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Mu2016-12-25 20:47:46

中芯国际是我国最大的半导体晶圆加工企业,由台湾的张汝京于2000年4月在上海成立。张汝京在台积电只负责盖厂,并不懂得管理。蒋尚义是台积电一哥,他对于张忠谋就像张良萧何对于刘邦那么重要。蒋尚义跳槽不是因为高薪挖角,只有4万美金的年薪,和台积电二哥梁猛松跳槽三星不同,显然是看好中国市场和发展前景。张忠谋并没有像指责梁猛松那样指责蒋尚义,可能张忠谋和大陆政府有默契。中芯国际没有很好的管理阶层,蒋尚义将弥补这块短板。

2002年,董事长张汝京在公开场合宣布在未来的5年里,将投资100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在当时,这100亿美元的投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金额,它是同期世界晶圆加工老大台积电(TSMC)的投资额的5倍,三星的4倍,日本当时12家半导体企业同期总投资额的6倍以上。如果这些投资都见效的话,现在的中芯国际无疑已经成为晶圆加工企业中的国际大佬,但是结果让人心寒。在百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以后,中芯国际的销售额没有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以后,连续亏损,直到2012年才扭亏为盈。不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和台湾的二强台积电和台联电(UMC)相比望尘莫及。中芯国际(HK,00981)从2004年在香港上市以后,股价长久在低位徘徊,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僵尸企业",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性输血,应该早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或成为国际半导体大佬的子公司。

有日本半导体行业分析第一人之称的汤之上隆对中芯国际的失败做了以下的分析:晶圆加工需要几百个人的团队经长期共同努力协作才能出成果,中国人的个人主义严重的阻碍了团队精神发挥,最终导致中芯国际的业绩低迷。汤之上隆还指出,决定一条半导体生产流水线的好坏最主要的因数是投入产出比,简单地说就是"正品率"。对于精密元件的半导体来说,只要一个地方有细微的差错将会导致整块晶圆报废,这和生产成本直接挂钩,可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所以提高"正品率"是晶圆加工商至高无上的命题。由于半导体加工工序繁多,而且涉及领域极广,所以生产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变得极为重要。既要有能力强劲的领导,还需要数百人技术人员的协作和努力。

2007年,汤之上隆氏在访问中芯国际时发现,半导体生产流水线上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台湾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也都是台湾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只占很少比例。他好奇地问中芯国际的日本同行,同行这样回答:第一,中国人缺乏对公司的忠诚,在公司的团队里更是缺少协同性,需要100人以上的团队工作几乎无法胜任;第二,由于缺乏自发的责任感,很多需要默默无闻仔细工作的小环节都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这无疑最终直接导致废品率的提高。第三,聪明的中国人很多,很多技术一教就会,但是一旦学会技术后,一有其他高薪的职位就立刻跳槽,人员流动非常大,所以对培养中国技术人员厂方非常消极。7年后,也就是2014年,汤之上隆再次询问同行时,同行的回答是情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无疑半导体产业在中国有广阔前景,现在中国进口半导体产品的金额超过石油进口,中国有庞大的市场,这为大企业的诞生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再者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中国人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只要培养起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就能开创出新局面。相信在蒋尚义加入中芯国际后,中芯国际有望真的走向国际,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企业。

soccer882016-12-25 22:06:13
你这文章过时了十几年前的事情,中国发展飞快,晶圆代工厂现在国内乌泱乌泱的,
土棉农2016-12-25 22:26:15
会不会是大脑还停留在那个年代???
soccer882016-12-25 22:28:06
有些人十几年都没有回去过
winxue112016-12-25 22:29:46
他是假冒的。
soccer882016-12-25 22:37:23
是这样;大家应该打假
LinMu2016-12-25 23:18:47
真那么好,现在中国进口半导体产品的金额就不会超过进口石油的金额。
修车工2016-12-25 23:25:00
把台湾进口砍掉就平了;省的台湾老拿大陆顺差供鬼子
L12016-12-26 11:47:22
90年代,很多在大陆的电子厂也是由日港台人士管理,当时也由一百个理由说大陆人没法做好,只能由日港台的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