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2020-03-28 11:58:52

这个中学的名气不大,但人真不少。中国那时虽然已经走过了毛时代,但还没完全进入邓时代,墙上贴的画像,教室正面(老师站的那面),是毛主席,华主席的标准像;反面(学生屁股朝向的那面),是四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毛泽东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普通劳动者,因此,任何一个人,无论想不想读,能不能读,有没有钱,都得受教育。其实那时,在城市早就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比中国政府在几十年后宣布的,要早上三十年。

在这样的学校里,就相当于一个社会,各式人等,都囊括其中。中国那时学区的概念还不是很深入人心,张翎的中学,负责了很大一个区域的适龄学生。其中有相对好一点区,家长多是党政官员,国营企业员工,或教师医生等,类似于现在的public行业。也有一个区,省军区就在那儿,有很多军人子女入读。张翎这个区比较杂,素质属于中等偏下,张翎班里的大刺头,裘为民,来自“贱民区”,那儿的人多数没有职业,家人也多大字不识。

每个年级,有大约十个班,每个班50余人。学生也被划分成等级,班干部和普通群众。班干部是个庞大的种姓,包括三个类别:“行政”干部,有班长一人,副班长若干,若干委员(学习,文艺,体育....委员), 小组长;“政治干部”,在小学是少先队,中学则是共青团,有团支部书记一名,委员若干(组织,宣传....);“学习干部”: 各科课代表。

小干部占了总学生人数三分之一以上,负责收作业,检查卫生,组织活动等。小干部从小就学会拍老师马屁,争宠,告状,不停地开会,学习,写总结,作官话连篇的报告。小干部从小就被培养起一种优越感,小干部们还要学习斗争。


最大的斗争对象是班级里的“黑社会”。在那些低阶级学区内,自然而然地,班级里会出现大王,通常是体制外的体力和领导力较强的男生,也会出现“压寨夫人”或女王,体制内的干部要和体制外的“黑社会”进行斗争,虽然老师总是站在体制内干部一边,但任命的干部常常斗不过那些天生的领袖,在斗争中会成长出比较有能力的小干部取代斗争力弱的。有时候老师也会设法招安大王,任命他当体制内的干部。


经过小学5年的磨练还一直在小干部位置上的,已经具备一定的官场经验了:能够见了上级就点头哈腰奴性十足,见了下级摆架子寻找对方弱点设法压服,见了平级对手冷静地不动声色地搜集对方把柄,告状或设计圈套将对手击倒。虽然在当一名体制内正式官员之前,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资质。以后他们的道路,差不多是在更高层次上重复学生时代的经历而已。

张翎很幸运地被任命为中(4)班班长,班主任并不认识这些从不同小学分来的学生,只是根据档案材料决定的。张翎的家庭是国家干部,学习成绩不错,照片上看,人也长得周正。见了人,初看也能察言观色,好像属于体制内的孩子,应该懂那套潜规则!

不久,班主任就有点后悔了,因为张翎完全没有体制内人物的特点,更像个“黑社会”人物。但看在学习成绩还可以份上,也一时没有合适的替代人物,班主任只能先让张翎在班长位置上待着再说!

班长这个位置,让张翎有机会紧密结识班上来自“高种姓"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陆文萍,父亲是一个小学的校长,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叶倩杭,父亲是情报部门(总参三部驻航机关)军官,她是班里的文艺委员。

每周小干部们都要开好多会,就像大机关一样。通常是班主任在周一组织一次全班干部大会,政治行政学习干部都到场,以后由各系统头儿组织开会。作为班长,张翎有权召集班委会。班委会5个人,就张翎一个男的,所以他很享受开这样的会议,每天都要召集一次。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