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维2019-09-28 05:12:53

经济间谍促进经济发展有益社会文明!

2百年之前,一个普通甚至有些低俗的比利时人不仅为比利时的工业,也为欧洲乃至人类工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名字叫做列文·鲍文斯(Lieven Bauwens),换句话说,他就是一个小偷。不过他在18世纪帮助比利时成为继英国之后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之一。同理,美国人也为了超过英国,也曾经偷了英国的蒸汽机技术。所以,窃取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对于人类不一定是坏事。

鲍文斯不仅窃取了英国的机器设计,而且还拐走了英国熟练的工人。那时候是很违法的行动,鲍文斯在根特建立自己的纺织工厂。最终,一些糟糕的政治和经济交易破坏了他的生意,在巴黎去世时孤苦伶仃。但是他的大胆举动启动了瓯洲大陆的工业革命。

今天的比利时仍然是一个见利忘义的专利法追随者。但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历史繁荣都建立在这种偷窃之上。这使得美国得目前说中国在偷去窃美国的先进技术,大发雷霆,因此相当具有讽刺意味。

尽管盗窃技术是见不得的事情,但这是弱国可以在经济和技术上迅速发展的一种方式。允许弱者从富人手中抢走部分财富,并尽快摆脱贫困。瑞典哈尔姆斯塔德大学和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Søilen说:“如果你看一看人类发展的过程,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工业和经济间谍活动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力量。”

Søilen说,有证据支持工业间谍活动(当公司窃取技术时)或经济间谍活动(当政府这样做时)均有利于经济发展。在1790年美国的鲍文斯名叫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的英国移民在美国开设了第一家水力纺织厂。他从英国偷来了的技术。

类似的故事遍布欧洲大陆,各国通常通过窃取最先进的英国技术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反过来,英国试图通过使机器出口和技术工人移民非法来保护他们的特权。他们支持原始专利法。

这种盗窃模式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现,亚洲大部分地区通过快速和松散的西方知识产权经济发展,经常公然抄袭某些设计。西方国家,现在是这些行为最热烈的反对者。今天针对像中国电信巨头华为这样窃取美国技术的公司的指控只是长期斗争白热化之后的最新举措。与此同时,现在亚洲正迅速成为技术领先者,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其实也更加关注和运用知识产权法进行自我保护,不让贫穷的国家偷窃他们的技术。

二战之后,东德在冷战期间假如没有从事经济间谍活动从西德获取技术,那么两者之间的生产率差距将大于9%。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多地谈论弱国窃取强国的技术,似乎是历史发展一种规律,这将在全球贫困率降低或战争减少等方面得到回报。

不过工业间谍活动在个人层面仍然是有害的。 “有可能对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一家公司造成损害,”尽管技术的传播对人类来说是好事,但是个别国家和公司可能有些牺牲,包括巨大的研究和开发资金。

国际上似乎也默认这种方式促使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技术转移(以及斗篷和匕首),本身并不糟糕。在2016年,经过多年谈判,制药公司同意放弃在发展中国家使用抗艾滋病药物等某些药物的专利。这样,穷国可以生产通用的更便宜的替代品,而不会遭到跨国公司的诉讼。

当然,我这样讨论的目的也是为了中国找个理由。不是有美国人认为中国偷了美国什么先进技术吗?不过中国发明的某些技术美国人也没有听说过,比如最近就试制了每小时4000公里的超级高速火车。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青松站2019-09-28 05:41:48
言之有理,也是事实……
akuan2019-09-28 13:02:12
一个小偷的洗白宣言!现在智力产权早就有法可依,不能胡来了。保护智力产权才能保护人们创新的积极性,人类发展才有动力!
flumoon2019-09-28 13:15:10
阿宽,你到美国肯定招红脖怨恨,你偷走了他们的一份工作,唧怕是在餐厅洗碗的工作.你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偷
akuan2019-09-28 13:24:06
希望你能分清讨论问题与人身攻击的区别!
2019-09-28 14:55:35
你说他人是小偷不是人身攻击,他人说你是小偷是人身攻击,DS!
最接近太阳的人2019-09-28 16:24:12
"偷窃"要加引号.
pdong950142019-09-28 16:41:00
文章中的内容都是百年前的概念了。自从1790年美国第一部专利法以后,国家都是鼓励发明人把技术细节公开以换取17-20年的垄断权力
风隐2019-09-28 19:06:00
歐洲人,美國人,中國人都比不上人家印度人,唐僧千里去取經,人家免費送給了他,這叫大愛無疆。
风隐2019-09-28 19:10:15
你说他人是小偷不是人身攻击。。。。邏輯正常
风隐2019-09-28 19:11:03
他人说你是小偷是人身攻击。。。。邏輯正常,沒毛病呀?
hotpepper2019-09-28 19:37:35
Theft is always a crime
kingofhearts2019-09-28 21:39:53
每小时4000公里是三倍多音速。牛!试验过从哪到哪了?
akuan2019-09-29 06:16:21
楼上几位阅读能力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