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尒2019-08-26 04:50:59

 

 1971年9月13日事件后,叶剑英受命主持军委工作。根据主席指示,叶剑英开始整顿军队。叶剑英与主席谈了一些的整顿想法。

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上, 毛主席说: “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    他面朝叶剑英: “你是赞成的,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说话。我先找了总理、王洪文两位同志,他们也赞成。”

根据这句话,是谁提出提议的对调司令,已昭然若揭。

--------

目前网路上有一些烂文 这样说:

"毛主席早就考虑怎么对各大军区司令员进行调整。后来,他问邓小平怎么办?邓小平沉思片刻,随后把自己面前的茶杯和毛主席的茶杯对换了一下。毛主席会心一笑说:“英雄所见略同。”

"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中央12月20日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毛泽东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高级将领。
   毛泽东坐在书房的中央,左首坐着朱德,右首坐着刚参加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周恩来、江青等几位政治局委员依次站立在毛泽东的右后侧。"

【意思是:对调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只是与主席所见略同】

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决定,中央12月20日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会议是在毛泽东的书房召开的。据参会的田维新将军后来回忆,当时毛泽东坐在书房的中央,左手坐着朱德总司令,右手坐着刚参加军委工作的邓小平。周恩来、江青等几位政治局委员依次站立在毛泽东的右后侧。王海容站在毛泽东的左后侧,她是给毛泽东当“翻译”的:把方言译成普通话。

这种说法 目前看到有1个“来源”

1,马宁(前空军司令员)口述;徐秉君 整理。 --- 未看到马宁自己写的文章。

这种小说故事会剧本似的 描绘 其实 已经露底。

主席怎么可能坐在书房的中央?

总理站着,小平坐在主席右侧;

主席何时会议上需要把湖南话翻译成普通话?哪个老将军听不懂主席说话?

1973年,主席还口齿说话清楚。需要翻译吗?

您信吗???

有些永远长不大的小朋友 很能天真地相信和传播这些 stories ~!

而且,就在主席1973-12-21在中南海会见并宣布八司令对调的命令的次日, 即

1973年1222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邓小平任职的通知: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十届二中全会开会时追认;邓小平任中央军委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 换言之,在此之前连军委委员都不是的小平,何能对如此军机大事与毛主席推杯换盏呢!? 泥马,编故事都白 痴!

同在现场,并且是前排坐在主席面前的原武汉军区 曾思玉 司令员的回忆,

却没有: 周总理站在主席身后,邓小平调换茶杯 与毛主席相对喝茶的 戏景。

根据毛泽东年谱,根本没有这齣戏!

甭说小平, 就是总理也没机会与主席坐下喝茶的时间和机会。 

1967年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陪同毛主席接见武汉人民群众

 

--------------

1973年12月22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对当时十一军区中的八个军区司令员进行了调动: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与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与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对调。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以及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因在当地任职时间都很短,不在调动名单之上。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披露,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系由毛泽东提议并一手促成。

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在遗作《我的前一百年》中回忆,各军区司令员的态度,似乎不太积极,纷纷沉默以对,兴致甚高的毛大为不满。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

  1973年12月21日下午6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兵种和各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到毛主席书房受到主席接见。

  在各位司令员、政治委员没有到位之前周恩来叶剑英、李德生、朱德邓小平、徐向前、聂荣臻、李先念、韦国清、陈锡联、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苏振华、赛福鼎,文则孜、倪志福、田维新及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已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