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台大图书馆
万湖小舟
(接前文 台湾大学简朴的校门)
第二天参观完故宫博物院,我看时间尚早,就又跑台大去了。
由于时间比前次早,太阳还未落山。看台大校园更清楚,拍照也容易了。我看台大的的规模不大,但也不算小。走在椰林大道上,我注意到在老式建筑群的外围,还有一些现代化的高楼。由于离得较远,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属于台大的。刚好有一对男女同学从我身边走过,我忙请教他们。不料男同学甩了一句英语,正色地说我们不讲中文。我心里一沉,没听说台湾大学搞台独啊,为何这位同学拒绝讲中文? 难道真的是数典忘祖?想到这里我有些纳闷,刚想问一问什么原因。女同学见状,笑着也抛了一句英语,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不是中国人。稍顿片刻,我们三人相视而笑,只好用英语交流。可是他们也不能确定,那些现代化的楼房是不是台大的。看来这两位同学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第二趟来台大,有些熟门熟路。很快我来到了图书馆。可进馆要图书馆证。我去过美国,加拿大和德国一些著名高校的图书馆,进馆都不要证。开架阅读,只在借书时才要证。我想台大开放还不够。好在入口处的馆员小姐很通融,要我留下驾驶执照,她给我办了一个临时图书馆证。
台湾大学图书馆夜景, 摄于第二趟台大行
图书馆内很气派。设备新,藏书多,馆厅大,学术气氛浓。我去了三楼的科技图书厅。中文图书和西文图书分布在左右两个室。我去了左边的中文图书室。由于开架阅读,我基本上不费劲就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机械工程和控制系统类的图书架。我好奇地想看看台湾的中文教科书和台大在这些领域的硕士和博士生论文。
两岸隔绝多年,但科技图书的用词遣句还是基本一致或大同小异。如大陆教科书使用”材料刚度”,”系统软件”,”传感器”,”反馈控制”,”无级变速”等词汇。台湾教科书则用”材料劲度”,”系统软体”,”感测器”,”回授控制”,”无段变速”相对应。读起来不费劲。有些费解的台湾教科书里的词汇,看看上下文也能找出答案。不过认真地考究两岸的科技用语,我感觉大陆的用语多数情况下要科学些。如英语里的“transducer”,台湾用”感测器”,大陆用”传感器”来表达。这个部件是用来感应物理量的变化, 如温度,电阻等的变化(这是感应器”ducer”的功能), 再把这些变化转变成适当强的电信号,送给测量仪器(这是传送”trans”的功能)。这样看来大陆用”传感器”包括了感应和传送的功能,比较生动和贴切。又如台湾民众关切的“导弹”,台湾的用语是“飞弹”。可是“飞”并没有反应“制导”的功能。“制导”才是这类武器有别于其它普通炮弹的关键。
我在书架上找到一本台湾学者写的控制理论的书。从目录中我看到该书的结构很有逻辑性,书中的叙述也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我想台大的学生学起来可能比较容易。由于我家书柜里总缺一本自己感觉好的中文控制理论的教科书,所以对这本书我有些爱不释手。由于当时没带笔,没法记下该书的ISBN号码。我反复把该书的书名和作者名字在心里默念了几遍,想回酒店后把它记录下来,看能不能托朋友在台湾购买此书。可后来头绪太多就忘了记录。等我返回家里后,想起了该书。可是却始终记不起该书作者的姓名了。有些遗憾。
在不同的书架上我也翻阅了十几本台大的硕士和博士生的论文。我重点是看看他/她们的研究题目和方向,论文写作的格式和导师的资历等。感觉课题紧扣社会需要,如绿色工程,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以及人体健康等等。导师基本上都留过洋,具有博士学位。如我没有记错,我也看到一位导师只有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工作都很认真。完成课题所用的开发工具,也在追赶北美高校或工业界的潮流,如使用美国著名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 的“试验视窗”(“LABVIEW”)和数据采集系统等。使我印象深刻地是论文都是印刷品,封面很讲究。不过装订样式不同,尺寸不统一,大小各异。回想八十年代我在大陆高校做硕士生时,学校发给统一尺寸的的方格纸,论文要自己工工整整地写上去,学校用同一的封面装订成册。时代进步了,现在的学生写论文,借用台湾的用语”系统硬体”高级多了。
(写于2012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