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18:29:35

不谈战争谈音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一)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俄罗斯音乐的一大贡献是培养了斯特拉文斯基。斯特拉文斯和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的父亲都很像,他们的儿子都是伟大的作曲家,但他们都反对自己的儿子成为音乐家。然而,你自己能不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绝大部分情况是不由得你的,而你的儿子能不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也不由得你。比如当斯特拉文斯基执意要学音乐时,他的父亲就在1901年把儿子强迫送进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表面上看,这改变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命运。而实际上,这的确改变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命运。在这里,斯特拉文斯基遇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小儿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生了七个孩子,或许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在街上遇到斯特拉文斯基。于是,由此他在1902年的夏天见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而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之后,斯特拉文斯基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学习音乐上。四年后,他毕业时只拿了一个肄业文凭。但后来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跟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了六年,一直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去世。后来,他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自己的第二个父亲。

1871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成为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第二年,他和钢琴家兼作曲家娜杰日达结婚,然后从与穆索尔斯基合住的公寓里搬走了。这也预示着他与五人团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分离。对于五人团则意味着背叛。五人团的音乐创作主张是完全排斥西方的创作方式,拒绝学习西方理论。但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进入音乐学院后开始接受西方音乐理论,为弥补自己的不足,他在教学期间用了三年时间,停止创作,潜心自学西方理论。在之后的35年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他在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了250名学生,这还不包括他私下的学生、在另外两所学校兼职时教过的学生。他的学生中有太多著名的作曲家:格拉祖诺夫、斯特拉文斯基、阿纳托利·利亚多夫、米哈伊尔·伊波利托夫-伊万诺夫、亚历山大·斯潘迪亚扬、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奥托里诺·雷斯皮吉、维托尔德·马利舍夫斯基、米科拉·李森科、阿图尔·卡普和康斯坦蒂·戈尔斯基。可以说,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开始俄罗斯自学主义的作曲家时代就结束了。后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曾在信中批评过去五人团的创作:

“关于作曲天赋……我还不能说什么。你尝试的力量太少了……是的,一个人可以自学。有时需要建议,但必须学习……我们所有人,即我本人和鲍罗丁、巴拉基列夫,尤其是居伊和穆索尔斯基,都对这些事情不屑一顾。我认为自己很幸运,我及时思考并强迫自己工作。至于巴拉基列夫,由于技术不够,他很少写;鲍罗廷,困难重重;居伊,漫不经心;穆索尔斯基,草率且经常语无伦次。”

所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音乐探索的经历是五人中最复杂的。在成为声名卓著的音乐学院教授后,他还积极保护反对政府的运动中的学生,为此曾一度被学校辞退。而他的身世更是离奇。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出生在圣彼得堡以东200公里季赫温的一个俄罗斯贵族家庭。伊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著名的凯瑟琳大帝,也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大帝的情人。在俄国历史上,凯瑟琳大帝与彼得大帝齐名,她建立了空前绝后的庞大帝国。她的情欲无比旺盛,她和众多的情人的绯闻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她的正史。更早1390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家族的另一个先祖瓦茨拉夫·科萨克从立陶宛公国移居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一世的领地。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全名是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他的父亲是一位东正教牧师的女儿和一位贵族中将彼得·沃伊诺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六个私生子之一。彼得·沃伊诺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生下六个私生子,然后又把自己的孩子领养,成为自己亲生孩子的养父。因为他们的母亲社会地位低,他不能娶她。不过,后来他设法授予了他的孩子们贵族家庭的所有特权。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母亲也是一个私生女。她是一位富有的地主和农女生下的孩子。非常幸运的是,她的父亲十分疼爱这个私生女,把她在舒适优渥的环境中抚养长大。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私生子父亲遇见他的私生子母亲时,已经是个鳏夫,他的第一任妻子结婚九个月后就去世了,但这并不妨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父亲一下子狂热的爱上了他的母亲。狂热的表现之一就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母亲的父亲不喜欢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父亲,为了阻止两人的爱情,他把他的私生女给关了起来,但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父亲把他的母亲“偷走”,并带到了彼得堡,在那里他们结婚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家族有海军服役的传统。后来,他曾回忆他的父母都能弹一点钢琴,他从六岁起在当地老师那里学习钢琴,虽然表现出相当的天赋,10岁已经开始作曲,但当时他并不喜欢弹琴而更喜欢文学和海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哥哥比他大22岁,是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哥哥的鼓励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2岁时进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学习数学和航海科学。然而,命运开了他一个玩笑。在军校里他遇到一些喜欢音乐的人。每次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于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开始向一个名叫乌利赫的人学习钢琴。他的哥哥当时是校长,同意了他的选择。因为认为这有利于以后弟弟的社交生活。而乌利赫很快发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赋,于是把他介绍给一个叫卡尼尔的真正的音乐家。向卡尼尔学习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毕生的音乐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音乐的兴趣有增无减,后来他的哥哥认为弟弟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学这些没有用的东西,于是,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7岁时他禁止弟弟再学习音乐,可是这时他的弟弟又遇到了巴拉基列夫,是卡尼尔还把他介绍给了巴拉基列夫,而连锁反应还在继续,通过巴拉基列夫的引荐,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遇到了居伊,遇到了穆索尔斯基。当时三人都只有20多岁,而且都是军校生。居伊的专业是军事工程后来成为陆军大将,穆索尔斯基是御前近卫军少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海军准尉。后来,他又遇到了鲍罗丁。然后,他们成立了著名的五人团,也叫强力集团。

1862年底,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乘坐快船阿尔马兹号进行为期两年零八个月的航行。这次航行中他一直进行着音乐创作,后来海洋成为他的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在每个港口停靠时他都要购买乐谱,他还买了一架钢琴在船上用于创作。那年他才18岁。空闲时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柏辽兹的《乐器论》,还要抽出时间阅读荷马、莎士比亚、席勒和歌德的作品。尽管如此充实,长期的航海还是引起了敏感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抑郁,他在写给巴拉基列夫的信中说,在海上呆了两年后,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上音乐课了。他开始渴望成为一个专职的作曲家。后来他回忆道。“不知何故,遥远的土地开始吸引我,虽然,正确地说,海军服务从来没有让我很高兴,而且根本不适合我的性格。”

尽管后来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背离了五人团的创作理念,但他仍然其投入了极大心血,编辑他的朋友们的遗稿并组织演出推广。这些证明了五人间的最珍贵的友情。也使得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到五人团的创作,听到那些未完成的手稿中的美妙的音乐。像鲍罗丁的杰作《伊戈尔王子》手稿极为凌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他的学生格拉祖诺夫进行了大量修改和创作,实际上这是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三人合作的产物。而对穆索尔斯基的音乐的修改则更为复杂。当初穆索尔斯基的音乐被认为粗制滥造,现在因其独创性而备受推崇,除了《荒山之夜》,其他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其他人修订的版本如今都已恢复为原作,而对这一点似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好友去世后编辑他的那些音乐时就已经意识到了。他曾写下过:

“如果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注定要在作者死后五十年不褪色(届时他的所有作品都将成为任何一个出版商的财产),那么这样一个考古学上准确的版本总是可能的,因为他的手稿已经离开我进入的公共图书馆收藏。然而,就目前而言,需要一个用于表演的版本,为了实际的艺术目的,为了让人们知道他的巨大才能,而不是仅仅为了研究他的个性和艺术罪过。”

后来,发生的事情正是这样的。

 

(二)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一位管弦乐大师,他的管弦乐作品具有绚丽迷人的东方色彩。不过,今天被演奏最多的只有《天方夜谭》。另一个被较多演奏的是一支很有特色的小曲《野蜂飞舞》,此曲出自他的歌剧《萨旦王》,故事取自普希金的《沙皇萨尔塔的故事》,讲被陷害的王子化为也野蜂复仇的故事。这段管弦乐作品曾被改写过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曲目。我这里只有钢琴和小提琴的版本,以前听过大提琴的版本也非常精彩。不过,这里可以对比听一下海菲兹和米尔斯坦的不同的小提琴版本。两个人都是俄罗斯的小提琴大师,但风格非常不同。这里我还放一个马友友演奏的大提琴版本,马友友拉的飞快,好像比小提琴更快,当然它们的改编不同,不好比较。今天年轻一代的小提琴家有人会演奏的更快是一定的。

 

 

1.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by Milstein

2.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by Heifetz

3.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by Youyou Ma

4. Rimsky-Korsakov_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 by John O'Connor

5 Rimsky-Korsakov- Scherherazade, op. 35 - The Story of the Kalender Prince

6. Rimsky-Korsakov Russian Easter Festival Overture。2

7. Rimsky-Korsakov_ Sadko - Lullaby

8. Rimsky-Korsakov_ The Tsar's Bride

 

(三)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许多歌曲也非常优美。201年,DG公司出版了一盘安娜·涅特莱科演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专场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专辑:《寂静的夜晚》。安娜是现在俄罗斯最出色的女高音,近年来她一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出,是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不过,这场战争因为她坚持不肯公开反对俄罗斯而被解雇了。和她经历相似的,还有瓦列里·捷杰耶夫。两人过去都支持过普京,现在又不肯公开反对俄罗斯。捷杰耶夫是世界级的指挥大师,过去是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现在也被解雇了。我们后面听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时会听到他的版本。令人感慨的是,安娜被誉为是维什涅夫斯卡娅的继承人,维什涅夫斯卡娅在冷战时不能去英国参加为她写的作品的首演,最终甚至不能在苏联生活而流亡西方。今天在西方的俄罗斯音乐家又受到排斥。时光变幻。

对比安娜和维什涅夫斯卡娅两代俄罗斯的最伟大的女高音的演唱很有意思。安娜的声音似乎比维什涅夫斯卡娅更轻盈。两人都演唱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夜莺与玫瑰》,安娜的演唱比维什涅夫斯卡娅慢了不少。现在的音乐家的演绎通常比过去慢很多。至于谁唱的更好,就因听者而异了。最后,为了向安娜致敬,我在这里特地放她在DG2008年出的安娜·涅特莱科纪念专辑中的几支非俄罗斯作曲家的歌曲。音乐应该超越国界和政治。音乐是上帝给人类的礼物。

其中,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Solveig's Sang,《索尔维格之歌》:

《索尔维格之歌》,非常有名,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它是格里格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作的配乐,是《培尔·金特》组曲中的最后一支曲子。《索尔维格之歌》也是格里格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的曲调美丽忧伤,婉转悠扬,十分动听,甚至被誉为“挪威第二国歌”

雷纳尔多·哈恩,《L'Enamourée》:

哈恩是委内瑞拉裔法国作曲家。10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909年成为法国公民。一战爆时,他志愿加入军队作战。战后曾在戛纳和巴黎的歌剧院任指挥,并撰写音乐评论。他写的一些歌曲旋律优美动人,同时让他出名的还有他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同性恋伴侣。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一个人物就是以哈恩为原型而创作。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Requiem-PieJesu》: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是1948年出生于英国的现代音乐剧作曲家。此人获奖无数,他创作了一些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百老汇音乐作品,比如,《猫》,《埃维塔》,《歌剧魅影》。1988年荣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院士头衔,1992年被英国女皇册封为骑士,1996年岁末再次被授予终生勋爵,成为贵族院成员。

1972年,韦伯与第一任妻子莎拉·秀吉儿结婚,育有两个孩子,这段婚姻维持了11年,两人于1983年离婚。1984年,韦伯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结婚。1990年离婚。韦伯的第三任妻子是玛德琳·古登,两人于1991年结婚,生了三个孩子。韦伯与“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的婚姻曾被评论感情十分浪漫却短命。6年的婚姻已经不能算太短了。不过,浪漫是肯定的。因为这支深情的“PieJesu”就是韦伯为他当时的爱妻“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量身订做的。它是的音乐剧《安魂曲》中最著名的曲目。PieJesu一般译为:仁慈的耶稣、求主垂怜、愿主庇佑等意,是为了纪念一些因战火而失去家庭的孩子们的。

这里用来纪念乌克兰的那些死者吧。他们死时不知道如今乌克兰已经成为世界军力第二的丐帮大国了。不过,他们不能复活了。同情和哀悼对于那些死者毫无意义。但这里暂时不包括布恰市“屠杀”的死者,据说经坚定那里的所谓埋葬了数千平民的“万人坑”里都是普通墓地的正常的死者,可能只是被这场战争利用成了舆论战的武器了。

 

 

1. Anna Netrebko_Rimsky-Korsakov Ne Veter, Veya S Visoti, Op. 432

2. Anna Netrebko_Rimsky-Korsakov The Line Of Flying Clouds Grows Thin

3. Anna Netrebko_Rimsky-Korsakov Plenivsis' Rozoy, Solovey, Op. 22

4. Galina Vishnevskaya_Rimsky-Korsakov _ The Rose & The Nightingale

5. Anna Netrebko_Grieg_ Peer Gynt - Solveig's Sang

6. Hahn_ L'Enamourée

7. Lloyd Webber_ Requiem - Pie Jesu

 

 

不谈战争谈音乐 — 俄罗斯的音乐家随笔
不谈战争谈音乐 —《基辅大门》
不谈战争谈音乐 — 前苏联的大美女
不谈战争谈音乐 — 鲍罗丁


肖斯塔科维奇的优美
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贝多芬的男情人们-Op.109(2)
静夜钢琴声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从贝多芬的“晚期风格”到崔健上“中国好声音”
Vocalise:练声曲
阿根廷探戈: 那几乎就是爱情了
岁末漫谈贝多芬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zaocha20022022-06-02 00:54:52
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