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2005-04-11 23:56:06
电视连续剧可以捧红一首歌,让人们在惬意和感怀的时候吟唱;而主题歌也可以捧红一个歌手。这样制造出来的明星,远比唱片公司的包装有用得多。

  不知道从什么报纸上曾经看过这样的论述,好的流行歌曲,一般都是先以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的形式出现的。港台歌曲从翻唱流行到原唱流行就是这样的一个演化过程。而内地的流行音乐,在最初也是走的这样的路数。

  第一首在我印象中留下深刻记忆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不知道能不能算做流行歌曲,因为它的演唱者是拥有洋嗓子的、我国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虽然现在对于拥有这首歌的电视连续剧的剧情,我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它的名字叫做《蹉跎岁月》。主题歌的名字已经在我的记忆中磨灭了,虽然我曾经努力地想它是与连续剧同名还是叫《青春的岁月像条河》。

  现在只依稀记得那是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连续剧,而我之所以会记得,主题歌名字也许叫《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是因为这首歌有这样一句婉转优美的词句--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现在,在中国歌坛正统歌手榜上排在首位的刘欢,自从1990年亚运会以后,他一直牢牢占据着这个位置。谈起刘欢的崛起,就更不能不提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我没有研究过国产电视连续剧的历史,但是以我的经历来论述的话,我愿意把雷蕾选为掀起电视连续剧与主题歌第一个结合高潮的人。她的父亲雷振邦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赞美了一代女儿的娇媚,而女儿则用高亢的呐喊唤出男子汉的气魄。

  记得当时中央电视台在一个月里播出了两部电视连续剧--《便衣警察》和《雪城》,刘欢因为演唱了这两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和《天上有个太阳》而从一个大学的助教,成为了今日的专职歌手。在那个夏天的末尾,每当晚上9点左右,电视剧屏幕的右上角出现一个盾状的警徽以后,我们家阳台斜下方胡同的院子里,就会有三四个小孩在跟唱:“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用手绢扎着个马尾辫子的毛阿敏在几台冰箱的背景前略带羞愧地鞠躬,还是她在参加由冰箱厂家赞助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次露面的时候,从地方上来,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拜过什么老师的她,当然不会在众多都拥有好条件的女歌手中被评委所赏识,所以,她当时只得到了一个优秀歌手奖。在后来的几个晚会上,毛阿敏虽然赞美了一下《绿叶对根的情谊》,有了一点点小名气,但是真正让她在歌坛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时间,还是在她帮助电视连续剧《渴望》询问“是对还是错”以后。

  从东北来到北京的那英,靠着执著的台风,让北京人记住了她。我第一次现场看她唱歌是在80年代末期一次北京新闻单位举办的晚会上,当时她在北京走台开始走出了一定的小名气,那个晚会她是作为压轴出场的。现在,她在当时究竟唱了什么我已经忘了,只是记得在首体临时搭建的中央演唱台上,她一边在唱一边应着不同看台小伙子的要求从东头走到西头,再从南头走到北头,不停地在挥手。

  那英那时很活泼,有着中国非摇滚类音乐人很少有的交流特质,也很愿意改进自己的发声方法,所以在毛阿敏退出以后,她在电视连续剧《辘轳、女人和井》中“饮”了一杯生活的苦酒,就成为了新的乐坛大姐大。

  到目前为止,我最遗憾没有看全的电视连续剧是《赵尚志》。由于在播放这部有着东北绝对黑土韵味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我恰逢高考复习,所以不得不忍痛割舍。现在正在北京台播放的黑龙江三部曲虽然也是一部反映东北“那疙瘩”的连续剧,但是在主题歌上,比起与《赵尚志》搭配的《嫂子诵》和《遍地小日本》来,就显得有些仓皇了。

  每次电视里放李娜唱的《嫂子诵》的MTV,都能勾起我对《赵尚志》的渴望。她站在雪地里,背景中是奔跑的马群,冲杀的抗联战士。她一会儿穿件红的毛皮时装,一会儿穿件黑的毛皮时装,不过哪件她穿上,都不怎么像样。周超


顶了.2005-04-12 02:59:55
回复:评论:电视剧里飞出的歌
feng~2005-09-09 18:28:29
回复:回复:评论:电视剧里飞出的歌
feng~2005-09-09 18:31:02
回复:回复:回复:评论:电视剧里飞出的歌
feng~2005-09-09 18:34:59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评论:电视剧里飞出的歌
feng~2005-09-09 18:39:16
回复:回复:回复:回复:回复:评论:电视剧里飞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