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影萍踪江湖远2020-06-24 14:24:45

初唐四家

 

《补江总白猿传》的幕后黑手是谁?

这个难题,千年未决。

后世的学者们,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文史大家卞孝萱先生,是唐传奇研究专家,曾经在文革中帮助章士钊先生校勘《柳文指要》。他在1991年撰文提出《补江总白猿传》的成文是在虞世南去世之后,初唐另外一位大书法家褚遂良是《补江总白猿传》的幕后黑手。

在介绍卞先生的考据之前,需要我们对初唐书坛的情况有所了解。

唐初是书家辈出的时代!

其中最著名的四个人,被称为初唐四大家。

他们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先看看这四个人的生卒年:

  • 欧阳询(公元557年-641年)
  • 虞世南(公元558年—638年)
  • 褚遂良(公元596年-658年)
  • 薛稷(公元649年-713年)

 

不难看出,欧阳询和虞世南是一辈的人,他们一生经历了陈隋唐三个朝代,在隋朝度过了自己的青壮年时期,唐朝建立的时候已经步入暮年。而褚遂良比他们小了快四十岁,唐朝建立的时候他才二十出头,算他们的后辈。薛稷最小,比褚遂良年轻了五十岁,和欧阳询虞世南差了快一个世纪。

因为薛稷比前面三个人小太多,和他们基本没有什么交集,而且前三个人在书法界的名头实在太大,所以也有初唐三家的说法,直接把薛稷给省略了。

虽然初唐四家都以楷书见称,风格都是所谓“清秀瘦劲”,但他们实际上分成了两大阵营。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三个人是一个阵营。

欧阳询自己孤零零一个。

但欧阳询得名比其他三个人都早。

在隋朝的时候,欧阳询就结识了同殿为臣的唐高祖李渊,两个人的关系很好。在李渊建立唐朝后的武德年间,欧阳询是书坛领袖,人们都以他的书法作为楷模,可谓红极一时。

但是武德年间非常短暂,只有八年。

武德九年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设伏杀建成元吉,逼迫老爸退位。

李世民登基,改年号贞观,就是唐太宗。

一朝天子一朝臣!

老爸的红人,太宗自然看着不顺眼。

不仅政坛要大换血,书坛也要大换血。

更何况欧阳询被认为是太子李建成的人。

太宗找到的替换欧阳询书坛位置的人,就是虞世南。

虞世南是太宗的嫡系,很早就进入秦王府的核心圈子,担任过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等职位。

虞世南在太宗一朝重要到什么程度呢?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了表彰纪念帮助他打天下的功臣,令大画家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最重要的功臣的画像,供奉在凌烟阁内,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虞世南就在其列,等于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了。

虞世南的书法造诣,不亚于欧阳询。

从书法传承谱系上看,虞世南更是根红苗正。

王羲之书圣的地位,是在唐太宗的时代奠定的。天下书家皆以王氏笔法为正宗。

而虞世南的师傅是智永和尚,王羲之七世孙。他得到的是王氏笔法的真传。

因此在欧阳询靠边站后,虞世南的书坛领袖地位,人们心悦诚服,无可撼动。

唐太宗对虞世南极为推崇,称其为“五绝”,一人身兼五种绝技。五绝之一,就有书法。

贞观十二年,虞世南去世。唐太宗哀叹道:“虞世南死了,没有人和我讨论书法了!”

谁来填补虞世南离去后留下的巨大的空白?

褚遂良被顶上了他的位置,成了新的书坛领袖。

不失时机地向唐太宗推荐了褚遂良的人,是名臣魏征。

他的原话是:“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翻译过来就是:褚遂良书法功力很深,而且是王羲之(逸少是王羲之的字)体系的嫡传。

太宗是王羲之书法的忠实信徒,立刻征召褚遂良为侍书。

褚遂良马上在工作中展现出了精湛的书法鉴定才能。

当时唐太宗出钱向全社会征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作品收上来很多,但真伪难辨。褚遂良接过了这项棘手的工作,详细地考察论证每一件作品的出处和渊源,没有出过错误。

魏征有一个外孙,就是薛稷。

他从小是高干子弟,家里藏有很多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书法作品。近水楼台先得月,他锐意模学这些名作,最后也成为书法名家。

他的字是虞世南褚遂良一派的,但拥有自己的特色。

后来宋徽宗在他的影响下,发展出了瘦金体。

所以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三个人,书法上一脉相承,关系极深,属于名门正派。

而魏征、褚遂良、再加上长孙无忌,这三个人更构成了一个政治小团伙。

欧阳询游离于他们这些小集团之外。

欧阳询的师承,和虞世南不同。

他虽然是从小和养父江总学习南派书法,但入隋后受到北派书法的影响很大,已经明显偏离了王氏笔法。窦臮《述书赋》中直接说他的书法来自北齐三公郎中刘珉。

因此,他的书法风格,和太宗一朝的流行风格,是不太一致的。

太宗贞观、高宗永徽年间,大家都以虞世南、褚遂良为书法正宗。

欧阳询的名声被他们所压制,在当代的评价不是最高。

但欧阳询在后世得到的历史地位,远超虞褚两人。甚至被誉为“正书第一”,“ 楷书之极则”,并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

而虞世南和褚遂良,都没有进入楷书四大家的行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