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顺2021-05-13 17:31:08

知青岁月回顾

 

回顾,想到,那时,能过的较为有意义和内容的地:一是坐牢,二是上山下乡。放开后,干得欢和千得好的,是战友,难友;写得好,说水故事,想出道道的,是农友。

 

文革中,大家都“左”。回顾,正是左,保住了大部分人的性命。但“左”很枯燥,久了,还闷。上山下乡来了。这真是不是解放的解放,不是自由的自由。

 

那里没有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没有听不完的政治报告,形势报告,没有马列主义老太太.... 代之替之的是劳作和扁担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的农民,还有大天大地。

 

逢上梵书坑儒,乡下就是清平世界。那里没有“西单墙”,没有张志新,沒有遇罗克。有的是白天干活,晚上睡觉。私下传点《牛虻》《静静的顿河》之类。

 

清理猪圈,挖河泥,挑麦捆,將思绪精简,压缩。逾千万知青,前后十余年的下放过程,产生了几支《知青之歌》?但发生了多少情怀满满的恋爱?!回顾,应当说,知青的思路进入了正常的关心,正常的应用。在都市要成为村庄的那年代,他们在远离喧嚣的村寨,在码垒自己精神的城镇。

 

上山下乡,基于很俗的原因:城市没那多饭碗。应运而生的“接受再教育”,却在无意间安排了一代人不俗的命运。陕北农民说,塬上以前有闹红,(延安时期),现在有学生娃。

 

知青,是四十年后,又一拨的“我们要和工农在一起”。愿不愿意,谁顾?都到了地头,自己管自己。

 

和当地农民一起琢磨修路修桥的,挖沼气池的,偷鸡摸狗的,走后门搞定上学上调名额的.... 不经意间成了领风气之先,知识应用之先,社会经验之先。他们成了和中国国情最搭的人群。用城里的老辈人的话说:“下过农村的,就是懂事”。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汇成歌”“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的,除却知青,还有其他?!流不向大学,流不向机关厂矿,流向了迷茫却又浩大的黑土地,盐碱滩,海边,山林。回顾,幸亏!原来,确实有不是大学的大学,没有教员的教育。这就像四大名著,没一本出自“高中”的有个性的都上了梁山。

 

知青是被摔进中国最基础国情的。由此,大话少了,没了。越来越多的心思花在能不能住得不漏风不漏雨,设法吃点荤的。没觉得“教育农民,是个严重的问题”,一直苦恼的是“就像他们这样过一辈子?”因此,知青走向实际。譬如,不带什么书回村,带荤油,炒面;听不大明白“中国向哪里去?”的叨叨,帮家里换煤气罐,挑几担水,多和父母呆会儿.... 于是,正在那个视小资,旧社会习气为仇讎的时代,秋波重生,情怀蔓延,书信里的古诗古词应用得越来越多,“我的心上人”悄然取代了“建立革命同志间的关系”。回顾,难怪伤痕文学经久不衰。拌着泥土味的感悟和情怀,不卜被“两报一刊”罩下的人读了又读,有什么好奇怪的?

 

有问“悔不悔”?像有好多选择!这当是没长脑子白当了回知青人的问。“怎能忘”,才是应有的情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