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啸天2020-02-11 21:00:50


                  英国

英国是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属于独特的圣公会文明。

一、英伦群岛民族的形成。
公元八世纪,日耳曼大军征服大不列颠、爱尔兰等大小岛屿,大批的日耳曼北部人口移居到这些岛屿上生活;后来大批的法兰西的诺曼底地区的人口,也移居到英格兰王国;他们与这些岛屿上的原住民逐渐融合,形成独特的岛国各族: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等。这几个民族的性格相似,但不相同。

二、宗教信仰。
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大多数信仰圣公会;爱尔兰人信仰天主教。英国的北爱尔兰人经常发生的分裂主义的恐怖攻击事件,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上的圣公会与天主教之间,差别很小的宗教信仰的冲突的现代延续。

三、英语。
英语是日耳曼北部的日耳曼语方言、法兰西诺曼底地区的法语方言、与英伦群岛的原住民的语言,融合演化而成的语言文字。英语的发音介于德语与法语之间,但与德语更接近。
在英国各地也存在好几种方言,例如苏格兰人听威尔士人之间以方言对话,也是非常吃力的。

四、英国人的性格特征。与英语一样,英国人的某些性格介于日耳曼人和法兰西人之间,但与日耳曼人更接近。
A、英国人严谨、认真、守纪律、做事一丝不苟。但英国能够人灵活变通,不像日耳曼人那么死板、僵硬。
B、英国人精诚团结,而且个体之间能够亲密无间地合作,具有无条件服从命令和协作的精神。适合军事集团作战和大规模的统一联合行动。
C、英国人比较含蓄、内敛,不随便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和精神意识。但是英国人具有一定的热情、浪漫、奔放的特质。
D、传统的英国饮食文化毫无特色;英国人可以炫耀的饮食,仅仅只有威士忌等烈性酒。

五、英国人的理财观念。
英国人消费理性、谨慎,他们做到量力而出,不随便乱花钱。
英国人尽可能地花自己所赚的财富,不会随便动用祖宗的遗产;他们想方设法地把祖宗的遗产传给后代,是一个能够保护祖宗遗产的民族。英国人没有坐吃山空的概念,很少有“败家子”。

六、具有绅士风度和等级观念的民族。
A、英国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热情大方。英国男人是世界上最有绅士风度的男士,他们在同等或较高地位的女士面前,展示出非常尊重的、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各种礼仪和行为规范。英国女士也同样如此。
B、英国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地位等级观念。与具有“完全平等”精神的拉丁民族不一样,英国人具有较强的社会地位等级观念。在历史上,英国贵族、王室等享有一定的特权。直到现在,英国的王室成员、达官贵人以及各种有权势地位的名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为英国人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的谈资。
英语与法语中对男性或女性的称呼,就把这种差异表现出来了:英语中对社会地位高的成年已婚女性、成年男性有尊称“夫人、阁下”,对一般女性、男性称呼为“太太、先生”;而法语中对所有的成年已婚女性、所有成年男性仅仅只有一种称呼“夫人、先生”。所以,当把英语书籍翻译成法语时,为了表达女性、男性的等级差别时,法语只能借助英语词汇来表达这种社会地位等级差别。

七、英国人的君王崇拜情结。
英国虽然是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但英国人具有强烈的君王崇拜情结。英王是英国的象征,是英国人崇拜的“活的偶像和图腾”。英国王室成员的一举一动、悲欢离合,都受到英国人的关注,和牵引着英国人的精神感情导向。例如已经离婚的戴安娜王妃车殒花都,全体英国人立即陷入愁云惨雾之中,整整几个星期,英国人的精神都无精打采;十几年来,每年都有不少的英国人自发拜祭戴安娜(在英国人的心中,戴安娜是英国人的王妃,而不是英国王储的王妃)。
英国人是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崇拜和喜爱他们的国王,不是“精神被迫”或“精神强加”的那种(例如儒家封建神权崇拜),没有任何物质或权力利益的引诱,是一种无条件的“崇拜和喜爱”。虽然英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多大的世俗权力;但是可以自由表达思想意识的英国人,对英王的崇拜和爱戴是一片真心至诚。2012年六月,英国女王举行六十年的“钻石婚姻庆典”,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英国人自发地聚集了一千多条船只,来庆祝“女王的节庆”。这在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是不可能的。

八、圣公会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当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的争斗到了水火不容的时候,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因为婚姻问题,与反对他离婚再娶的梵蒂冈天主教教廷决裂,他屠杀了梵蒂冈任命的大主教,颠倒了传统天主教与世俗统治者的位置,在1533年自己任命了自己王国内的主教,使英国王权从此置于教会神权之上,并且把这种类型的教会称为圣公会。
圣公会与天主教的基督信仰差别不大,但对英国的社会思想文化意识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使英国人的精神意识,与其它传统的天主教国家的精神意识产生很大的差别。
A、由于圣公会的主教和大主教是由英王任免,英国王权凌驾于圣公会的教会神权之上;圣公会的神权从属于英国王权,不能对英国王权起监督和制约的作用。而且圣公会的神职人员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就必须处处讨好世俗政权和王权,而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世俗政权统治、有利于凝聚英国王权向心力的神权崇拜的宗教法规。例如,圣公会曾经要求普通教众,对有身份地位的达官贵人见面时,要敬“脱帽举手礼”。许多宗教法规,完全与耶稣基督的福音书的“人人平等,博爱”等观念背道而驰。
圣公会的许多加强英国王权统治的不符合耶稣基督精神的教会法规,激起对信仰耶稣基督的、忠贞不二的教众的反对;圣公会对这些反对者加以迫害。因此反对圣公会的教会法规的英国基督徒,被迫大规模地流亡北美。后来发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战争,其根源在于美洲的新教徒与圣公会的信仰冲突。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
留在英国的基督徒,绝大部分是对圣公会忠贞不二的教徒,他们按照圣公会的教会法规行事。这就逐渐形成英国人的等级观念、王权崇拜等思想文化意识。当然,这也与英国历代国王的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高尚的道德感召有关。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轰炸伦敦,英国国王与王室成员都拒绝到乡下避难,留在伦敦与普通百姓一起共患难。(这与中国清朝皇帝,还没有听到入侵者的枪响,就立即两次逃亡,迥异。)当伊斯兰教的极端组织攻击英国平民后(在伦敦的火车上制造爆炸事件,约二百多人死亡),英国哈里王子主动请缨到阿富汗与伊斯兰教极端组织作战,而且哈里王子与普通的军人一样,不享受任何优待。
B、在十四、十五世纪时,意大利手工业处于高度发达的时期。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是欧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中心。在十六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运动后,对教育非常重视、创办了众多的普通学校和大学的耶稣会成立。然而许多受到良好教育的耶稣会成员,或受到良好教育的世俗学者,因为其科学观点,受到罗马天主教教皇国控制的宗教裁判所的迫害,这些当时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们(如伽利略等),被迫流亡到同样信仰天主教、但不受罗马天主教教皇国控制的英国。在英国继续从事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兴办教育事业。
在十七、十八世纪时,英国接收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大部分成果,成了欧洲(也可以说是世界)的科学技术文化中心,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这就是为何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没有发生在欧洲历史上,科学文化技术始终处于前沿的意大利的根本原因。
总之,英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