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dance2022-06-28 20:31:38

古代儿童热衷于和自然界的各种昆虫鸟儿“打交道”,像蚂蚁、蜘蛛、蝉、蟋蟀、麻雀、蜻蜓等等都是他们的“好伙伴”。其中“钓骆驼”就是唐代儿童经常玩的一种逗昆虫游戏。明明是昆虫,可为什么叫“钓骆驼”呢?

原来古代儿童玩的这种虫子叫“颠当”,是土蜘蛛的别称,因为它的背部和驼峰相似,所以江南一带的儿童就把这种游戏叫作“钓骆驼”。

一群小孩子围坐在一起,一边用细草捅“颠当”藏身的地穴,一边叫喊着“颠当出来”,不一会儿就见草微微在动,爬出来一只红色的小虫子,形状像蜘蛛,这就是“钓骆驼”了。

                      

[清]金廷标《儿童斗草图》,故宫博物院藏


夏秋之交的捕蝉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游戏。东汉人王充在《论衡》中曾自述当时儿童游戏中就有“捕蝉”之戏。蝉在古代还有一个名词叫“仙虫”,大概由于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就像神仙一样。蝉活跃于夏秋季节,不久就死去。古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蝉到了寒冷的季节就不能发声,所以有了“噤若寒蝉”的说法。


自唐代起,捕蝉又有了新名,叫“青林乐”,有人捉蝉叫卖,妇女儿童争相购买,用笼子装起来挂在窗户间。民间还出现了赛蝉,即比赛蝉叫声的长短一决胜负。


汉代时就出现了“掩雀”,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捉麻雀。古代捉麻雀的方法有多种,“捕雀”用筛子,“罗雀”用网,“弹雀”用弹弓。捉蜻蜓也是儿童喜欢的游戏之一,经常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儿童兴冲冲地手拿顶端挂有纱布兜的长竿,沿街奔跑,捕捉蜻蜓。

摘自《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