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华书香2022-01-26 10:23:51

先生刚刚起床,我便对着他喊:“请为我热一杯奶好吧。”他好像正在给我热奶,应该热好了吧,怎么就听不到动静了呢?看来我得起身过道厨房里看看怎么回事啊?原来他在用小锅热奶,而不是放进微波炉子里。

 我继续读资老先生的家史。原来她的父亲就不是等闲之辈,她父亲叫资耀华,生于1900年,终于1996年,一生与世纪同行,亲历了时代风云的起伏、曲折、变幻,可谓是阅尽沧桑。他本人的人生就是一部丰富的书,是20世纪中国金融史活的见证。

他在90高龄时追怀往事,亲自执笔写下了回忆录,名为《凡人小事八十年》。18岁时,他东渡日本参加考试,监督人田汉听说他是最年轻的考生,就让他搬到自己的隔壁方便照应。结果资耀华感染了肆虐日本的西伯利亚流行感冒,病倒在床不省人事。

当晚田汉迟迟不见他人,急得破门而入,把昏迷不醒的他送入医院。医生说,若再迟两小时,就来不及抢救了。资耀华回忆说,“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上预科时,资耀华又遇到了贵人——哲学家、教育家李达。

李达建议说:“你本科毕业后,可以进京都帝国大学经济部,直接拜河上肇教授为师,他以资本论为基础,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学说。”资耀华说:“李达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事实上我以后的学习经历,也就是按照他指示的道路进行的。”

1920年,他回国游览杭州西湖,在岸边独自吹箫,引起湖中游船上的一家人注意。女主人让长婿上岸致意,居然跟资耀华同为留日学生。在女方家人撮合下,资耀华与其家中的次女童益君结识。

童益君抱有晚婚或不婚的念头,在资耀华非她不娶的十年长期追求中让步。资耀华希望她回归家庭,她给资耀华约法三章:第一不得做官;第二不干涉她花钱;第三,不以儿媳妇身份到湖南老家去,但资家却必须来人主婚。二人婚后相敬如宾,这一幕湖边少年的幸运场景,几乎是对唐宋词人的注解:“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26岁毕业后,他的一个老师内藤要他给中国朋友、曾做过民国内阁总理和财政部长的熊希龄带一封信。熊希龄也是资耀华的湖南老乡。在熊希龄的介绍下,资耀华认识了《银行月刊》的李编辑和汇业银行北京分行的李经理,从此进入金融界的圈子。福星高照之下,熊希龄派李编辑说媒,欲把甥女嫁给他。李经理也派部下作伐,欲把胞妹嫁给他。

1928年初,资耀华被调入汇业银行天津总行,并受命筹建奉天分行。他的才华很快引起中国第一代银行家、时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的注意。在陈光甫的器重和提拔下,资耀华真正开始了一生的事业,跻身中国第二代银行家之列。资耀华的人生之奇、遇贵人之多,可圈可点。

抗战结束,他从重庆赶回天津,路上发起高烧,回到家时已经不省人事。幸运的是,多位名医正在他家里等他。这些医生在日据期间避入天津租界,跟资耀华成好友。他们不请自来是为了打探时局消息,结果资耀华得以在第一时间有了名医会诊:原来他身染美军士兵从南洋带来的登革热。

此病死亡率极高,幸亏治疗及时,资耀华死里逃生。资耀华的贵人还可以数出船王卢作孚、实业家范旭东、日本评论家室伏高信、经济学家何廉……在他掩护进步学生走漏风声时,天津警察局长李汉元、市长杜建时都以不同的方式暗示他,使他得以离开险境。以后的贵人还可以数出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南汉宸……

50年代后的资耀华开始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并终生担任此职。1959年后,资耀华调任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担任此职37年,直到1996年去世。他先后收到过周恩来、赵紫阳、朱镕基三位总理签署的任命书,被称为“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公务员”。资耀华是幸运的,但他并非真的只会明哲保身。

他有才华,也有方正的一面。1941年,湖南同乡、留日同学周佛海要他出任汪伪政府财政次长,资耀华拒之:“我资耀华如果想做官,或发财,早就有机会,不必等到现在。”1944年,伪华北政府经济总署成立伪华北经济委员会,京津金融界要人都收到了委任书。

资耀华说:“很明显,这是个伪职,如果担任就从此成了伪组织的一员。我很气愤,认为受了一次奇耻大辱,宁可牺牲一切,绝不妥协担任。”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轰轰烈烈。《天津日报》头版头条登出大字标题:“大奸商资耀华拒不坦白”。《人民日报》也在头版头条登出大字标题:“资耀华罪行严重,拒不坦白引起公愤”。

从此,资耀华沉默了半个世纪。也许因此逃过了反右、逃过了“文革”……资耀华的人生值得今人注意,从中汲取中国人的经验教训。他的同学、知己或贵人多横死,如田汉、李达、上海市长周佛海、刘少奇等……但资耀华安然无恙。如前文所说,资耀华能够保全性命于乱世,他的性命并非“苟全”,他并非圆滑之人。

资中筠总结给孩子们传递的家风家教是:“爱国、自强、理性、诚信、蔑视权贵、崇尚学问,厌恶纨绔子弟、女子独立,以及勤奋好学等等,都无形中形成一种家风,影响了下一代的人生观和性格。”资耀华有两个信条,“一切坏事从说谎开始”,“一切失败从迟到开始”。资耀华在边界模糊的中国社会还有一个为人特点,公私分明。

他的女儿资华筠一次起床晚了,向父亲撒娇:“明知人家晚了,还不例外一次,让我搭你的汽车去上学。”结果资耀华先生瞪起了眼睛。从此,“搭车”成了家里的“大忌”,三个女儿都不敢再越雷池半步。直到1995年,资耀华先生95岁大寿的时候,三姐妹仍然各自乘车往返,不敢搭资耀华的车。资先生的事业可评说者极多,但他绝不“标榜自己”他自称“凡人”,但他不平凡的一生却成就了大业。

他的老板前辈、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说他“做了有益的工作”。1949年大陆易帜,他建议保存“中国银行”这个名号,仅此一举为国家保住了在世界各地的大笔外汇。因此,政府给他的盖棺定论是“对共和国有襄赞之功”。

20世纪的中国充满了斗争、血腥、灾难、动乱……资耀华从中安然走过。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又说:“出生入死。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样的话,用在资耀华身上尤其合适。

当然,资耀如先生除了对中国的金融事业奉献出了一生,他和夫人还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不同领域三位最杰出最优秀的女儿,她们是资中筠、资华筠、资民筠各自颇有成就,资中筠曾是毛泽东翻译,资华筠是著名舞蹈家,资民筠则是物理学家。资家的故事如果展开来讲,也是一个讲不完的长卷。

中午已过,我喝了先生热的牛奶,也吃了他做的中餐冰岛秋刀鱼,今天的大半天已经结束了,我的学习又可以继续下去了,下一次会是谁,谁家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