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月劃戟2020-11-03 01:23:45

 

 

video 里的一些图片 感觉 是东拼西凑 甚至不相干的,自己辨别哦

能在南韩敌后 带领游兵散勇 坚持抵抗14个月(?)非凡了得!

给养吃喝弹药 哪里来啊?

师政治部主任代政委, 1955 可为大校,至少上校,60年代可升少将,开国将军。

后来结局尚好。

-------------

 

1951年5月28日凌晨,被困在鹰峰山的180师开始分散突围。当师长郑其贵做出分散突围的决定时,代政委吴成德曾坚决反对,理由是一旦分散突围,伤病员就无法带走。但郑其贵认为当时180师的战斗人员仅剩了不足400人,而且弹药也所剩无几,如果集中突围的话可能谁都走不掉,所以最终拍板分散突围。

上校(如果照片是吴成德的话?)

不到400人的战斗队被分成了十几路,大伙利用森林、山谷和一切可以找到的缝隙向外冲。天蒙蒙亮的时候,180师指挥所一行人来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深沟,在这里遇到了数百名负了伤的战士和病号。这些人已无法跟上部队突围,吴成德实在不忍心抛弃他们,就留了下来。并对这些伤病员大声说:“我不走,我带领你们一块突围!”

随后吴成德将这些人分成了十几个小组,轻伤员扶着重伤员一步步往前挪。行动不便加上缺乏弹药,最终只有少数人突出了重围,吴成德这一组则身陷敌后。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吴成德带着这30多人向赤根山深处转移,经过多日艰苦跋涉,终于摆脱了敌人。接下来的日子,要在敌后打游击了,吴成德任命师保卫科科长燕宏义为游击队长,早在抗战时期,燕宏义就在敌后打过多年的游击,经验十分丰富。

很快众人就发现,现在的情况和抗战时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抗战时期虽然也是在敌后游击,但可以得到乡亲们的支持;现在则是地形不熟,语言不通,而且由于战争的原因,不少村庄都成了废墟,游击队根本无法筹粮。为了搞粮食,燕宏义主动带了一个小组去伏击美军的军车,在和敌人交火时不幸牺牲。

美军发现山上有志愿军的游击队活动后,立刻组织兵力进山“搜剿”。吴成德的警卫员小虎眼疾手快,抬手一枪击毙了敌人的军犬,众人趁机向大山深处转移。由于山高林密,敌人不知游击队的底细,害怕中了埋伏,所以没敢继续追。第二天吴成德用望远镜观察山下村子里的状况,忽然发现一个女人从村子里出来到山坡上取粮食。吴成德受此启发,也派了几个队员到山坡上去刨,果然刨到10多斤大米。

每次用搪瓷缸煮稀饭,吴成德都是数着米粒下锅的,这十几斤大米,游击队吃了整整半个月。之后游击队又断粮了,好在此时已经到了夏天,深山水沟里有不少青蛙,吴成德就组织大家抓青蛙,然后穿在铁丝上烤,十几天后,这条沟里的青蛙就被抓光了。后来大家靠着野葡萄、野蘑菇和野木耳支撑到了冬天。

此时山里再也没有什么野果和野菜可以吃了,吴成德无奈,只得派人下山搞粮食。由于下山的路口都有敌人把守,所以每次搞粮食几乎都有战士伤亡。1952年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支当初30多个人的游击队仅剩下了6个人。又坚持了几个月,仍然不见第6次战役发起,吴成德决定带领剩下的这5个战士突围。突围途中,他们遇到了美军的一支巡逻队,三名战士牺牲,吴成德和另外两名战士被俘。

此时吴成德已经在敌后打了整整14个月的游击,其精神和毅力实在令人钦佩。吴成德被俘后,敌人多次对他威逼利诱,妄图从他口中套出我军的情报,但最终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朝鲜战争结束后,吴成德回到了国内,由于曾经被俘的经历,他被按营级干部转业,分配到了东北一个农场当副场长。

1982年,上级决定给吴成德恢复名誉,并让他享受军级干部待遇,1997年3月,吴成德病逝,享年84岁。

 

tulip20032020-11-03 04:08:33
去台湾的俘虏都过着幸福的晚年,坚决爱的伟光正让他过着生不如死的悲惨人生。
人生如梦9992020-11-03 18:08:54
以后被俘虏了,千万别回去。
农业砖家2020-11-03 18:33:46
你以为在亚洲那个国家接受得了战俘?日本守岛副司令奉命投降,最后受尽社会歧视,只有一死明志
人生如梦9992020-11-03 19:43:52
看来早投降比晚投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