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中学的时候读过一篇古文,叫《千金买马头》,出自《战国策.燕策》。
意思是说,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招贤纳才,而且可以从并不是真正的“才”开始,真的“才”如果得知您连一般的“才”都如此看重,没那么真正的才一定会接踵而至。
实际上,这是我的一封《求职信》,发给《文学城》管理层的一封《求职信》,我相信我是一个才,我有着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即使《文学城》把我按“死马头”的方式买进去,我也并不在意,因为我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多大年纪了,都会发光。我希望《文学城》考虑一下。谢谢!
由于忘记了,所以上网搜寻,得译文如下: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之初,面对的是燕国 刚刚被齐国打败,民生凋零、国力疲弱的 局面。当其时,燕昭王考虑的是,必须招 贤纳才,才能复兴燕国。但对如何才能招 到人才,却颇费思量。为此,他向谋臣郭隗讨教。 郭隗进言:屈尊折"节"对待有才能的人,并虚心向他们学习,那么,才能超过自己 百倍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别人已在招人才,你跟在别人的后面,并用同样的方法去 招聘人才,那么招来的只能是与你同样水 平的人才;如果举止放纵,行为粗鲁,态 度恶劣,实际招来的只能是奴才。接着,郭隗以"千金买马首"为喻,进一步阐述其 观点:古代有一个君王想用千金购买千里 马,三年未能买到。一个管清洁卫生的小 吏自告奋勇去买马,但买回来的却是已死的千里马的头。君王大怒,小史说"死马尚 且用五百金买回,更何况是活马呢?天下人知道大王能买千里马,千里马就要到来了。"果然,不到一年时间,送上门来的千 里马就有三匹。 燕昭王听从郭隗的建议,并以郭隗为师。 消息传出后,乐毅、邹衍、剧辛等分别从 魏、齐、赵等国前来归依,其他有才能的人也纷纷奔赴燕国。燕昭王救死扶伤,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28年的积聚生息,燕国国力大盛。此时,燕国与秦、楚、三晋 合谋伐齐,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统一 号令各国军队,对齐国开战,一鼓作气,战而胜之。21世纪伊始,针对类似的情况,上海徐匡迪市长也有自己的感触。徐匡迪市长是博士生导师。一次,他问其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准备到哪里做事,该生回答说准备到深圳。闻此,徐匡迪市长为之一震,立即派 员飞赴深圳调研,在反复的思考中,他得出结论人才高地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有高层次的优秀青年人才 向往的地方才配称人才高地。也即是说, 只有使优秀青年人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地方,才能聚集人才。 嗣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市相继出台了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的六大战略、为紧缺的创业人才发准入证走快车 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年,上海正以强劲之势,高速推动着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级党委、政府都把人才 问题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并相继制定和出台人才建设五年计划、十年规划。这无疑 是振兴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工程。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付诸实际行动,其结果将会陷入"计划计划,墙上挂挂 "、"计划,等于鬼话"的可悲局面。为此,各地必须真心实意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良好氛围;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人才计划、规划落到实处;必须知人善人,人尽其才,为人才提供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软环境。诚能如此,则"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将一定会到来。 这也许是"千金买马首"对今人的启迪. 本人理解:有些事情不一定要从一个方面 去想,有可能你从另一个方面着手,会收 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古文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⑾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