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尒2019-08-13 18:33:41

 

虞姬,姬非名讳也,乃后人臆与, 姬,女士也。 (?-公元前202),秦末人,史称名虞,另说姓虞,今江苏沭阳县颜集乡人。该乡境内有虞姬沟 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

史书 项羽无妻室家小,死时年方卅岁,虞为西楚霸王项羽之爱人,并非歌姬或妓女,有说:虞姬实名 薇,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后为夫妻。虞薇常随项羽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歌》。

随侍在侧的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史人皆不信此为虞之所歌,乃后人强与)

歌毕自刎,以断项羽后顾儿女之情,希冀奋斗胜利之成。

虞 如此大义凛然、忠于爱情,人民至今传颂不已。

明崇祯年间,虞 故乡人民在颜集镇西首建立虞姬庙,以祭祀这位巾帼英烈。

清乾隆年间,乡人吴九龄、叶祥麟等又为该庙建中殿、后殿,庙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装塑像,显示家乡人民对虞的高度崇敬之情。

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其诗云:

为欠虞姬一首诗,白头重到古灵祠。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座旁合塑乌骓像,好访君王月下骑。

民国期间,曾对虞姬庙进行修建。抗战期间,因兵燹失修而圮毁。历史悠悠,千百年来,沭阳民间关于虞姬的传说佳话颇多;京剧中也有一出震人心弦的历史悲剧——《霸王别姬》。

虞姬墓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境内,即当时垓下战场的一隅。

我國至少有三處虞姬墓,一個是在安徽省靈璧,而另一在安徽省定遠还有一个在江蘇省江浦縣。

靈璧虞姬墓廊處顯著位置有塊清代墓碑,碑文上明確記載:

「定遠之南肖一姬墓,彼葬姬首,此葬姬身」。

 

----------

 

杜牧  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毛泽东书法欣赏《杜牧诗四首》

从我蒐集到的,毛泽东至少手书杜牧此诗三遍

根据记忆,不乏别字 ~

 

毛泽东 手书 杜牧诗

毛泽东题赠杜冰波先生的草书作品《题乌江亭》作品内容是杜牧诗《题乌江亭》。

 

“胜负(原文为败)兵家事有之(原文是“不期”),

包羞忍辱(原文是“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材(原文是“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落款处“杜牧之题项羽庙”(原文为《题乌江亭》)。

这幅书作作于1939 (民国廿八)年,2月22日。

 

  这幅作品由著名书法家尹瘦石收藏。 尹先生离世十载,不知此书作落于何处。

 

Image result for 杜冰坡

毛泽东 评 项 刘

戚本禹:历史的总结——楚汉争霸刘邦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激流网

 

Image result for 杜冰坡

这些似 铅笔字 写于 1960-70年代?

 

 

 

 

 

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传说是项羽兵败自刎之处。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下了这首充满哲思的咏史诗。

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是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曾叱咤风云,“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自责自愧,终于自刎而死。杜牧认为项羽不能“忍耻包羞”,看不到事物可以转化的规律,江东多才俊之士,如重整旗鼓,总结经验教训,“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同意胡仔的看法,也写了一首《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

      夏日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