雨打芭蕉》, 我 那里静得下来听,叛逆期的小孩嘛。 小时候 的偏见是 广东音乐是老人家听的, 慢悠悠的, 就没有好好跟父亲 一起听听广东音乐, 现在想想是件遗憾的事。
现在回到广东音乐, 发现很好听啊, 就像地道粤菜一样吸引人,像茶一样有味。 为什么我以前不去尝试听呢? 人们对舌尖上的世界容易感兴趣, 对 耳膜心灵的世界, 没那么所谓, 人应该在听力尚好的岁月也该尝试各种不同的乐音, 上帝给我们耳朵一定有超出我们意料之外的设计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特有的天气雨水土壤, 培育出不同的农作物,一方人文水土也滋生精神 《作物》- 比如 音乐, 我们为什么不让耳朵和心灵机会尝试呢?
广东音乐为我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早期广东音乐有很多很有趣的曲子, 有很多民俗, 很南国风情, 也表现广东人在湿热的天气中悠然自得,欣赏万物的乐观态度 。
广东音乐 旋律委婉 稳重 有些你急他不急, 甚至有时有些忧伤, 但南方从来 不缺阳光, 所以其音乐也活泼生动, 色彩如南国各种花卉鲜果
留在脑海中 对广东音乐儿时的记忆是:炎热的夏日夜晚,满天星星, 各家在屋外围坐乘凉,大人们坐着竹椅手拉大竹叶扇子 一边赶蚊子, 一边拉家常, 小孩们听故事, 忽然从某家收音机传来,阵阵广东音乐 , 虽不懂曲名, 但也能辩出是南国粤韵。。。好温馨的图景, 现在想起来,就连那些嗡嗡叫的蚊子都是一道可爱的 风景, 可当时每次都是毫不留情地打叮在腿上手臂上的蚊子, 一掌过去臂腿都被自己打痛去。
父亲走了, 我现在才开始喜欢广东音乐了, 有点晚,也不晚,说来也是,只喜欢喝白开水的年纪, 哪能听 这种慢悠悠让人急的音乐, 现在自己也喜欢静坐喝茶, 喝茶有时甚至比吃饭还重要 , 听广东 音乐不喝茶没味道,而且最好在闷热的天气听,还有早茶晚点心,粥之类的味觉一起 助兴, 周围还得有讲粤语的人,更有的是:还有码头和轮船鸣笛,号子,和《雨打芭蕉》, 广东音乐是多维的, 是属于喜乐南国生活的人 和景的
一支广东音乐留下多滋多彩的回忆,也因为音乐, 能让我 至今也能听到我那有快乐也有忧伤的童年的回音。。。。。。
(明)陈遵扇面画芭蕉竹石图
《雨打芭蕉》简介:
雨打芭蕉是
中国汉族民间器乐曲。乐谱最早载于1921年
丘鹤俦所编《弦歌必读》,后由潘永璋改编,成为
广东音乐代表性曲目。曲首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
人们的喜悦之情,然后接以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短促的断奏,犹似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
南国情趣,最后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风格朴实清新,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表现出人们的欣喜之情,极富南国情趣,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
(文字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