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申章2010-11-10 18:23:04

泛论“中庸之道” 

    Email: zhangds12@hotmail.com 10/20/2010

 

【前言】。恩格斯:“没有哲学的民族,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

  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一种道德观,伦理观和立身处世,治国安邦之道,首先被中国先秦时代的孔子提出。中庸作为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不仅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华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这正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釋即是執中之意,而執中又當求中和

  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可见,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是要人们以至诚之心坚守和力行中、庸、和、恕的正道,即忠恕之道、仁道、天道,也就是君子之道 而不是要人作随大流,见风转舵,作墙头草,见利忘义等这些小人之道

  老子的守中,强调去甚、去奢、去大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夫唯不争,故无尤孔子主张中庸之道的相通之处,二者相辅相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的守中源于他的物极必反阴盛阳衰,阳盛阴衰观念,认为处于阴阳调和的中间状态最为稳定和持久。其思想实质就是反对走极端,一切应顺其自然。

而稍后于孔子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同样的学说。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里,中庸也居于核心的位置,是最高的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字来论是指人的情感和行为的中庸状态,亦即至善。中庸不是折衷主义,它只在德性的意义上使用。中庸以适度为原则,它不容易达到,必须依靠人的理性不断地去追求。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过度-适中-不及的模式来分析说明了各种品德。比如勇敢,亚里士多德认为,其过度是鲁莽,其不及是怯懦。唯有勇敢,既有所惧,也有所不惧,且事事处处以理性为指导,故最符中道原则。

现在电视上常有各种竞赛,有许多评委给参赛者打分,在最后计算评分时,就要先去掉两个偏激评委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用中间评委的给分取其平均值,这合乎中庸之道。

 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庸观作为为人处事处世之道,在中西伦理思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这些古之圣贤都主张中庸之道呢?因为他们生活在乱世,经历了无义的战乱,使他们自己(当时的知识分子)和民众遭受无辜杀戮和颠沛流离之苦,而这些都是在上位者和富贵豪强们的贪欲和在下位犯上作乱的极端行为所引起的。

【关键词】。中庸之道;孔子;老子;亚里士多德;小人之道;一分为二观点;

 

【一】。宇宙中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体(矛盾体),即各矛盾面与中间体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统一体。中庸之道反映了中间体在任何事物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也反映了该事物在变化中的中间态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曾在《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论)的科学依据和结构类型》[1]一文中指出,由于构成现今宇宙中最简单最普遍最众多最长寿命的基本物质粒子是氢原子H即带一个负电e- 的质子p, ‘由一个质子p和一个负电子(e-)所组成的氢原子H是构成我们宇宙中的任何物质、物体和事物的元件和基石现今宇宙中任何复杂的物体都是由最简单的许多氢原子所结合成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层层结合而成,所以复杂来源于简单[1]。最简单的氢原子H的结构是一对e- e+ 所组成的对立统一体依附在巨大的中心体质子p上,构成三位一体,才能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而仅仅e- e+碰在一起只能湮灭为能量。宇宙中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其内部诸多对立面的双方(即矛盾双方)统一和依附于其中间体.”而组成。中间体将矛盾的既分隔又结合、既排斥又吸引的双方共同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独立事物,使内部各部分达到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和稳定。中间体比矛盾的双方愈强大,该事物就愈能保持长期的稳定,而有较长的寿命。 [1] 

 宇宙中任何独立存在的事物的结构,大至星系、星体、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各个团体,小至一个人、原子分子,以至个人道德、性格、喜好、优缺点等等,都是由一对或多对两极的矛盾体围绕其中心体有机地组合成的三位一体的统一体。

 哲学思想,道德观,伦理观和立身处世思想,治国安邦之道等都是上层建筑,是事物的内部各部分结构的互相作用和运动的表现,这是内因(因)。当一事物与外界互相作用时,也会影响其内部各部分结构和互相作用的变化,这是外因(缘)。当事物内部因为内因和外缘的综合作用而变化时,该事物的外在表现和内部的结构状态也会随着改变。这就是上层建筑(外在表现)随着其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由。就是存在决定意识。所以中庸之道哲学思想,道德观,伦理观是经济基础、政治体制、人的社会活动等在运动中,在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内的表现和反映。

 可见,任何事物保持稳定的必要条件是:1。各矛盾双方在中间体的联系下组成三位一体的独立稳定的事物。2。中间体是事物的主体,它愈强大,该事物与稳定。中间体本身也是由诸多矛盾体结合而成3.。该事物在外界的作用下,各部分平衡稳定地生长,不平衡不稳定的畸形发展会走向衰亡。

 在一个社会中,君子处于和代表着中间阶层,小人相当于被统治者,大人是统治者中庸之道适用于中间阶层的为人处事处世之道,是符合其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的需要的,是存在决定意识的表现。在上位的富贵而骄的大人和在下位的自暴自弃和犯上作乱的小人的为人处事的小人之道,也是由其经济和政治地位的需要所决定的。

 

【二】。孔子的中庸之道”----君子、小人、大人。

 

2-1》。孔子论述君子和小人的思想行为的本质区别和君子为人处事处世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起源于君子(当时知识分子)和他自己处于乱世时的安身立命之道为人处事处世之道。他既害怕因犯上僭越而获罪于大人,也瞧不起小人的地位和思想行为,害怕因过失和犯罪而沦落为小人。

 1*。孔子要求君子立志,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学而优则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不应与小人一样,贪图小利,作奸犯科,甚至犯上作乱。 

 2*。孔子也不要君子和大人(王侯公卿)同流合污,富贵而骄,贪图享乐,骄奢淫逸而肆无忌惮,要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不同,不相与谋  

 3*给君子严格定位。孔子要君子严格地遵守封建等级制度,守礼,君君臣臣,忠孝;言行要合乎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要僭越以免获罪招灾孔子对天子王侯(大人)既敬且畏,从不敢妄加评论,只是以回答弟子问政的形式予以规劝,用尧舜禹汤向天子诸侯作正面示范教育。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大概这些泛指的话有暗地规劝他们的意思。孔子对公卿(权贵也是大人)也不过多加指责,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这就是劝导他们都要施仁政,守本分,也是对君子要守礼作教育。

 4*。孔子要君子知道如何保全自己。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要君子畏大人,不要狎大人,就是说,君子对天子王侯要看时势,惹不起时,要躲得起。孔子自己以身作则的说:道不行,乘浮桴于海孔子的世故圆滑,处处为君主着想,是后世封建王朝利用孔子思想维护统治的重要原因。可能由于后来子路的死和晚年对易经的研究,使孔子的晚年思想转变得刚毅起来,孔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只有在孔子死后107年出生的孟子才敢于当面批评王侯,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难怪朱元璋要将孟子列为禁书。

 

 2-2》。君子和小人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所使用的手段,这也是不义的主要区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权、财、色、名等作为动机和目的,对君子与小人而言,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如何取得的手段,就大不相同了。君子取的的手段要合乎道、仁、义、礼,而小人则可以肆无忌惮,不择手段,而无所不用其极孟子后来特别将发扬光大,提出:君子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否仅适用于君子(士),即像孔子那样的知识分子呢?我想不是,君子应该是特指当时士农工商等的整个中产阶级(阶层)中的有道德的士。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其中的当然不只有而泛指应包括所有各阶层中行“中庸之道”的人。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志士仁人” “小人儒 子产等大人”应是包括上层和下层的人在内。可见,不管上层、中层、下层之人,只要有君子之德的人应该都是君子。然而孔子却特别看不起下层的小人儒 

 

2-4》。孔子为什么如此恨小人?到处骂小人?孔子一生最耿耿于怀的是“不得志”和“道不行”。这是鲁国和齐国的王公大夫(大人)们搞阴谋诡计将他从鲁定公身边排挤出去的。这跟底层民众的小人毫无关系。但是孔子不敢明言骂王公大夫,畏大人。而为了自保,只能拿小人出气,指桑骂槐。因此,在孔子心中,那些行小人之道的王公大夫等都是与小人无异的。他们都是行的小人之道,不忠恕,不仁道,走极端,肆无忌惮,贪得无厌,无所不用其极。当然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大人是位高权重的王侯公卿,他们富贵而骄,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小人是贫民奴婢等:他们穷斯滥矣,自暴自弃,犯上作乱。但是,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可见孔子这些话里的君子和小人应该是以道德来区分,而不是以身份地位来区分的。

 

【三】。君子所代表的中间阶层和大人所代表王侯的公卿官僚、小人所代表的平(贫)民大众是组成整个社会的三位一体,三者是对立统一体(矛盾体)。

 

以君子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组成了社会的主体,即中间体所以在一个较稳定的社会里,多数人应该是奉行中庸之道的。上面是王侯公卿官僚等大人组成的统治阶级,下面是以小人为代表的平(贫)民大众,应包括贫民、雇工、三教九流、无业游民、奴婢和流氓痞子等。大人与小人之间是统治、剥削、压迫与被统治、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关系。只有大人和小人与庞大而富裕的中间阶层结合在一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

 一端是富贵而骄者骄奢淫逸,一端是犯上作乱者流氓痞子。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肆无忌惮孔子说小人的话是否适用于大人?君子与小人能互相转变吗?

 

3-1》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守中庸讲仁义道德的君子和肆无忌惮的小人总是同时并存的。二者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无君子,无以治小人。无小人,无以养君子,无大人,无以统治整个社会 。君子和大人--小人的矛盾和统一、大人--小人之间的矛盾和统一以及各中间阶层内部的矛盾和统一,推动着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但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主体和主力。在每一个社会里,君子所代表的中产阶层总是多数,当然君子也有许多种类型。大人和小人总是少数,同样,大人和小人也有多种类型。然而统治者(大人)几乎全是小人,就是说,是小人在统治者君子,小人得志和得势更猖狂。所以说: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这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悲哀。除了原始社会的尧舜禹汤之外,施行仁政的君子是无法成为统治者的。这就是孔子的复古思想、将尧舜禹汤当作圣人君子的原因。孔子的悲哀在于不了解自己的失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所造成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剩余财富的增多所造成的

 

3-2》。孔子是性善论者。他的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孔子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离家出走,被社会冷落和遗弃,历尽艰辛,激起了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的感慨。只是他从15岁起,而志于学,30而立,所以才成为君子。孔子是从自身的心善经历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的。所以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一个人在成人定型后之所以成为君子,或者小人,取决于他在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和经历中,如何修炼自己,养成什么样的习性而定,而习性,即一个人所形成的思想行为方式是难以改变的性格。他认为一个人一旦在社会中定型成为君子或者小人后,就无法再改变了。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后来演变为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孔子的这种见解可能源于他自身的经历和老年对易经八卦的推断,认为事物的变化都是不可逆过程所以孔子认为有缺陷的君子仍然是君子。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小人,但孔子还不愿意为其摘掉其君子的桂冠),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孔子只承识君子有非主流的小人的一面,而否认识或者不愿看到,作为小人,也可能有非主流的君子的一面。

 

3-3》。1*孔子否认君子与小人的个人之间实际上是有可能转变的。邦无道时,无权势的君子可能变成有权势的大人,或没落为底层的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是会随地位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子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