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forfun2019-02-02 02:58:05

几天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在中美建交后不久即访美的四十周年,写几句作个纪念。老邓的访美可以说为中国这四十年的大发展奠定了极好的国际大环境,用笔者在中学语文和政治课上学过的词汇来形容,就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贴点当时的视频来回顾一下。

上面连接中的几段为欢迎老邓的音乐和体育表演,整体上可以称得上热情洋溢,显示美国东道主还是作了些准备。但如果要让笔者用挑剔的眼光来检视,还是觉得"美宣部"的主管们对中国当时的国情没有吃透,或者用时髦的语言来说,就是犯了政治不正确的重大错误,往轻一点说至少也不算是中国通吧!看到这里的读者们可能有点迷惑,那就让笔者继续来八卦一番替您解惑。看出了视频上最后那段(快到三分钟处)美国儿童们唱起"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歌时,老邓的表情了吗?似乎有点"皮笑肉不笑"的感觉(唱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几句时,视频上刚好有个小平同志假笑的的镜头),然后镜头又拉远了,笔者忍不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揣摩一下:小平同志当时的心中肯定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想想看,天朝到了七九年已是一种什么情形?两个凡是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清除文革的造神运动和不再搞个人崇拜也已渐入民心,官方和民间都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形成了共识,文革后高考的恢复已进行了77、78两届,天朝社会已形成了追求科技和读书求知的良好氛围,这一切都拜老邓主导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国策所赐,"美宣部"的官僚们却让一群对歌词意义未必都懂的少儿少女们唱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来欢迎老邓,实在和中国当时的国情格格不入也太不接天朝的地气了!如果情形是从79年倒回去几年,是"伟大的(导师+领袖+统帅+舵手)(笔者为省下写全几个伟大的时间,此处用了数学公式处理,算本写匠即兴发明的一项专利)"在尼克松访问天朝后也来回访一下美国,那选唱这首"我爱北京天安门"才算姓何的嫁给姓郑的,正合适吧!用这歌来欢迎老邓实在是有些委曲他了!如果让笔者这样的"出口转内销"中国通来为少年合唱团选歌的话,下面第一首的"读书郎"才是最合适的!因为唱这歌才太配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退一步说,就算"美宣部"的中国通们通的水平还不够高,那选下面另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也远胜那"我爱北京天安门"吧!

选"喜洋洋"至少可以收到一箭三中的效果:第一,很喜庆,唱来欢迎贵宾很适合。第二,"喜洋洋"是老邓家乡四川的民歌,有什么能比让在异国他乡访问的客人听到自己的乡曲更让客人开心的呢?!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喜洋洋"虽是民歌,毫无政治因素的内涵,但其中"太阳出来了"这歌词还是可以让人有些许的政治遐想的,虽然老邓反感个人崇拜并已极力消除"红太阳"造神运动对天朝的影响,但美国人如果用这歌来欢迎他,还是会让他听起来有点美国人在隐喻他的联想而心中美滋滋的吧!有笔者打油诗一首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