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342018-03-22 10:53:22

多维新闻/多维客/政闻/内文

 

北京两会落幕。这次两会不仅召开的时间早,而且是历年来会期最长的一次两会,舆论一度分析这种时间的安排是否具有特殊意义。就在闭幕隔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当细数本次《改革方案》的内容之后,舆论给本次两会“为何会期最久”找到了答案!

本方案全文有八个大方面改革,《方案》单列出来的具体改革内容达到60条。分别涉及党中央机构(20条)、人大机构(3条)、国务院机构(22条此前公布、1条新公布)、政协机构(3条)、行政执法体制(5条)、跨军地(6条),还包括群团和地方机构等若干条目。这次的机构改革,可以说是中共实行改革开放政策40年以来,范围最广,触及面最多、权力整合以及政治架构调整最广泛、最深的一次。《人民日报》强调本次机构改革“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是少有的,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如此形容,毫不为过。

历数大陆五年来的变化,可以发觉无论经济方面还是社会变化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而在政治改革尤其执政党反腐方面的变化更为突出。

今年是大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如果把过去五年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综合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大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变化,是一个充满各种变量和万千选择的过程,从政府主导到市场经济起到支配和绝对作用的演变过程中,无不反映出大陆在不停“改革”的现实。而这背后的关键则是执政者始终在不停的“自我革新甚至自我革命”,这也是大陆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巨大变化、社会质量高度提升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得不说,正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共自身一次次的“自我革新和革命”,屡屡催生并完成了大陆多次的改革浪潮和发展进步。中共在十九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则是为实施完成这项政治任务所必须构建的一个政治基础。为了实现制定的目标,北京开始了全方位的政策布局,而如此大幅度的改变和改革,一方面反映了中共改革“深水区”的难度之大,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共改革的决心。本次《方案》中,最重要的改革当属“党中央机构改革”,其改革项目高达20条,仅此一点或许就看出中共正在通过实际行动实践着习近平强调的“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这一要求。可以说,本次改革是中共四十年前“自我革命”的延续和新的开始。

把视角落在台湾

目前的台湾正有这么一些事情在发生和刚结束,九合一选举开始、核二电厂重启、新建深澳燃煤电厂、泼红漆事件、管中闵台大校长事件、太阳花被判无罪等。如果把这些事情归纳起来可以轻易看出,每一件事情都是毫无例外的充满争议、充满抗争。

列出这些事情,绝非要做出某种形式对比,而是看到了一种现象。如果把归纳的时间段涵盖过往的三十年里,会发现尽管内容不同,但是形式完全相同的争斗场景三十年来不断在台湾屡次重演,而且可以研判这样的剧情在未来依然会循环。

1987年解严以来,台湾的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社会民主化进步颇大,但是民主化的负面影响也同时在的一步步扩大,并日渐成为了台湾民主常态化的重要显性特征。三十年来,台湾的民主已经越来越有“政党革命”的特征,尤其在经历了三次政党轮替之后,“革命式”(以“消灭”为目的)的政治生态已俨然成形。现有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概念已经无法成为各政党的共同要求和共同的遵守标准了。其中一方希望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出现完全不同的政治架构以及政治生态,并且希望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态,甚至是文化生态。这是台湾民主化后,新执政者的主要诉求。

由于彼此存在强烈政治矛盾和政治意识形态对立,尤其新执政者对传统政体的颠覆性作为,三十年来台湾的政治基础和体制已经在强大的政党恶斗冲击下遭到了严重破坏,连带也导致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低潮期。这种强大的“破坏力”的初衷与结果符合了政党革命的特点。

在“革命”的过程当中,现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生态遭到了破坏,甚至传统的政治道德也面临崩解。不仅如此,政治革命所产生的巨大颠覆力,在过去的30年当中正一步步的蔓延到台湾的各个层面,台湾社会在三十年里经历了一场看不见的“革命性变化”。革命往往意味着破坏一切,更意味着要重建一切,但是在目前台湾来讲,一切都正在破坏当中,但是破坏之后并没有建立起新的一切。

“颠覆性”的变化之后,更加美好的现实并没有出现。反而这种颠覆已经给台湾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悲剧性后果。社会对立尖锐、民众信任不再,年轻人机会稀少、理想稀薄,经济连续衰落30年、四小龙美誉不再,政治民主、但更民粹。各个政党和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生存和壮大,越来越无法对于整体台湾前途的掌握和关注而只在乎自己。“爱台湾”变成了一种政治口号,在高喊“爱台湾”的同时彼此展开了惨烈的政治厮杀。

30年当中,台湾不仅没有对民主机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发展,反而把“破坏民主机制”当做追求民主的一部分。最终,政治民粹性取代了民主正义,这不但让台湾政治发展停滞不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更让人担忧的是,政治革命甚者让一些普世价值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台湾历任执政者也都强调“台湾要改革”,但是改革的后果只是演变成获取自身利益的“革命”。如此改革的后果,就是台湾的实力越来越弱,发展也越来越没有方向。

把大陆和台湾做一种比,并不是要把其中一方来作为评比另一方的标准,这不公平也不现实。但是无论两岸的政治体制如何不同,双方追求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目标是相同的,同时高能、高效,高瞻远瞩的清廉政府也是共同追求的。无论是大陆的一党制,还是台湾的多党制的社会,都要遵循相同的普世价值。所有这些追求不会因为政治体制不同而有不同。

过去五年,大陆内部都发生了巨大且进步的变化,中共十九大和本次两会之后的机构改革更是可以看的出中共在持续推动的“自我革命”进而实现大陆不断的“改革”的决心。反观过去五年来,台湾在政党恶斗当中持续着热闹而混乱的无序状态。政党三次轮替完成,但也仅仅是完成“轮替”而已,政治生态没有因为轮替而发生根本变化。

台湾和大陆都有各自面临的发展问题,都需要改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大陆四十年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是社会凝聚力的强大,这既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维系大陆发展的动力源。另一边,却更像是在通过“革命”阻碍甚至取代“改革”,凝聚力只有在屡次的政治斗争中才能体现出来。缺乏政治共识和共识基础上的行动难以形成社会持久的凝聚力,当然也谈不上解决问题和发展。

四十年里,存在着很多对北京改革的各种担忧,但是更多的人却因为40年后的变化开始越来越相信北京的“改革”。三十年里,也存在着很多对台湾的信任,但是疑惑甚至失望在30年后也越来越多。“不断改革大陆和不停革命”的台湾在此时出现了历史的交汇。此时油然而生的,不是简单的一声叹息,也不是的一种讽刺,更多的是一种不得不的深思。

PS:这次北京机构改革中,首度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顾名思义就是照顾退役军人的专属机构。而在台湾,今天是反金改抗争期间不幸殒命的退役上校缪德生的告别式。

arizona0012018-03-22 19:03:05
你的比较已说明了孰优孰劣!三十年的民主给台湾带来了什么?大陆七十年的“专制”又带给十几亿人什么?这是要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