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尒2019-09-01 01:42:37

 

陈赓与 宋希濂 是湖南湘乡同乡,后来同为黄埔一期同学

陈大宋三岁,兄长般照顾小弟。

后来国共分道扬镳,曾殊途同归。

1931年陈赓在上海领导中共特科时不幸被捕,宋希濂联络多位黄埔同学联名给蒋介石上书,请求释放陈赓。最后在宋庆龄等党内外著名人士的要求下,蒋将陈赓有囚禁转为软禁,后陈赓借机逃脱(也难说没有蒋放救命恩人一马之意?)。

1949年宋希濂被俘后,陈赓曾去重庆 和 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几次看望宋希濂。1959年宋希濂特赦获释后,陈赓还专程到功德林接他获释,并为他设宴接风,对他抗日杀敌给予肯定,此后对他的生活工作多加关照。

宋希濂从黄埔军校毕业时才只有18岁,正式铨叙陆军少将时才27岁,晋升陆军中将也只有28岁,可谓少年得志。

 

Image result for 宋希濂

宋希濂,字荫国,190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1923年冬,宋希濂跟着同乡陈赓南下广州,先是考入军政部长程潜所创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当得知黄埔军校成立后,陈赓又带着陆军讲武学校的学生一起要求转入黄埔军校,最后陆军讲武学校整体并入黄埔军校。宋希濂也因此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1924年6月,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第2团第2营4连1排少尉副排长,半个月后就升为排长。1925年春参加第一次东征,因为表现突出,升任副连长、连长。7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第二次东征,升任副营长。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在黄埔学生军中开始全面清党,宋希濂因此退出中国共产党。从此后虽然和陈赓身处不同阵营,但两人的友谊却一直保持着最初的深厚交情。1931年陈赓在上海领导中共特科时不幸被捕,宋希濂联络多位黄埔同学联名给蒋介石上书,请求释放陈赓。最后在宋庆龄等党内外著名人士的要求下,蒋将陈赓有囚禁转为软禁,后陈赓借机逃脱(也难说没有蒋放救命恩人一马之意?)。

1949年宋希濂被俘后,陈赓曾去重庆 和 北京的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几次看望宋希濂。1959年宋希濂特赦获释后,陈赓还专程到功德林接他获释,并为他设宴接风,对他抗日杀敌给予肯定,此后对他的生活工作多加关照。据陈赓儿子陈知建回忆,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同学里关系最深就是宋希濂,尽管两人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情谊却贯穿始终。

11月,解放军开始进军西南,宋希濂所部随即陷入了解放军的战略大包围之中,接连在荆门、川东战败,只得率残部向西昌撤退。为了减小目标,宋希濂将残部分为三路,由宋希濂、顾葆裕、丁树中分头率领,约定好集合地点,丢弃汽车等全部重装备,停用电台联络,宋希濂甚至换上了草鞋,一头扎进了川南的崇山峻岭之中。就在败退途中,宋希濂身边的卫士有人叹到:“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忽闻楚歌,一败涂地!”听到这话,宋希濂不禁打了个冷战,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12月19日,宋希濂在大渡河畔的沙坪被解放军追上,宋希濂见大势已去,拔出手枪想要自杀,被警卫排长一把抓住,夺下手枪,随即被解放军俘虏。

被俘之后,宋希濂先是被关押在西南公安部第二看守所。1954年6月转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1959年1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批特赦。1961年2月,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64年起,先后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0年,赴美国探亲,与久别的子女团聚,随后定居美国。

1982年8月,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任总顾问。1984年2月,在华盛顿与蔡文治、李默庵、侯镜如发起建立黄埔同学及家属联谊会,任副会长。1988年4月,当选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委员。

1993年2月,宋希濂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美国纽约病逝,享年86岁。骨灰安葬在湖南长沙唐人永久墓地,墓碑上是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题写的“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

----------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奉命率三十六师(任中将师长)由南京开拔,前往西安解救蒋介石。兵至潼关,就地待命。事变的和平解决,大大出乎宋希濂及所有国民党官员们的意料。蒋介石返回南京后,奉命进驻西安,维持社会治安,兼任西安警备司令。
青松站2019-09-01 04:16:08
候勇当年那套有关陈庚将军的传记电视剧是不错的一一
青松站2019-09-01 04:58:51
印像中候勇早十几年前的《陈赓大将》很不错的......抱歉--~
弓尒2019-09-01 06:32:31
哦,没看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