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头.2015-06-06 11:58:54
 主要谈判者在新加坡最新召开的会议表明,有关亚投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协议的条款磋商“已经结束”。目前,亚投行正从一家由中国发起的机构转变为由中国领导的国际区域性机构。

与此同时,由日本领导的亚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无论从名称上,涵盖地域还是机构组织上,都同亚投行十分相似。

然而,尽管相似之处占到多数,但两家银行也存在着不容小觑的差异性。这主要是中日两国分别对亚洲整体形势理解的差异;以及通过两行,两国对各自在亚洲地位上诠释的差异。

仔细研究两行的相似之处可发现,虽然亚开行成立于1966年,亚投行成立于2015年,但二者都代表了成立时期亚洲主要经济强国的理念,而这种理念的根源是一样的。

首先,两国在发展上取得的成功都各自有一些本质特征,并可影响至亚洲其他国家。

其次,当时在亚洲运营的政府间发展银行业已被其他强国所主导,并没有充分(或着力)给予亚洲领导国在获得发展性成功上的关键要素。

鉴于对亚洲和全球财务本质特征所划分的普遍性区域焦点有所差别,因此从亚开行的角度看,该行的成员区别在区域性和非区域性上,而在新建的亚投行看来,成员则从亚洲和非亚洲上来区别。

据了解,亚开行共计67名成员,其中有19名被划为非区域性成员。

而亚投行目前预计将有57名创始成员,其中有20名被划为非亚洲成员。此外,两家银行中,凡是被划为非区域性(非亚洲)的成员,所得或即将可能得到的股权要比根据其经济规模实际应有的来得少。

亚开行10名董事会成员中,有7名区域性成员。据了解,亚投行12名董事会成员中,将有9位亚洲成员。

二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其领导国对亚洲形势的看法。

现代化的日本,是坐落于欧亚大陆环北太平洋[-0.06% 资金 研报]区域的岛国,对亚洲的理解更受南北的海域条件的影响。

而中国幅员辽阔,对亚洲的看法则受东西方大陆形势的影响。

亚开行中,日本将太平岛屿国家划为区域性成员便可说明这点。48名区域性成员中,竟有13名是小型甚至微型的岛国,而这些岛国都不是亚投行的初创成员。

在亚投行,则是根据中国对欧亚大陆的概念来划分:即东南亚成员为10名,成为亚投行第一大团体,第二大团体则有9名,均属中东国家。

其中,这9名成员也都不是亚开行区域或非区域性的成员。

二战后,日本以太平洋为中心的思想和其同美国的亲密关系,使得日本对美国,甚至是加拿大在亚洲中的利益和地位变得特别留心。

尽管亚开行把北美国家列为非区域性成员,但他们在该行的作用和股权,要比欧洲非区域性国家多很多。美国和该行创始国日本,持有相同的股票权和股权。

加拿大作为亚开行第二大非区域性成员,所持股权比法国和英国的总和还要多。

总的来说,非区域性成员在亚开行中所持股权超过总额的30%。

在亚投行中,中国则建议亚洲成员持有75%的股权,剩余25%则由非亚洲成员共同所有,这使美国和加拿大所持股权比其在亚开行中的要少很多。



这样的股权分配还充分表明,中国所持股权要比其他非亚洲成员的总和还要多。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经济体,但若要按此规定加入亚投行,仅仅25%的非亚洲股权显然无法令其感到满足。

因此,不出所料,美国和加拿大都选择不加入亚投行。

由此可见,日本通过亚开行所表现出的亚洲看法,和中国通过亚投行所表现出的大相径庭。

日本认为自身在亚洲所起的作用较小,而中国则认为自己在亚洲所起的作用很大。

日本在亚开行中所持的股权比重,比中国在亚投行中所持的要少。

亚开行总部在距离日本东京3000公里开外的马尼拉。

而亚投行的总部则在中国北京。

二战后,日本受重挫,其以太平洋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了该国看待亚洲的理念,因此特别欢迎美国作为太平洋地区和全球的主要强国,在亚洲和日本平起平坐,并认为美国也值得受到这样的待遇。

这符合美日两国亲密无间的双边关系,也同美国打算把亚洲列入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中的理念一致。

中国本着欧亚大陆的观点看待亚洲,也遵循美中双边关系的本质,目前,越多越多的人将这称为战略竞争关系。

这种观点则试图削弱美国在亚洲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挑战了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

究竟哪一种亚洲看法会成为主导思想?而这对亚洲在全球秩序中又意味着什么?分析师认为,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