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YOUsure2019-10-05 16:59:26

为什么科学家要变成流行家?

许秋雨,2019年10月4日

 

又到了周末,又有一点想法,又想把它写下来。哈哈,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科学家也想变成(或者被想变成)流行家这个问题。

流行家是比较不俗的一种说法,而比较俗的说法就是出名,不光是在业内出名,还要在业外出名,在大街小巷也出名。对一般老百姓来说,科学家都比较神圣,深奥,他们的知识不好理解,所以他们就知道把这些人统称为"科学家"。但是,现在似乎对不少科学家,或者科学家的亲友学生,或者科学家的单位来说,这远不够。因为如果把所有科学工作者都叫科学家的话,科学家太多了。如何区分他们么?如何在众多的科学家中间突显出来而让普通老百姓记住谁谁么?又如何走上圣都的红地毯么?又如何为本单位排在别的单位前做贡献么?

还有一件刺激的事就是,科学家们都是苦读寒窗数十载,平时工作也无日夜。想想自己为国家这么辛苦地工作,到头来还不如可能小学都没毕业的十几岁的小丫丫们小嘎达们参加个什么什么大道受广大老百姓们欢迎,爱戴,和流行。这不是明摆着的天大的不公么。

可是,怎样才能让科学家们能被普通老百姓区分呢?当然,解铃还需系铃人啊。科学家之所以叫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做了科研工作。所以要区分科学家就只能从区分他们所做的科研工作开始。这一下可难倒了众英雄了。科学家的工作本来就非常深刻深奥(否则不是谁都可以做科学家了么),这怎么能解释得让普通百姓还能区分开么?所以,大家都千方百计讲科普, 争取讲得通俗易懂。这不,老百姓凉子听不懂,可是,中国人的老祖先墨子,老百姓明白。所以,墨子老先生又被抬了出来。当老百姓听明白后,就等于说老百姓被影响或者被感动了,这一下不就成了感动中国的大人物了么。

在中国要想让科学家做流行家,得想办法把他们的科研工作往老百姓都知道的人或事上靠,如果是往人身上靠的话,可能越老越好。当然,也不能靠到没文化的人或者妖人身上去,如妲姬,如吕布等等,怎么也得靠个孔丘或者诸葛孔明等。我就想拼一把,一不做二不休,我就直接靠到夏禹了,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么。尽管我不知道夏老先生是否是文人,反正够老的。如真能靠上去,说不定哪天能拿个诺奖呢。

本来科学家做的事情,只能是科学家中相关的小同行了解,即便要流行,也只流行于小同行间,了不起在大同行间。自从有了爱大师用会见美女来比较相对论开始,爱大师一下就流行了,是真流行了,流行到小巷大街,流行到茶余饭后,流行到世界大战前后,流行到现在。当然,在中国,科学家想靠到美女来变流行,可能比较难,因为中国人始终认为科学家是多么严肃的人。不管怎么说,科学家成流行家是爱大师开始的,现在呢,应该说是西方不亮东方亮了。

还有一个让普通老百姓区分科学家的方法,那就是比老百姓能明白的官位大小,奖励大小。比如,国级官一定比省级官水平高,更厉害。又比如,拿诺贝尔奖最牛最厉害。可是有些领域没有诺贝尔奖呀,如数学。那没事,比如数学中有等同于诺贝尔奖的奖项,如果自己没拿到过这些奖但是却能做这些拿奖人的评奖人,不更牛么,普通老百姓不更明白么,哈哈。

 

衡山老道2019-10-06 12:40:36
这是民主最致命的弱点。多数人代表的利益,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真正的利益,比如委内瑞拉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