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说历史2021-03-02 21:10:36

文章速读吴承恩在河州卫附近的双叉岭上,设置第一批妖怪:南山白额虎,野牛精和熊罴精。因为他们是吴国、楚国国君后人、班氏同门。脑洞开得有点大,您慢慢读。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新解读

在西游记里,唐僧注定九九八十一难。
出城遇虎,是唐僧出离大唐边界遇的第一批妖怪。

一个是盘踞在河州卫附近的“文斑裹脊梁”的南山白额虎,称寅将军

一个是“能为田者功”的野牛精,称特处士

还有一个是称山君熊罴精

在吴承恩的笔下,妖怪们如果没有被打死,就是被神仙们收编了。

唯独这三个妖怪与众不同,他们聚到一起,不着急吃唐僧肉,却秉烛夜谈。天明各自散去,踪影全无。

为什么吴承恩不舍得把他们给打死了呢?背后的原因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因为,其中两个妖怪是从《太平广记》里借来的。吴承恩还得好借好还

 

 

        《太平广记》是本什么书?

这本书是在北宋皇帝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年间成书的,故称《太平广记》。

书中广泛地记载了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故事。

其中有一篇叫《宁茵》,记载了唐朝年间,一个秀才在山中的奇遇记。

 

话说,有个叫宁茵的秀才,夜宿南山下的破宅里。

这位宁秀才绝非《倩女幽魂》里的宁采臣。

本不本家不好说,一个遇到妖怪,一个遇到女鬼。

此时的山庄,夜色清凉而寂静,宁秀才忍不住吟诗两首,引来了两位文学爱好者:一位是斑特处士,一位斑寅将军。

 

《倩女幽魂)之张国荣版宁采臣剧照

 

三人一夜里,一通说古道今,引经据典。近天明时,两位神秘访客离去。

宁秀才在门外看到杂乱的牛蹄虎印,方知特处士原来是破宅庄子里的一头老牛,寅将军是南山白额虎。

 

吴承恩为什么要来《太平广记》里借妖怪?

因为,这两个姓斑的访客,各有一段离奇的身世。正是吴承恩想传达的意思。

 

         野牛精是吴国开国先祖吴太伯之后

特处士说,先祖吴太伯曾在荆蛮之地断发纹身。故取斑纹的斑为姓。

吴太伯是什么人呢?

吴太伯姓姬,是周文王的大伯。这个姬大伯怎么变成了吴太伯的呢?

话说西岐国的古公亶父有三子,老大太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老爷子想把头把交椅传给老三的儿子姬昌。姬昌就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

可是,按西岐的礼法,传长不传幼,爵位传不到季历,自然也到不了姬昌。

于是,太伯说服二弟主动让位。二人离开西岐,来到荆蛮之地,断发纹身,表明不与兄弟争爵位。

后来,亶父和季厉先后亡故,每次,太伯都拒绝继承西岐爵位。

孔子赞吴太伯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意思是说,太伯心胸太广大了,三让爵位,成就了周文王、周武王父子开创周朝的壮举,而自己的让贤却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民去称颂的地方。

后来,吴太伯在在江苏无锡始建吴国。太伯死后无子,由二弟仲雍继承。后武王灭纣,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将其所在地封为吴国。周章死后,其子继位。

 

 

来源:By bryan on Flickr

 

        寅将军是楚国熊姓班氏之后

寅将军也姓斑。不过,他说:我的斑不是你那个斑。

我们也是来自荆蛮之地。不过,我们的斑,是老虎身上斑纹的斑。

 

而且,与有“文斑之相”的班固、班婕妤和班昭,以及“武斑”的班超一族。

怪不得吴承恩的题诗里这样描写寅将军:“锦绣围身体,文斑裹脊梁”。说的不就是有文斑之相的历史学家,三班-父亲班彪,长子班固,小女班昭?班彪的姑姑班婕妤是汉成帝妃子,是一名女诗人)

 

这下子,连我都晕圈了。

Hello, 你们的脑洞可不可以再开大点?

蹭热点不带这么蹭的吧?

 

来源:By H. Zell on wikimedia.org

 

然而,斑寅将军说对了。

班固所作的《汉书 叙传》就这么说班氏源流:班氏之先,与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后也。

也就是说,班氏与《芈月传》里的芈月同宗。

但细分下来,他们是楚国国君若敖那一支。

熊氏若敖家族的后裔里,就出了一个贤令尹,叫斗子文

有个成语叫“毁家纾难”,说的就是斗子文。

楚庄王时期,当楚国国库空虚之时,令尹子文无偿地捐献了全部家产。以至于曾一度贫困到吃了上顿无下顿的地步。楚庄王能有实力“问鼎中原”,少不了令尹子文的鞠躬尽瘁。

 

可是,这个斗子文怎么会变成班姓的祖先呢?这里就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传说斗子文的老妈未婚先孕。斗子文的外婆把刚出生的小婴儿遗弃在云梦泽中。

为啥?因为斗子文的老爸和斗子文的外婆,是表兄妹。表妹是楚国附庸国-祁国首领祁子的夫人。

你看这下乱的。斗子文叫祁子夫妇啥呢?

按爸爸的辈分,叫表姑父、表姑母;按妈妈的辈分,就得叫外公、外婆。

无巧不成书的是,子文的姑父兼外公正巧外出打猎,看到一只大老虎在给一个小婴儿喂奶,就带回了家。

 

来源:By BurgersZoo on Flickr

 

《左传·宣公四年》:夫人以告,遂使收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