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0比3,让国足重新坐上了“火山口”,部分球员以及主教练李铁成为了各方批评、指责的焦点,当然作为代表团团长的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也自然免不了成为批评的对象。不过,任何一个人出战12强赛,没有人是抱着输球、而且还是大部分的输球目的而来的,不管是球队的教练、国脚,抑或还是足协工作团队中的成员,渴望胜利的心情恐怕远超万里之外的球迷,他们也确实希望能够让球迷高兴。但输给澳队的“开门黑”,某种程度上如同一副“清醒剂”,让所有人都冷静下来,并能够正视现实。
澳中之战的失利,恐怕首先就在于中国男足的“硬实力不够”。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以李铁为首的教练组很清楚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向,最大的特征就是前场的高压与就地反抢,所以在40强赛对阵叙利亚队的比赛中,国足也是一上来就展开前场的逼抢与高压,然后就地组织起反击。实战中,国足的三个进球,全部都是通过这种高压与前场紧逼所取得的。
与澳队开场前20分钟,国足也是同样的策略,但澳队队员不像叙利亚球员那样有失误,依然可以轻松地“摘”出来,并迅速由守转攻,通过三传两递就推进到国足禁区前沿。面对澳队的这种由守转攻、快速反击,国脚们因为日常的国内联赛中没有经历过,自然也就显得没有对策。
同样,反过来当澳大利亚队在下半时对国足展开高压,特别是两个边的球员马比尔、博伊尔加上两名前锋塔加特与罗吉奇四人高压国足后防线时,国脚们日常中超联赛中就基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出球?于是,实战之中,我们看到的场景就是中国队就没有办法有效地把球传出来,澳大利亚队顺利地将中国队的后场与中前场切断,国足基本就无法组织起像样而有效的进攻。
其实,回想一下国内的中超联赛,不管是最近两年的联赛,抑或还是中超俱乐部热衷于烧钱引进世界级大牌外援的时代,整个中超联赛中,有几支队伍是采用现代足球的流行踢法的?即比赛中不断实施前场紧逼、高压的战术与打法。在这种情况下,中超球员组成的国家队,按照国内联赛中习惯的技战术踢法,何以在亚洲层面与亚洲传统强队对抗?又凭什么去争取世预赛入场券?
作为中国队的主教练,李铁之所以最终能够获得以技术总监、比利时人克里斯为首的推荐、认为其更胜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指导思想更符合现代足球的发展特征。上任之后,李铁一直在国家队中灌输这样的要求,甚至多次提出:希望国家队的集训时间能够更多一些。就像这次备战12强赛之前,希望集训最好从8月11日就展开,并不是李铁不清楚、不知道长期封闭集训的“坏”,早年当运动员的时候,李铁也曾亲历过长期封闭集训之苦。但是,在改行从事教练之后,之所以提出希望能够多一点长期集训的时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观看了这么多中超联赛之后,知道中超俱乐部现有的这种踢法、现有的技战术要求,根本就不可能适应12强赛这种亚洲最高水平的比赛要求!
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李铁恐怕不可能向俱乐部球队提出要求,让中超各队必须要采用前场紧逼、高压的具体技战术打法要求。而中超各队的主教练尤其是外籍主教练,他们仅仅只是要完成俱乐部对中超联赛的成绩要求,以中超现有的技战术情况来做出选择,球队自身的技战术打法或要求是否先进、是否符合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与潮流并不重要,重要的完成成绩目标即可。
而且,外界或许并不清楚:中国足协技术部今年专门组织成立了一个中超技术调研小组,牵头人是朱广沪,不少暂不执教的多位本土教练均在这个小组中。在7月底、8月初,以李铁为首的国家队教练组下赛区观看联赛、考察球员状态时,李铁曾与技术调研小组多位成员有过交流。当时,就曾谈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中超如今这样的节奏、这样的打法,没有高压、没有逼抢、更没有前场就地反抢,也没有体能作为基础保障,国家队打12强赛时怎么办?
于是,李铁的选择就只能是让国家队多一些时间,在国家队集训期间,对国脚们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譬如加快传接球的速度、加快节奏,要求必须在中前场实施紧逼、高压,或是就地反抢。
但是,澳大利亚队虽然赛前就只有两堂训练课,可面对中国队的这种战术,根本就不担心、也不害怕,为什么?因为澳队中大部分球员都在欧洲效力,哪怕是欧洲二三流俱乐部,也是现代足球的要求与踢法。所以,就像澳队门将马修·里安所说的那样,“15分钟之后就摸清了他们的套路,加快了比赛节奏,取得了进球后就完全控制住了比赛。”
这么多年了,虽然都知道中国足球的整体竞技水平在不断下滑,但面对澳中之战0比03的结果,我们似乎依然不愿意承认和面对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硬实力不足的现实,特别是站在中超这样低水平竞争的层面,用中超去衡量亚冠、衡量12强赛,依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记者这么说,并不是在为球队、球员开脱,而是想说:澳中之战给生活在幻想之中的人上了现实而生动的一课,现在的中国足球已经不是某一个人“下课”、“上课”的问题了。虽然0比3输给澳大利亚队,比分可能有些大、令人难以接受,但输球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