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园2019-11-27 15:12:52

诗曰:

久盼之欲特别强,

挖空心思硬顶扛。

还需慎知进退据,

适可而止自安详。

 

话说山清水秀的栖霞山,又到了芒种的时节。石街村的人们,忙着收了小麦,又忙着播种高粱。不久,栖霞山就进入了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

石街药号的生意,日渐冷清了。后羿和嫦娥离家求仙时,将家里的农地和石街药号,都交给了才收不久的伙计吴刚。那时,石街药号药库里的药材,基本上都卖光了。后羿和嫦娥去点苍山的无为寺找王母娘娘,带走了几乎所有的钱。虽然石街药号的名号,已经在剑池城里叫响了。许多雇主只认石街药号的药材,还不时有新雇主上门来采购。可是吴刚自己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景不长。前回书中说过,剑池城主政的官衙,向后羿和嫦娥发了传票,要他两人去助坛求雨,可他们却逃跑了。城中的衙门就开始刁难了。很多有钱的老主顾,知道后羿和嫦娥与神仙有交往,生意往来时格外热情,现在剩下一个木讷呆板的伙计吴刚,关系就渐渐冷淡了。石街药号的生意越来越冷清,现在就剩下附近的村子还有点生意做,剑池城都不必再去了。石街村的人都知道他俩是神仙转世。他俩一去不归,就说他俩又升仙了。后羿和嫦娥的父母早都去世了。这三十余年下来,后羿和嫦娥的名字也很少有人提了。

吴刚也是个自我修行者,他是一只榆树精,是自己修成的仙身。当年,他因受不了师傅黄角大仙的虐待,从大时山逃了出来,路上碰到了骊山老母。骊山老母跟他说得明白:“后羿和云翔早晚重返仙界。现在他俩是人身,记忆全都封存着,你到石街村去拜师,只说是我引荐的,他俩一定会收留你。这层关系就提前栓住了。你从大时山背师出逃,照着仙界的规矩,哪儿也不会收留你。等他俩重返仙界后,你就有去处了。不然你怎么办,难道要去做妖怪么?”  吴刚听了骊山老母的劝告,来石街村拜师,果然顺利地被后羿和嫦娥收留了。

吴刚非常清楚,后羿和云翔已经返回仙界了,而且这俩仙也都是背景深厚的大神仙。可这俩仙并没有来找他。吴刚搞不清:是后羿和云翔记忆恢复后,不愿收他这个背师出逃的叛徒做徒弟了,还是觉得他无足轻重,把他抛在脑后了。每每想到此事,不觉心中苦闷。

往年这个时候,忙完了地里的活,就可以暂时歇一歇,然后就要进山去采药了。可是这一年,吴刚不打算再进山采药了。他不想就这么干等着,在人间做农活也耽误他自己的修行,可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想来想去,想到了他的师伯灵宝大法师。灵宝大法师是一位宽厚的神仙,至少不必担心他会把自己送回大时山。吴刚就想去找他这位师伯,诉一诉苦,讨个主意。

吴刚将农地和石街药号都委托给村人。院子里种着的一株榆树就是他栖身的家。到了夜里,他将榆树连根一拔,缩小了揣在怀中,便升起云头,往西北而去了。

西北之地,夏去秋来,秋风又一阵凉过一阵,很快就要入冬了。这一日,吴刚来到了泾河北岸的崆峒山。

崆峒山有两条河流环绕,一条是泾河,另一条是胭脂河。这里群山险要,壁立千仞。此时山中万木萧瑟,黄叶满山。

在崆峒山的最高峰上,有一座元阳洞,洞前的殿堂院落,倒也颇具规模。这里住着灵宝大法师。崆峒山下,有一个弹箏湖,湖中有一处无声泉。当年福禄寿三仙来堵泉眼,被灵宝大法师搪塞回去。那三仙是有怨也不敢言。因为这位灵宝大法师,在仙界里是有些名头的。

在混沌中时,太上老君已经修成了仙身,他的身边围着几个精灵,追随于他。灵宝大法师就是其中之一。混沌的边界,原有一副软壳。盘古大仙劈开混沌时,这副软壳裂成了碎片,飞出去很远,远在高天之外。那时,灵宝大法师的精灵,也一路向外飞去。他不像其他的精灵那样,一旦获得解放,便热衷于化身成物,而是一直向外飞,想要穷其所能。这一路上,他饱食了真气,塑成了仙身。灵宝大法师想要追随着混沌扩散的速度,但他做不到,他显然慢了许多。

灵宝大法师在高天上徘徊,还想再发现点什么,可共工前辈头触不周山所产生的巨大振动,波及到了高天之外,他这才往回返,回到地上,就在崆峒山安了家。他白天应付些道场,到了晚上,却有一件秘而不宣的事情,一直在进行着。

灵宝大法师在随混沌扩散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道。他心想:“或许混沌的开裂,并非仅仅是因为盘古前辈力大斧坚。或许还另有一种观看不到的力道,在孕育、驱使它开裂。或许盘古前辈和共工前辈在混沌中的争斗,也正是这股力道所驱使的。”  灵宝大法师看不见这股力道,却能在高天上的飞行中,感觉到它的存在。

他建好元阳洞后,就一直在认真思考这一问题。这不是一股小的力道,而是能左右宇宙运转的大力道。他收了几个凡人弟子,照看着元阳洞和峰顶上的建筑,平日里洒扫庭除,接待来访的香客。

灵宝大法师秘密地建造了一个山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在其中修行、静思。他将这个山洞建得密不透风,也透不进一丝一毫的光线,密得连声音都透不进来,里面是绝对的黑、绝对的静,完全是一个隔绝了的空间。他给这个山洞取名为:灵宫洞。

灵宝大法师认为:万物所在的世界,其实是由两个世界混在一起的。一个是可见的、现实的世界;另一个是不可见的,但却推动着宇宙运转的世界。在混沌中时,这两个世界混合着。现在,这两个世界依旧混合着。只是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约束,似乎放宽松了。就如同这灵宫洞一般,洞里洞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洞内是不可见的、无扰的世界;洞外是可见的、嘈杂的世界。

灵宝大法师心想:“灵宫洞,是自己有意隔绝出来的一个模拟的、不可见的世界。而实际上,可见的现实世界,和那个蕴含着力道的、不可见的世界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如果能找到两者联系的通道,就能洞察宇宙的变化,就能随着那力道变通,就能实现仙命的长在与永恒。这比什么蟠桃、金丹、人参果,都管用。”

他经过认真地思考,认为要想找到这个通道,应当思想起自于无,感受起自于空;于无中生出契机,于空中寻出线索。于是,他又收集亡蝉留下的蝉翼,制出了一张蝉翼床,置于灵宫洞中。床的顶上、四周,全都用蝉翼封闭。他坐在床内行起了一种危险的尝试。

灵宝大法师首先练习散去真气,将仙体排空。当然,真气依然保存在蝉翼床中,不会漏失。然后练习散而复聚,将散出去的真气再聚成仙体。如此反复,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这种散气聚气的功夫,他已经做得比较纯熟了。在这个过程中,灵宝大法师,已经透彻地体会到了仙命由生到死,由死复生的过程和感受。对那蕴含着力道的、看不见的未知世界,似乎也有了一点点难以言表的、异样的感觉。于是,他又更进一步,打算让自己的精灵也能散能收。这是更加危险的尝试了。灵宝大法师一边琢磨,一边练习。又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现在他已经能将自己的精灵,膨胀到像一只大西瓜那么大了。再反复的膨胀、复原的过程中,灵宝大法师真的感受到了一种冥冥中的、无处不在的力量。也不知他感受到的,是不是他认为的,那看不见的、但却推动着宇宙运转的力道。灵宝大法师知道,仙界中能操控自己精灵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女娲娘娘,她不仅捉精灵造人,还将自己的精灵一分为二。另一位就是大鹏鸟,她也将自己的精灵分出了一半。他不知这两位神仙,对他猜测的世界是如何的认识,他只觉得这样的修炼是非常地艰难。

 不过,他却无心插柳地,练出了一套在仙界里堪称顶尖高手的技能——布咒。灵宝大法师布咒的本事,仙界无出其右者。如来、王母娘娘、观音菩萨等,无论谁的咒语,他都能解。相反,他布的咒语,却是没有哪位神仙能够卸除。灵宝大法师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布咒第一仙。

有一日,他去了观音岛。人间有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盖因山上的气温低一些,故桃花开的迟一些。灵宝大法师的元阳洞却是不然,一年四季,温暖如春。他特意去观音菩萨那里,想要一株椰子树,种在元阳洞中,以彰显他洞中的奇观。观音菩萨有意难为他,取出了金、紧、禁,三只黄金打造的头箍,一起套在灵宝大法师的头上。金箍原本套住了善财童子,令他财弃善舍,刚绝果断;紧箍原本套住了孙悟空,令他纪律愈久,诚心竭力;禁箍原本套住了观音岛后山的黑熊精,令他元气禁漏,气专而致柔。箍子一戴在头上,一念生根,不敢欺心,所谓一念之间,邪正分途,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

这三个箍子,都是起过作用、显示过威力的。灵宝大法师坦然受之。观音菩萨将那三篇咒语轮翻地念,灵宝大法师就与她轮番地解。那三个箍子对灵宝大法师毫无作用。最后他自己取下来还与观音。观音菩萨佩服之极,欣然赠树。西北之地,能种得椰子树的地方,就只有灵宝大法师的元阳洞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