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次从大统华采购回家路上,都看见家附近的公园喷泉广场的台阶上、地面上七零八落摆满了儿童玩具、童鞋、鲜花、蜡烛、图片等物。远远看去还误以为是临时的二手旧货市场,走进一看,花坛上、墙面上贴有手写的标语:215条生命,杀人的政府,加拿大应有个交代,等等。旁边还有一简易帐篷,坐着一个看似原住民的老者,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脸上皱纹犹如沟壑纵横,木讷地直视上路过的行人。看样子这是他一手布置的祭坛。平日里充满欢声笑语的喷泉广场,曾经满是嬉戏的儿童和遛狗的人们,如今一片肃穆和悲愤。我路过这里,实在难以想象这个打着人权捍卫旗帜的国家,就在不远的过去曾经干过如此灭绝人性的罪行。
事出有因。就在不久前,就在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变异病毒更加猖獗的时候,各国媒体报道的一则惊天新闻顿时转移了加拿大人的视线:温哥华所在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坎卢普斯市一所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上发现地下埋藏着215具儿童遗骸,最小的年仅三岁。这215名儿童是怎么死的,又是怎么被掩埋的,竟然从未有过官方记录。事件曝光后,加拿大举国震惊。加拿大原住民组织第一民族大会全国酋长佩里•贝勒加德称这是对原住民“实施种族灭绝的又一明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迫于压力,要求议会大厦等降半旗志哀。
到目前为止,死亡儿童的身份还在确定中,因为原住民社群需要一个明确答案。这所寄宿学校是加拿大在19世纪末建立的原住民寄宿学校中最大的学校之一,曾由天主教会管理,1960年代转交政府,又于1977年关闭。
说起加拿大的印第安寄宿学校,对于那些幸存的原住民来说犹如一场梦魇。在加拿大脱离英国殖民的建国初期,联邦政府颁布《印第安人法》,强制原住民儿童就读寄宿学校,声称是要帮助他们“融入加拿大社会”。寄宿学校由各教派管理,大多数为罗马天主教。根据1867年到1939年的官方记录,寄宿学校在1931年达到高峰,共80间。从1876年开始到1996年关闭最后一所寄宿学校,时间长达120年。这期间,估计有15万名儿童被强迫离开父母,进入寄宿学校学习“文明”,被迫断绝与自己家庭和文化的连结,被强制改说英语或法语。2015年,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发布报告,详细描述了寄宿学校对原住民儿童的残酷虐待,认为至少有3200名儿童被虐致死。CBC电视台2016年则报道说约有6000名儿童在这期间非正常死亡。
印第安寄宿学校对加拿大原住民带来极大的创伤——不仅强制儿童脱离原生家庭,对儿童实施肢体虐待和性虐待,更不可逆地破坏了原住民语言、文化和信仰传承,剥夺原住民的身份,扼杀原住民儿童的原住民身份认同。这是白人殖民者对原住民实施的彻头彻尾的种族灭绝、文化清洗,是加拿大历史上耻辱的一页。
我和原住民打过几次交道。多年前我在西门菲沙大学的时候,担任一位原住民教授的第一民族文化课助教。“第一民族”法律上与“印第安人”是同义词,但是由于“印第安人”被认为有歧义,故而在加拿大通常以“第一民族”取代“印第安人”这一说法。以前对加拿大原住民文化不甚了解,当了一学期助教,对加拿大历史上白人殖民者和原住民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还主动帮这位女教授的课堂请来了加拿大第一民族电视台的主持人来课上演讲,话题是近年来第一民族社群如何开始光复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我们华人也是加拿大历史上的种族主义的受害者,今天我们在加拿大享受的民主、自由、平等决非那些白人殖民者和他们的后裔拱手送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各个受压迫的少数族群奋斗争取来的。
曾经在网上看到极个别的加拿大白人种族主义者和华人发生口角,于是动辄说出:“这是我的国家,请滚回你们中国”的恶言。他们是否想到,这里是原住民的家园和土地,他们自己也不过是外来者而已?百年前,这些白人的祖先远渡重洋,来到加拿大。经过英法争霸,英国战胜法国并独霸加拿大,开始逐步蚕食原住民的领地。他们把天花等疾病带到北美,用原始的生物细菌战方式杀害了无数原住民;又巧取豪夺,攫取了大片原属原住民的土地。他们的目标是杀死原住民的男人们,强奸他们的女人,把他们的孩子强制送入寄宿学校学习“主流文化”,从而最终做到高枕无忧地占领这片夺来的土地和所有资源。
在极少数白人种族主义者眼里,他们似乎已经做到了——如今他们成了多数族裔,原住民成了不劳无获的懒人,加西99%的原住民部落已荡然无存;他们又会会堂而皇之地对华人等其他所有少数族裔宣称:这是他们的国土,你们来到这里就是要抢夺他们的工作,占用他们的资源。他们还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于他国的民族政策横加指责。指责他人可以,但这215条孩童的性命何时能有一个明确的交代?120年的血泪史,政府首次正式道歉竟然是在2008年!
这215名儿童是怎么死的,如何被集体掩埋的,这么大的事情为何没有出现官方记录里,有没有通知家长?等等,实在太多疑问需要解答。
路过喷泉广场的祭坛,我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那215个幼小的亡灵,是否在那另一个世界有了一个祥和美好的归宿?还是像今天无数生者一样,依旧为那段历史而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