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2020-05-15 06:01:31

10

马腾仓惶逃回郿邬,身边只剩十几个亲属和亲兵。马超断后,但一直没回来,可能凶多吉少。想到相濡以沫的夫人,最报以重望的长子死于非命,这个血海深仇,不报无以对苍天,无以对祖宗,也无以平息自己的内心悲愤。

马腾用了两天,为夫人和马超举办了丧礼,并把夫人被害的消息传给了岳父。他冷静下来,准备着手报复战争的准备工作。

这时的韩遂,也并非不堪一击。韩遂拥有西凉一半的地域,而且多为富庶之地,人口众多。经过动员,韩遂可以集结大约十万之众,也可以召集中原豪强,如袁绍,袁术为援。要打败韩遂,马腾需要各方面的动员和准备!

兵者,国之大事也!自古兵非儿戏,不是说打就打的。通常像马腾这样的军阀,并养不起很多的常规军,战时需要动员,征募兵士,准备粮草,军火。他的主力西凉铁骑,主要由羌人组成,他需要与羌人谈判,征召和组织,训练。

古羌人并不局限于汉朝疆界,这是个流浪民族,类似于现代的犹太人,在当时的世界各地,都有羌人存在,有的还建立了国家。但各地的羌人是有联系的,遇到困难也会互相帮助,这一点,也和现代的犹太人一样。

马腾夫人的岳父通过羌人朋友圈发出了号召,自己的女儿被韩遂害了,请羌人兄弟们施以援手。一时,应者云集,不但从世界各地来了很多人材,还带来了闻所未闻的兵器和军事组织管理方法。

庞德,是来自中亚的一个大胡子壮汉,他用和自己名字发音类似的汉字,取了个汉名。他带来了一支数千人组成的中亚铁骑,一色的汗血马。这类马,体型高大,奔跑如飞,可连续以100公里时速跑8小时,也就是说,日行千里不是说着玩的。庞德还带来很多神鹰,这些鹰能通人意,翼展数米,既可侦察敌情,通报信息,必要时也可发起攻击。

来自罗马帝国附近的羌人,送来了罗马的兵器和先进的军团组织方法。马腾特别欣赏,他任用罗马来的羌人志愿兵,按罗马军团组织方式,招募训练了一支罗马式军团,马腾命名为“复仇军团”。

转眼半年过去了,马腾准备完毕,复仇之神出发了!这是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前锋由庞德的中亚铁骑开路,其后是马腾率领的中军,由按罗马兵制组织起来的复仇兵团,常规西凉步兵,骑兵,信号部队(负责打鼓,挥旗和派出信使的指挥中枢)组成,最后是辎重,工程部队和后防骑兵部队。大部队的两翼,有两支各千人的骑兵,担负侧翼保护任务。

马腾部队出发的消息,早已被间谍报告给韩遂。韩遂做好了作战准备。双方都有了新的装备,新的军事变革。这将是中国汉,三国时代新军事革命的一场预演,就像以后的日俄战争是一战的预演,西班牙内战是二战的预演一样。

(11)

马腾的前锋部队到达了离金城不远的临山。先锋庞德观察了一下地形,觉得不好。临山是个山脉,连绵数百里,无法绕行。其中只有一条可行之道沿峡谷穿山而过,最宽处仅6-7米,穿山距离长达十里。道路两旁,高山密林,极易设伏。

庞德挥了挥手,一支硕大的神鹰降落在他的肩头。他在神鹰的脖子上以掌拍了三长一短数下,神鹰就飞走了。

这些神鹰,经过长期的训练,主人和鹰间,以设定动作传达信息。发布指令,是通过拍击鹰脖的顺序和长短,来决定任务的类型,比如三长一短是侦察,三长两短是进攻....而鹰回答主人,也是用特定的动作,如挥左翼表示左侧有情况,十次很多,一次较少.....

神鹰在山间盘旋了一周,飞了回来,在庞德上方,左右各晃了一次,这意思就是,前方情况不确定。庞德还是放心不下,在小绢上写了几个字,挥下神鹰,绑在鹰爪上,指示神鹰,向后方马腾处汇报!

马腾收到神鹰带来的情报,犹豫了一会,命马岱率领新建的罗马式“复仇军团”走在庞德部队前面,率先越过峡谷。其它部队,暂停进发,保持警戒状态,视情况决定下一步措施。

复仇军团是严格按罗马军团方式组建和训练的,全团5000人,以步兵为主。下设四个营,每营1000人,营下设连,每连100人。军团另有直属部队1000人,包括300骑兵,负责信息传递,侦察和快速机动;其它还有指挥,后勤,医务部队。

连是基本作战单位,每连包括三队,少年队,由新兵或体弱兵士组成,走在最前面,持短盾和双刃短剑;壮年队,由18-40岁的健壮壮年老兵组成,持大盾,双刃短刀,一长一短两标枪。长标枪可投射,也可作长矛近战;后备队,由大于40岁或体弱老兵组成,装备与壮年队一致。

马腾所以让罗马军团当先,是因为军团每个士兵都有盾牌,并且有很好的协调攻防能力。一旦遇到伏击,能较好应付。韩军应该从未见过这种战法,不知如何应付,有出其不意之利,可为马腾军作战赢得先机。

马岱率军小心翼翼地沿着峡谷边缘前行。这时刚好是春天,溪水婉转于丛林间,有时还能见到几只猴子,朝走过的士兵们警惕而好奇地张望着。

在峡谷中行进过半时,马岱注意到,部队进入了视线死角,后面看不到己方部队,前方见不到开阔处,道路变得特别窄,最窄处仅容一人。

“不好”马岱自言到,他马上命令,一部分部队占住高处,疏散队形,但说时迟,那时快,马岱听到一阵响,无数箭矢从四面飞来,中箭者无数!

部队迅速按既定队型展开,持长盾者展开盾牌,兵士有序地躲于盾下,而医务队也在盾下开始救护伤员。罗马军团的反应非常迅速,第一轮打击虽受了点伤亡,但并不严重。敌方的矢雨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多被盾牌挡住,并未造成进一步严重伤亡。

“杀呀”埋伏的韩军,从密林深处冲了出来,向马军扑去。但意外的是,马军虽然受到袭击,被箭射杀很多,但队形并不乱。连续的盾牌形成的防线,朝四周展开,从盾牌阵中伸出一杆杆长枪,使韩军无法近身!

有几个韩军,试图从高处跳入马军,竟被枪穿透身体,举在半空中,惨烈地呼救。这惨叫声,让韩军胆寒!

指挥韩军伏击的是阎行,他是个身经百战的将领,随机应变能力超群。他打出一个哨叫,这是实施另一种战术的信号。

马军部队的前后,都落下了很多巨大的树木,前后通道被阻断了。韩军开始从高处投下很多油松木。

"不好,敌人要火攻“,马岱命令部队,迅速向上攻击。只见马军从盾阵内向两侧上方,飞出无数标枪。这种罗马长标枪,前端为铅制枪头,后端为连着绳子的木柄。有些标枪,击中了韩军,另一些,钉在树木上。马军顺着击中树木标枪后的绳子,朝上面攀爬而上。

韩军与攀爬而上的马军发生短兵搏斗。持短盾短剑的马军,采用了韩军从没见过的战术:他们常常以盾挡住对方的攻击后,就俯下身子,以短剑刺击韩军的腿部,并屡屡得手。

面对采用了闻所未闻战术的马军,韩军被打懵了。不一会,半数马军已经攻到高处,另一半也在攀爬中。

阎行yan见情势不妙,伏击失败,他只能打了个撤退的哨叫,韩军匆忙撤退了。

(12)

殷红的朝霞,浸染了东方的天空, 翻出鱼肚般的一丝白色;但茫茫大地依旧沉浸在沉沉的夜色之中.红云纵横,横跨天际,在黑色城楼的遮挡空隙中,尽情绽放着恣意的激越。

韩遂天不亮,就来到城墙上,眺望远方马腾军营的篝火。他知道,今天将是漫长的一天。昨天阎行告诉他,伏击失利,马腾军装备了一种前所不知的武器,采用了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战术。韩遂因此和手下将领们讨论了一夜,并调整了战术和部署。

天放亮后,马腾军正整队准备出发,突然寨外杀声大作,似有千军万马杀来。马腾看去,一片尘土,看来军马甚众,急命各部就地防守。复仇军团士兵在寨周围成一排,形成一道军盾墙,骑兵上马,各军种都拿好武器,随时准备迎战。

一会儿,听到对方似乎离开了,马蹄声远去。庞德正积了一肚子火,“他娘的,来惹了我,就想跑,没门!”

中亚铁骑似离弦之箭,在漫天尘埃中,循着离去的马蹄声追去!

追了不远,突然多匹马被拌倒,人马倒地后,触发了一个机关后,有个柱状物体瞬时弹到空中,向四周射出无数铁珠。马军中弹人马甚众,惨叫声一片。庞德忙命人马退回。

待尘埃散落,庞德朝前望去,但见城前战场上,竟被拉了很多道由带刺的荆棘编成的拦网,有半腿高。韩军利用少量骑兵,拉着树枝,掀起尘土,诱使马腾军追击,马碰到棘网被绊倒。而地里埋有很多韩遂新发明的地雷。

那时火药还未发明,韩遂的地雷是利用高压气体原理。他将气体用鼓风泵灌于陶瓮中,瓮壁含多个机关。当瓮上触索被触及后,下侧阀门破裂,高压气体将瓮弹到一米左右空中,此时瓮体破裂,无数铁珠随高速气体冲出。

利用同样的原理,韩遂还发明了一种机关枪。该机关环列十二支枪管,枪管与枪机嵌合时,连接手摇鼓风机的高压气体,可将事先安装好的铁珠送入长长的枪膛,经过加速,铁珠将以极高初速射出。当摇动这个机关时,环列枪管依次上膛射击。其原理,和现代的气枪类似,而连发原理,和加特林机枪类似。韩遂将该机关枪也部署在阵地上。

庞德军还未喘过气来,突然从城前飞来无数箭矢。庞德部中箭者甚众,只能再往后撤至弓箭射程之外,不料从城墙上,又飞出长箭,射中多人。这是长程床驽,射程可达二里。

还未交手,就损兵折将,这让马腾气不打一处来!看来韩遂也有出其不意的装备,马腾不得不调整了战术和部署。

马腾判断了形势,看来韩遂的意图是想通过地雷,棘网等阻滞自己占优势的骑兵进攻,同时以远程武器大量杀伤自己。韩遂是不想和自己打运动战,列阵战,而只想以坚固的防守来对付自己了。

如何处之?马腾和将领,谋士商量了一会,开始出招了!

不久,在阵前,马腾军推出了十几个牦牛推着的大圆桶,圆桶上有铁刺数个。当圆桶碰到棘网后,就将棘网撕开,搅烂。而压到地雷时,地雷被桶压住,无法弹高,只在地里崩裂,并无法伤人。

韩遂军急忙用弓箭射击牦牛,但牦牛皮厚,中箭后并无大碍。一会儿,阵前的棘网和地雷基本被排尽,已足够部队进攻了。这时,城上床弩射出几支大箭,射死了几个牦牛,但它们已完成任务,该轮到马军冲锋了。

在冲锋前,马腾很担心城下的韩遂弓箭部队,得首先压制他们。马腾军的箭矢开始像蝗虫一样发射,韩遂军迅即还击。双方阵前的天空,被矢雨覆盖,竟然如黑夜一般。过了快一个时辰,双方的箭矢密度明显减弱了。

弓箭战的主要目的是消耗对方的箭矢。马腾估计对方的箭用得差不多了,就下令冲锋。

马军的复仇军团开始冲锋了。昨天在反伏击战中,这支罗马军团战功卓著,今天又想再立新功!

军团分为多梯队进攻,每个梯队约两千人。前面一个梯队打到预定程度,第二个梯队上,第一梯队退后休整;第二梯队打到预定程度,第三梯队上,再后,休整完的第一梯队又上,如此类推。

每个梯队分三个部分,前面是轻甲青年兵,中间是重甲壮年兵,最后是后备军。这样的目的,是让青年军消耗和阻滞敌人,壮年军主战,在双方都精疲力竭时,较老较弱的后备军上场,就会有一定优势。这样做,据说是能充分利用兵源,因为青壮年兵源并不总是充足的,而如此配置,能较合理利用各种士兵的优势。

复仇军团第一梯队接近敌阵约十米时,突然从敌阵内喷射出密集的弹雨,韩军隐藏着的高压机关枪开火了。马军如打落的麦秆似地一排排打倒在地,马上就在阵前堆成一座小山。后面的兵士,慌不迭地往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