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渔夫2020-10-02 06:45:29

 

《己巳 秋日鹤麓楼赏菊》分得簮菊题

【清】承隽樽(楚香)

东篱昨夜启荆扉  搔首吟坛逸兴飞

诗境暗随霜信老  秋痕压低帽沿肥

添香差喜头衔称  照酒谁嫌鬓影稀

他日宫花须再搗  上林宴罢醉扶归

 

《己巳 宗祠赏菊分笺赋诗》分得采菊题

【清】  是鉴 字以三

小圃搴芳分外幽¹   南山静对思悠悠

疏籬谁剪三分雨   曲径人歌一匊秋²

袖影暗拖香露冷   指声轻点落英收

盈筐莫道无余兴  归去还须插满头

 

【注】

1.搴芳:[qiān fāng] 采摘花草。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 愚 假驹以表谷, 涓 隐巖以搴芳。” 唐 孟郊 《湘妃怨》诗:“搴芳徒有荐,灵意殊脉脉。”

2.匊jū A.两手所捧;满握。 B.捧起。  C.古代容量单位。二升为匊。

(承氏宗谱.德扬堂)

 

《己巳 宗祠赏菊分笺赋诗》分得醉菊题

【清】是梅  (湘坪)

白衣昨夜送清酝¹  携榼匆匆过小亭²

对酒敢嫌陶令癖   餐英翻笑楚臣醒

酣如花影扶难起   冷彻杯心劝未停

莫道高阳同调少³  一枝久已订忘形

【注】

1.清酝,意为清酒。

2.榼kē〈古〉盛酒的器具。

3.高阳,“高阳酒徒”的略语。【明】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淳于髠、卢植、蔡邕、张华、周顗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汉】于定国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高阳矣。”

(承氏宗谱.德扬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阿童木牧2020-10-02 08:37:27
袖影暗拖香露冷 指声轻点落英收 佳节如意!
梁溪渔夫2020-10-02 12:21:35
谢谢兄台,敬祝中秋快乐!
沁文----古来客2020-10-02 18:21:19
“袖影暗拖香露冷,指声轻点落英收”:清代大侠3作品皆美.更喜后两首 -- 诗一 句3含 “诗”字 + 句2 “搔首”二字
沁文----古来客2020-10-02 18:25:45
诗一 作者【承隽尊(楚香)】 是否那位镇压饿磨 “太平军”之 文武全才 【承越】 或其后人/亲属?或许承系焦溪大族?
梁溪渔夫2020-10-03 00:14:57
先生眼光非凡,一语中的:承隽樽是承越的儿子。我亲自查过家谱,
沁文----古来客2020-10-03 01:03:13
汗颜惭愧。在下喜 【妄猜+联想】,亏得诗友们海涵。上次您介绍过承越,在下很自然就联想了^_^
沁文----古来客2020-10-03 06:08:14
主贴内“尊”似应为“樽”,如此则“樽”(【酒杯】:含【香】味)与“楚【香】”含义吻合 -- 古人名与字必相关
沁文----古来客2020-10-03 06:11:31
《三国演义》 提及 孔融 时 言其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 士人宾客 络绎不绝之景象
ghertfort2020-10-03 16:04:11
尊, 樽,罇 用作酒器是可以通用的。
沁文----古来客2020-10-03 17:18:19
先生说得有道理。关于通假字:一直怀疑古人【最初】因懒惰或一时疏忽而用别字,后渐蔚然成风
沁文----古来客2020-10-03 17:22:40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原意或 【记】住+怀【念】,但【名人】此举会催生记、纪二字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