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猎2022-09-22 17:33:06
9月18日,山东省德州市作家协会公布廉洁文化征文获奖名单,作者于忠东的《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然而,时隔不长,获奖作品就遭到删除。
坊间猜测,一等奖作品被删除的原因,是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联想一,此前曾经火爆的讽刺影视作品《夏洛特烦恼》有一个经典场面——袁华公子获得作文比赛一等奖,题目是《我的区长父亲》,因此有网友称:“一切文艺作品都来源于现实。”
联想二,作者于忠东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禹城首任人民选举的县长,在他59载的人生旅途中,当过县长,做过饮食员,干过掏粪工,一生几起几落,没给子女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留下129本工作日记。作者通过几件小事展现自己眼中对家人“无情”“抠门”“一根筋”的父亲,侧面反映了父亲是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清官”——当年那位人民选举的县长清廉、无私、深受人民爱戴的高大形象,与现任县长的人物形象相比,是不是形成了强烈的、巨大的反差?
作者于忠东,女,中共党员,山东禹城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禹城市支行退休干部。父亲于志明(1929年-1988年),1943年投身革命,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县委副书记、县长。

于忠东作品《我的县长父亲》被删除后,不少没有读过原文的网友,希望能够恢复原文,一睹为快。文尾附原文。这篇人物散文当选一等奖作品,实至名归。真心希望读过这篇优秀作品的人能够产生共鸣,怕就怕,产生的不是共鸣而是联想。

这件事情的发生,不由得使人们联想到山东济南老火车站的悲惨遭遇。

济南老火车站是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有着德式建筑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传递给旅人一种笃实、稳重的良好感觉,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曾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建筑类教科书上的范例。
即使同过去的北京前门老火车站或上海老火车站相比,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貌上也要胜出一筹。林徽因设计、梁思成审定的吉林西站于1928年建成,几乎完全模仿了老济南火车站的设计,却远没有后者精致丰富。
上世纪九十年代,济南市政府决定拆除这座火车站,拆除的原因是“一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
建筑拆除时,遭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当时在全国的学术界骂声一片,痛斥当局者“没有文化”。
1992年7月1日8时5分,济南老火车站的钟声永远停止
人生如梦9992022-09-23 17:30:08
这种愚昧的忠诚。然后后人歌功颂德的文章太多了。删了也应该。
Timberwolf2022-09-23 18:18:08
拆掉一个真的,仿制一个冒牌假货,某党存世至今可不就致力于
常态2022-09-23 18:28:26
几把文得几把浆,实至名归。
小米干饭2022-09-26 02:27:30
那个老火车站真的很好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