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一下,现代药厂也有R&D这一摊,也靠近基础研究。但和大学不同,他们是围着药厂的指挥棒转,不用申请经费,工资也高;但是,研究的自由度和大学比起来,有限制。大学教授们只要拿到了经费,基本上可以随着研究的进展往任何方向发展。)
大学的基础研究并不都是和药物直接相关的。很多基础研究可能几十年都看不到应用前景。当然,也有很多突破很快就会进入应用阶段,这个有时候就是当事人都不一定能看出来。大家知道的CRISPR,比较拿诺奖的发现人和后来在应用上起了巨大作用但却和诺奖无缘的张峰,就能体会基础研究和应用之间还是有一条沟的。也正是这一点,科研和制药公司之间是有不同责任的。科研是为找新药打下理论基础--这个病的分子水平的机理是啥?搞清楚了才能设计药物针对的靶标,然后设计诊断和药物筛选的试验,找到药物。当外行说为啥这个乳腺癌患者能活几十年,那个怎么这么快就走了?我们内行人知道外行听的是一个名词,而乳腺癌在分子水平上因为发病的机制不一样,可以份很多亚型,有的亚型有对应的药物,有的没有。。。制药公司是盈利,是为share holders服务的,他们只针对能上市赚钱的药物,你没有听说过很多疾病因为病人极少而找不到制药公司来研制,完全靠大学医学院来作么。前不久不是花街一位赚大钱的,因为孩子生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辞职后利用自己集资的本事为某药物研究集资呢。可以这么说:没有一家大学实验室能通过政府的研究资助把一个药物从研究推进到市场。就是那些制药公司不愿意干的罕见病,很多都是靠FDA网开一面,由医学院作临床试验--研究者医学院都没有profit的。
所以,市面上的药,你都看到是某制药公司的。你不知道的是这个药物在那里开始,最后怎么走进市场的。你仔细追踪,就会发现,现在的大多数新药都是大学/研究机构起始,有了苗头,教授们去拉钱搞startup,最后被大公司收购。这个行业最有名的就是Pfizer。它的本事不是研究出一个药物,而是marketing,任何药物到了它手里,卖出去的revenue都是成倍的上涨。。。大家都想买一个有苗头的candidate啊,竞争大,Pfizer看中了,出价一定不差。
但药物开发,成功的概率很低。涉及生命,不能象一个computer game对待。FDA也出错,也有politics,但相对来说还是很负责任的。所以,这一关不是一个大学实验室能承担的。在只在有苗头阶段的药物开发,买下来也很大可能失败:作研究开发的人也有自己的bias,谁不想把自己的baby描述得十全十美呢。。。所以,当今的药物开发,一进入startup的级别,来的资金往往就是这些大制药公司的资助--投钱变成了主人,除了有优先购买权,还有数据的掌握。。。最最重要的是减少风险--不成?那点钱扔水里打水漂了,公司员工的未来和我们无关。。。
所以,你如果是对某个疾病追根溯源,搞清它发病的原理,再搞出诊断治疗的方法,你要走的是基础研究。这是几十年的追求,你愿意吗?还可能几十年一事无成,穷苦一生,被人笑话。。。波大在下面鼓励二代在职业选择时要考虑对社会unique的contribution。。。你可能作了一辈子,还没人认可呢。。。
我们实验室老板从70年初作教授,就是理论研究。到90年代中我加入的时候,两条理论研究的路线都走进了死胡同,拿不到经费了。这时他才开始转向走应用,利用理论研究的积累开发乳腺癌的药物筛选,还正好赶上了政府因为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药物开发却跟不上需求,开始大力资助药物开发的应用研究这一波。转向成功,开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春。。。他现在70好几了,依然对药物开发保持浓厚的兴趣,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死后留名。他不缺钱,也不随便花钱享受普通人认为的美好生活,而是花自己的钱搞科研,经常在实验室没资助的时候花自己的钱雇人。。。
问过他,为啥不去药厂,不开公司?他说药厂的研究缺少自由,不能往自己有兴趣的方向走;开公司太繁琐,不如把它交给别人,自己又不需要钱。当然他希望公司能资助他的研究:上次公司给他一笔咨询费的时候,他让公司打进他学校的经费account里,公司一楞,这不是公司省税还有好名声么,加一倍吧。。。
未来五年应该不会缺经费了。除了一个NIH的RO1五年,还有一个两年的DOD grant,还有一些私人资助。当然,他的口袋还可以随便掏。倒是缺人手:他年事已高,招学生博士后都难了。今天找我,商量下面怎么走。我说我可以去我国内博士毕业的研究所打探一下,看有没有博士毕业想来美国作研究的。
知识的追求没有止境。找到自己的兴趣,就要不在乎外来的闲言碎语。所以,你们说我啥,我都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