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_abcd2017-04-01 15:55:06

 

甄言 方远撰写

在距离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仅剩一周时间之际,中国官方终于公布了习近平访美的确切消息。习近平将在4月4日至6日对芬兰进行国事访问后,于4月6日至7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会晤。

交易达成四点共识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习特会虽然有许多议题需要讨论,如贸易、萨德、南海、朝核,台湾问题作为中美间的核心议题,再加上特朗普曾经在一中问题上的挑战性表述,自然也成为避不开的议题。

此前,多维新闻从来自美国的权威渠道获悉,在今年春节前后,中美就开始在台面下努力达成交易。

2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对美国的访问,以及3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访中,已经完成了对所有交易的背书。


杨洁篪(右)访美或是充当“所有交易”的背书客(图源:新华社)

 

但双方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就双方领导人见面议程上的谈判与争执,直到中方公布“习特会”消息前一天还在进行。

消息显示,美中双方达成的交易内容主要包括四点共识:

一是中国要采取更有力制裁措施管控住朝鲜,一起朝向半岛无核化的方向合作、努力。

二是美国要坚持基于中美三个公报基础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刺激中国,包括不在近期推动对台大规模军售等。

三是中美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贸易关系。

四是在南海问题上,双方都要保持克制,做好风险管控,不做激化矛盾的事情。但在中国极为关注的萨德问题上,双方并未达成共识。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台湾问题。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特朗普从在Twitter上挑战中美建交以来美方就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和蔡英文破天荒的通了电话并称呼蔡英文为“台湾总统”,到和习近平通电话时表示愿意尊重一中政策,再到“习特会”彻底回归到美国政府传统的一中政策,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完成了上任后的大转身。

如果说中美存在幕后交易,朝鲜和台湾,显然已经分别作为中美的筹码被交易出去。


美中双方达成的交易尚存不稳定因素(图源:多维新闻网)

早有铺垫 顺理成章 

梳理中美近几个月的互动不难发现,这样的交易也顺理成章。今年1月9日,中国商人马云与特朗普举行会晤,承诺五年内要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紧接着,与北京高层关系密切的安邦保险董事长吴小晖在纽约密会特朗普女婿库什纳(Jared Kushner)。

农历大年初五,伊万卡(IvankaTrump)“代父出征”,带着女儿来到中国驻美大使馆拜年。

多维新闻从美国方面得到的消息显示,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当时告诉伊万卡,台湾事关中国核心利益不可以谈,只要美国能尊重这一核心利益,其它一切都可以谈。在促成中美领导人对话沟通方面,崔天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

再之后,2月19日起,大陆暂停进口朝鲜原产煤炭,断绝了朝鲜最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

多维新闻掌握的消息显示,这是中美达成更严厉制裁朝鲜交易的具体执行,和当时发生的金正男遇刺案没有关系。

与此同时,大选时就抨击中国操纵货币的特朗普,决定“暂时不把中国列入货币操纵国”,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也收回了在南海问题上一些太过激烈的表述。

在此背景下,2017年2月27日,大陆国务委员杨洁篪访美,与特朗普讨论了习特会,双方就“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达成共识。作为中国核心利益的重中之重,台湾问题的共识自然不少或缺。

再下来,便是蒂勒森日韩之后的中国行。蒂勒森在和习近平、王毅等见面时,都表示“自从超过四十年前开启的美中关系,一路走来相当正面的关系,乃是建构在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并总是寻求合作共赢之上。”


勒蒂森访华谋求中美“相当正面关系”的巩固(图源:Reuters/VCG

而不对抗、不冲突,互相尊重,合作共赢,正是习近平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三个核心要素。值得一提的是,对习近平在中美关系上的这一倡议,奥巴马政府从来都没有明确认同,特朗普甫一上任,就送给了习近平一个“大礼”。

“习特会”正是在这样的复杂交易背景下登场。在从美国吃到“定心丸”后,中国也开始调整对台政策,海协会董事长陈德铭于不久前借博“鳌亚洲论坛”开始对台释放弹性信号,就是明显的变化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