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芊2021-04-05 11:41:01

小时候语文课本上有篇《南京长江大桥》,到现在我还记得课文里的一些段落: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并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桥梁。

桥身全长4589米,桥的两侧是桥头堡。。。。。。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典范,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记忆如果有误,欢迎同龄人指正。)

那时候我一边朗诵课文一边想,长大了,一定要去南京长江大桥看看。

那时候的心情,若干年后,听到年轻人唱着想去桂林、西藏,我基本秒懂并共鸣,只把桂林、西藏甚至香格里拉换成南京长江大桥就行。

没想到,看到南京长江大桥前,我先跟杭州的艮山桥打上了交道。

我是1993年来杭州的。

住在文二路,工作在凯旋路,每天骑车带着女儿,经天目山路,半个多小时的车程,途中必经艮山桥。

说起艮山桥,估计除了杭州人,没有几个人知道,但如果说起艮山门,老人们就会有印象,因为宋元以来,这一带个体丝织与机坊作坊遍布,机杼之声,比户相闻,是著名的杭纺产地。

当然,从50年代就销声匿迹了,直到80年代,才又热闹起来。

过去艮山桥,就是艮山门,宋元的山门已经不在,只有一块石碑。

艮山桥不足为奇,奇得是桥下的世界。

清晨,桥洞两侧是一水儿的早点摊,有卖面包片裹了鸡蛋液炸一下,卷上蔬菜的改良式汉堡的,有卖杭州当地小吃麻团的,还有肉圆、油条、馅饼等等,有时候起晚了,来不及吃早饭,我和女儿的早餐就往往在这儿解决。

脚撑地驻足,不下车,买完吃的,蹬上车子再走,边走边吃,到单位正好吃完。

因为每天都经过这里,几位摊主也都成了熟面孔。

有个河南口音的小伙子,卖的肉圆很好吃,却接连几天没见出摊,再后来,摊位后面换成了一个女孩子,我问怎么换人了,那女孩儿说原来做肉圆的是他弟弟,被绞肉机搅掉了两个手指头,不能干了,所以换了她。

傍晚下班,这儿又成了集市。

卖碧绿蔬菜的,五颜六色丝绸围巾的,各种生活小日用品的。

回老家探亲买带回去的礼物,在这儿买过十几条丝巾,价格比武林门商场的便宜了近三倍,手感和质量却完全相同。

还在这儿买过一盆水仙。摊主在前面立了照片,介绍说这水仙会开五彩的花朵。我信以为真,便以比普通水仙贵一些的价格买下,结果自然可知,我到现在也没见过五彩花朵的水仙,成了全家人的笑柄。

待确定那只是一盆光长绿叶不开花的绿植后,跟一个卖小日用品的摊主吐槽此事,摊主笑了,说绿叶也挺好看的,我们也都是为了生活,像他就有孩子要上学,又没别的本事,只好倒腾些小东西,做点小生意,其实挺不容易的。

在他摊位上买了一把削皮刀,用了几次就坏了,我也没再去找他,只为那句他也有孩子要上学,就权当给希望工程做贡献了。

有一次单位同事聚餐,我很晚才回家。经过这里,惊奇地发现夜晚的桥洞黑漆漆地,两边睡满了人,冬天的寒风里,我骑车疾驶而过,看不清棉被中的面孔,不知道是白天的摊主,还是外地来丝绸厂或者建筑工地打工的工人,亦或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中国,估计任何一个城市的立交桥下,都有过这些外来者餐风露宿的身影。

在杭州的三年里,艮山桥下的人群始终伴随着我,一直没有看到过警察,更没有后来众说纷纭的城管,人们的神色虽然有些憔悴和疲惫,但没有慌乱和不安。

那时候我常想,除了有一份室内工作和一个居住房间外,我跟这些人也没有丝毫不同,都是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食其力,养家糊口。

但我们觉得有希望,可以看到未来,我们的身心都是自由的。

我喜欢90年代!

一座座高楼奇迹般地拔地而起,一个个城市旧貌换新颜,我没有看到七彩水仙,但看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花的绚丽容颜。

十年后,也就是2003年,更因为孙志刚事件,中国取消了外来人口异地收容遣送条例。

90年代的花儿,终于在20年代结出了丰硕的果。

很奇怪,小时候想去看最长的桥,年纪大了却总想起桥下最卑微的人。

如果说南京长江大桥是社会主义建设标志的话,那么艮山桥下的这些人,是不是勉强可以算改革开放建设大厦根基中的一块砖瓦?

不知道我们的小学课本里,以后会不会有一篇关于他们的课文?

                         芃芊写于2021年3月27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