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梧桐之丘写了一篇文章" 於大爺 "在楼下,文中好端端的於大爺在得知癌症晚期后不久就去世,还没能享受烟酒快乐小人生,读来叹息。
以前读过心理因素对重病人的影响很大,或许是真的。这里分享一个自己的小故事。
几年前的初秋邻兄在做院子里的活时手臂被什么咬了,两个红肿的泡,起初以为是蚊子咬的没在意,但很快开始低烧,低烧两周后去看医生,从此开始人生第一次连续看医生。
前后验血四次,能查的都查了,医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也上网查为什么会长时间发烧,学了不少知识。连续发烧近两个月时,医生建议去查肿瘤,说这是最后一个要排查的原因。
其时自己也没有什么害怕,仍然天天去健身房活动身体,但是暗自开始担心,担心以后没人供孩子们上大学,尤其挂念小儿子的学业。
小儿子十分可爱,小时候在国内旅游时常被周围人赞叹,极受姑姑们疼爱。大姐曾央求我把小儿子留在国内,她替我养以后供他上大学。约好去查肿瘤后,心里总不踏实,其时好久没与姐姐们联系,她们来问,邻兄便有托孤之意。这下子把两个姐姐吓得晕倒,大姐引经据典证明我们家的基因好,莫名其妙地瞎操心干嘛?
想想也是,邻兄就决心不理睬 PCP 的建议,约好的检查也取消,坚信自己的基因好。低烧继续着,邻兄也继续着健身跑步,只是每天回家都有些疲劳,先去小睡会。
那个冬天的一个夜晚,邻兄身体发热,大喜,因为根据自己的经验,只要身体发热出汗,必然第二天就完好无缺。赶紧加被子捂出一身汗水,果然第二天早上起来,再无发烧。
梧桐之丘故事里的於大爺,如果他没再去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