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七十古稀两局棋,山河家国一场梦 ZT
来源:天涯论坛
现代中国的孕育,始于国民党,发展于.........?路远且艰。国民党所有戏剧般的宿命,都是为了迎接现代中国的新生。思考国民党的失败,也是现代组织的思考。
寒蝉凄切
秋意萧瑟中,中国国民党退守台湾已70年。
2015年秋冬,在决定命运的“总统大选”战役中,国民党望风而溃,全党上下弥漫着一股集体从沉船逃亡的气息。
第二年3月,新当选的党主席洪秀柱,宣称将“在废墟中重建家园”,幻想东山再起。
5月,世仇蔡英文就将取国民党而代之,正式入主台湾大位。
多么熟悉的剧情。
是的,此情此景,仿佛又回到了1948年深秋。
彼时,战场上接连失利的国民党,四顾惶惶,朝野上下一片哀鸿遍野声。
被当局者称为“徐蚌会战”、被胜利者写作“淮海战役”的大决战后,朝代更替的棋局已在事实上结束。
11月,宋美龄带着全党心气,再次飞往华盛顿求援,试图重温“国会演讲”的外交旋风,幻想着大米国上下还会被她倾倒。
可惜,昨日黄花,晓风残月,世界新霸主是一点兴致都没有了。杜鲁门甚至挖苦她“到美国来,是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
重建家园?这话蒋介石也说过啊,精诚团结,反攻回来。六十多年过去了,大陆没反攻下,国民党连最后一块立足之地也要丢掉了。
六十七年,大小双甲子,前世今生一轮回。
江山依旧在,你咋又把它搞破碎了呢?
骤雨初歇
其实,天平一开始还是倾向国民党一方的。
1946年, “抗战”结束后,积贫积弱的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在与“列强”的对抗中成为胜利者一方。就算是在美苏帮忙下的惨胜,那也还是胜利。只要是胜利,就总比一本本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好太多了,何况“二战”中的英法两国,不也是在美苏协助下的惨胜吗?
挟抗战胜利之威,蒋委员长领袖威望如日中天。甚至早在“二战”尚未结束时,他竟受邀参加了“开罗会议”,与罗斯福、丘吉尔并为三巨头,一起筹划“二战”后的世界新格局。
近代史第一次这么垂青国民政府,按理说,你应该有个好未来才对得起上帝的剧本啊。
然而,到了1948年,“国共内战”才打两年,国民党溃败之快,就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就像后来,拿下人神共愤的陈水扁贪腐政权后,“小马哥”马英九雄姿英发,帅朗形象给政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全党上下朝气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谁能想到,一股作气走的竟是下—坡—路!
这么好的江山,你怎么就有办法糟蹋呢?
从1946,到2015,国民党到底中了什么邪,被下了什么蛊?
都门帐饮无绪
是国民党没有人才吗?
当然不是。
比起另一方,国民党的人才只多不少。
军事上的人才,光一个“小诸葛”白崇禧,就与林彪不分高下;别说比“小诸葛”还会打仗、三次击败他的陈济棠了,更别说入缅歼灭大量日军、又多次击败林彪的虎将孙立人了。
国共双方都有承认,国民党不是输在军事上。
那是输在纵横捭阖的谋略上?
国民党也不缺远见卓识的人物。比如杨永泰,世人知道不多,但他的能耐可说是当世无二。国民党完成形式上统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全拜此君谋略所赐,甚至他还提前预估到了连红军自己都没想到的北上路线。
厉害吧?像这样的智谋人物,至少还有林蔚、贺国光等一干高手。
你智商不差啊!好比你不能因为心沧桑了,就说自己不够帅,你也不能因为项羽倒在乌江,就说他帐中没人才。
那么输在所谓“四大家族”贪腐上?
这个鄙人不敢反驳。
然而时过境迁,马英九治下的政府,恰恰以“清廉自守”著称,跟贪腐沾不上边,连习惯死缠烂打的对手民进党,都揪不到他一根小辫子。事实上,比起对岸三千年未有的“反腐”运动,马政府也确实是十分廉洁的。
那一定是输在“失去民心”上了?
可是,赢得抗战胜利的蒋政府、惩处阿扁贪腐政权的马政府,本来是民心在握的,民心又不是钱包,怎么说丢就丢呢?
聪敏如宋美龄者,率直如洪秀柱者,都是人中凤凰。凤凰可以涅槃,但面对不争气的一家老小,她们至多就是一颗“速效救心丸”,缓口气可以,想救活国民党,那是痴人说梦。
因为国民党老大哥的病,不在肌理,不在血脉,在骨头里。
这个病,叫“拥兵自重不团结”。
这个病,叫“旧中国分裂式后遗症”。
这个病,始于曾国藩。
暮霭沉沉楚天阔
曾几何时,不知从哪刮起的一阵风,曾国藩忽然大热,就跟今天的马云、雷军似的。
受此影响,当时刚读大学的笔者,差不多把能找到的曾国藩的书都读了。
老实讲,才智中等的曾国藩,能被后世称为“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完人,确有其牛逼之处。这里就不细谈了。但很要命的一点,他无意中恢复了晚唐军阀“藩镇割据”的旧格局。
曾国藩的湘军,作为当时国家倚重的主要军事力量,在干掉太平天国后,变得不好控制,弊病丛生。于是,湘军被遣散,薪尽火传,李鸿章的淮军崛起。
然而,这里有个巨大的隐患被隐藏了:
湘军只听曾国藩调遣,淮军也只认李鸿章——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都不对中央政府负责,只对个人负责。
所有在战争中立功的军人,均由曾国藩、李鸿章提名推荐,获授朝廷爵禄。
而李鸿章的格局更小。
李鸿章是个人才,有人说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跟他恩师曾国藩比,还是差太多太多。
曾国藩年轻时的诗,是这么写的:“竟将云梦吞如芥,求信君山刬不平。”
李鸿章的诗,却是这样的:“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霸气吧?是的。但心中打的念头却高下立判。曾国藩说,老九是拼命发财,少荃是拼命升官,我是拼命读书。一点没错。老九是曾国荃,少荃就是李鸿章。
他比曾国藩精明,更懂人情世故,会耍滑头。但他的所有聪明,都是在个人升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