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儿2021-10-20 17:42:59

秋林坪学校曾经在县里鼎鼎有名。我母亲为了照顾奶奶在那里教书,我们兄妹四人也都是在那里启蒙的。

那时候条件差,什么都缺,我们曾在大队仓库里读过书,甚至在一富裕人家的厅堂里上过课。我一年级的时候和二年级学生在同一个教室由同一个老师上课:一年级学生先写生字,老师给二年级学生讲数学。然后二年级学生做数学题,老师再给一年级学生上语文。两个土墩子上架一块木板就是桌子。高年级学生用过的书留给低年级学生,写过的练习本擦了再写,铅笔短到小小的手指都捉不住了还舍不得扔,插在细竹棍里接着用......

可那时候的孩子们学习异常勤奋。一年级被迫旁听二年级数学课,还能考一百分的学生有的是。县上年年数学竞赛,拿奖的都是秋林坪学校的学生。记得有一次轮到自己,冒着大雨踩着两脚泥走了十五里路到乡政府去参加数学竞赛,可惜因为大雨那场比赛取消了,让我至今耿耿于怀。那时候秋林坪不光有小学,还有初中。课间,男生在操场里跑来跑去,女生坐在围墙上编辫子聊天,整个学校充满了活力,热闹极了。

如今,新建的教学楼高大通透,教师宿舍宽敞明亮,崭新的桌椅,电脑、投影仪、网络、图书馆什么都有,唯独缺少学生。上次回去只有六个学生,这次回去就只剩一个学生了。诺大的学校冰悄哑定,安静得像座空城。

只有那株白牡丹,历经风霜,花开花谢,坚守着脚下的土地。

——————————————————————

随感录

王在富

秋林坪村虽地处大山深处,但村民们都向往外面的世界,自古读书人都受人尊重和爱戴。尊师重教、求学读书,在村里蔚然成风,在方圆百里还算得上是一个有文化的村庄。

清朝乾隆年间,村里曾出过一位叫王敏学的秀才,至今他家门口悬挂过的匾额和门前栽棍的石臼以及秀才的铜顶子仍然保存着。每年村里耍社火时,村里有威望的人扮成灯官老爷,戴上铜顶子帽去戏场说吉祥。

村里的私学一直延续着,我爷爷王建元就是一位私塾先生。1941年由村里绅士们捐地、捐钱、捐木料,民众出力,并用拆了云雾山古刹一天门的木料,建成了“国立武都县秋林坪初级小学”。

记得我在这所小学读书时,好心办了一件坏事挨了老师的一顿板子:当时学校正建修中山门(校门),泥水匠的灰盆子放在老师办公室,早晨泥水匠来的早,老师尚未到校,我虽小但已到校,泥水匠就把我抱起来让我从揭窗钻进去取灰盆子。我按泥水匠的指点把灰盆子端给他,谁知错把老师做粉笔用的石膏盆子递出了窗外,泥水匠也错把石膏粉当白灰抹上了墙。老师到校找不见石膏盆子就查问泥水匠,泥水匠心知出错但害怕老师就全赖到我身上,说是我端石膏盆子给他的。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叫来两个大一点的学生,一个抓住我的双手把我背起来,一个把我的双腿用胳膊夹在腰里,老师就用木板狠狠的打我的屁股。我拼命的哭喊着,老师仍然不住手,另外一位老师看见后拉住他的手才停下来。打得我的小屁股肿的老高老高,上课都无法坐在凳子上。这一顿毒打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我的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由于秋林坪小学建在村子东北角的塄坎上面,学校边有十多米高的大坎,曾经有学生从大坎上掉下去摔成重伤。加之塄坎时有垮塌,教室已悬在塄坎边,非常危险,所以六十年代将学校迁移到村前的大坪上。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武都县委书记在我村蹲点工作,认为学校影响了机耕地,又责令搬迁到村子上面的东南角上,也就是现在秋林坪小学所在的地址。

我的妻子曾在这里任教十一年,她为人师表、任劳任怨、温雅谦和、关爱学生、一心执教,把青春无私奉献给山里的孩子和党的教育事业,她说她最爱这山里的娃娃。1989年她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于“园丁奖”,1990年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我的儿女也曾在秋林坪读过小学。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山圪圪(哩格)水洼洼,

满山开遍了七彩花,

花儿朵朵真美丽,

山花就是山里娃……

秋林坪小学自从创办以来,几经搬迁,但房屋结构、校舍环境都没有多大变化,还是:“土墙破瓦朽木头,潮湿阴暗风雨稠”的景象。学生上课土墩子上铺块木板当桌子,自带凳子,挨挨挤挤,浑身是土。大家都觉得对这种情况应该改变一下了。1988年正月初二,当时任陇南行署副专员的秋林坪人王在鹏(分管全区文教、卫生、财贸工作),他请在武都县城里居住的秋林坪人在他家聚会吃饭,共贺新春佳节。在闲谈中间他提议:大家集资办学,改变秋林坪小学的教学环境。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都建议把秋林片六个村庄(包括秋林坪、红崖湾、成家山、林里、黑头坪、党家湾)的所有工干、农民都动员起来,齐心协力,集资办学。说干就干,成立了以王在鹏任组长,王在忠任副组长,王文彩、王在珍和我为成员的工干集资办学筹备小组,负责六个行政村工干的筹资工作。我负责秘书工作,撰写了三封集资办学动员信,同时还去六个村子向农民宣传动员集资办学的事。各村农民集资的事主要由当地乡政府负责。

当时大概算了一下,秋林片的工人干部(包括配偶)有110多人,计划集资一万元人民币。2月24日第一封集资办学的信,发往全国各地工作的秋林片人的工干手中。所有工干积极响应,共集资一万一千多元,超计划完成了任务。各村农民集资约两万元人民币。武都县政府为捐款1000元的农民王在贤家挂了匾,鱼龙乡政府为捐款超过500元的农民王维廷,干部王在德、王体先家挂了匾,以表彰他们在集资办学中的贡献。王在鹏从甘肃省财政厅争取拨款十五万元,地财政处拨款五万元,县教委给拨款七万元,共计筹资三十一万多元人民币,重建了秋林坪小学。

新教学大楼是三层九个教室六间教师办公室的单面砖混教学大楼,在秋林坪村的东山坡上拨地而起,它像一块无暇的白玉镶嵌在群山之中,像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后又续建了十二间砖混结构的平顶教师宿舍,三间厕所,一座美观大方的校门,砌好了校院围墙,更新了全部桌椅,制作了一对蓝球架,硬化了部分地面,师生从此告别了简陋而危险的校舍,生活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之中。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儿童,从这里踏进了知识的殿堂。

2000年,秋林坪小学教学大楼顶部漏雨,三楼教室又无法上课。我再次捐款1000元,王在德无偿对教学大楼顶部进行了防漏处理,鱼龙乡党委、政府给我家中赠挂了“惠及桑梓”的匾,《陇南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多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给秋林坪小学办个图书室、建一个鼓乐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课余时间可以到图书室看书,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著,增长知识,了解世界。在集会春游时有鼓乐助兴,增强欢乐气氛。要办成这两件事情得几千元钱。我是个工薪族,欠了一辈子债,没有一点积蓄。眼看我就要退休了,此愿怎了?我将自己的想法向地工行领导汇报了一下,庞凤智行长慷慨答应,按扶贫助学对象对待,扶持一下。给秋林坪小学赠送了价值3000多元的青、少年读物,及价值4000元的鼓乐器材,既报答秋林坪小学对我的启蒙教育,也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秋林坪小学给行领导写信,感谢他们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和关怀。

大概计算一下:仅秋林坪村就有两名留洋研究生,三名博士,八名硕士,十六名学士,四十四名大学专科学生,四十名中专学生,他们的父辈或本人都曾在此小学接受过启蒙教育。秋林坪小学自创办以来,已培养了几千名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党政军工农商学等行业。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这里接受启蒙教育的山里娃,学有所成,或许还会成为伟人、教授、将军等,为国为民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个学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与该校同时诞生的一株白牡丹花。当年秋林坪初级小学建成后,第一任校长红崖湾村人李生荣从一个村名叫山里的村里,挖来这株野生白牡丹花,将它移植到校园中的教室旁,后来校舍续建又移栽到操场一角。该校迁到村前大坪上,它跟着移栽到大坪上的校园里。长得有胳膊般粗细。该校再迁到村子东南角现在的地址,它又随之移栽到新校址里;因为经过几次移栽,当再次移栽到新校址时,只有镢头把般粗细的一根苍老欲枯的枝杆了,人们都担心它恐怕活不成了。果然它这根粗杆逐渐的枯萎了,谁知在它的根部奇迹般的长出了幼苗,随着时间的迁移,一根又一根幼苗从根部生长出来,现在已长成直径两米宽三米高的十多根枝条的牡丹丛,枝叶繁茂,花朵累累,在校园花圃中独领风骚。每年“五一”节前后牡丹盛开,朵朵碗口大的白色花朵晶莹剔透,如白雪一堆堆压在枝条上,在绿叶衬映下格外耀眼,满园飘香,沁人心扉。

可爱的牡丹花,我不但敬佩你的芬芳,更敬佩你那顽强的生命力。高雅的国花,愿你万古长存,永葆青春。也愿秋林坪小学,像你一样繁荣茂盛,培育出更多的国家的栋梁之材,以报效祖国。

二OO三年春节写于武都

XiaoPan_DE2021-10-20 18:07:04
你们的秋林坪小学不错,培养出这么多优秀学生!
树枝儿2021-10-20 18:30:35
当年不错,现在没落了,根本没学生。。。
myquestion2021-10-21 05:16:35
只有一个学生? 几年前在一个记录片里看过,年轻人都走了
树枝儿2021-10-21 13:13:09
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留驻。我的村庄正在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