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新来的父母太抓瞎了,问的问题都是不着边际,网友们不打字半个小时都说不清楚的。。。先写个父母指南。)
1。先算账,父母该负担多少。这个可以挑选一两个私立大学,在他们的网站上计算。凡自称need-blinded的私立大学基本差不多的,上下会有5000块的起伏。有了这个就有了和孩子商量的前提,也是选择参观学校的一个考量。公立大学的数字比较简单,学费都列出来的,加生活费用。如果觉得公立也负担不起,还可以去学校的网站算;学校没有计算器的,可以用这个估算一下:https://finaid.org/。这个过程我提前五年完成--老大上大学前五年我开始研究,有足够时间安排自家的资金流向,退休准备,父母养老。。。
2。把孩子申请的过程当成孩子成长的过程。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是金子哪里都能放光,大学也都是给孩子机会的,不必在乎排名差个十名20名的。所以,爹妈多研究不同类型的学校,给孩子多引导。多读学校的八卦,和孩子们交流起来就多一些欢声笑语,少一些紧张stress。我建议家长去图书馆借一本FISKE College Guide,不必在乎是不是最新版本,对美国大学的了解从这本数启蒙。这个过程是孩子人生一大步,要给孩子父母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回头还能相互笑话一番。我家两个这个过程走得相对平稳,孩子的申请有学校counselor把关,奖助学金有我把关,我们各负其责。
3。把费用的安排当成引导孩子走向自立的工具。各种算账,费用的比较,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别(有没有奖学金,助学金是不是慷慨,差价爹妈是不是给孩子奖励。。。)其实就是引导孩子走向社会和自立。根据孩子的成熟度,考虑四年大学的安排:零用钱多少合适?一次性给还是每月给?信用卡如何申请,是不是独立核算?学校是不是打工挣点零花?大学期间是不是考虑租校外房子住?带不带车上学?呵呵,这一步安排得不错,孩子们大学一毕业,基本就只需要老爸担保租房的lease,他们可以独立生活了。。。
4。大学专业的选择:毕业后自立为原则?passion为原则?孩子成熟度决定了孩子需要多少时间来探索和父母干预程度。。。父母的职业眼界往往也是引导孩子的依据。象我这种火坑专业的爹就一句话:毕业后必须自立,要读老爸的专业,就准备好过清贫日子。。。孩子们的专业最后都是自己的选择,好坏都与我无关。至今还没看出来他们后悔自己的专业选择。
不急不慌不忙,美国总有大学上,need-blinded的大学没有上不起的。我火坑专业的老博士后勒紧裤带,也能供出来两个孩子的大学,还加给父母养老,安排好自己提前退休。。。你们挣那么多钱的父母,肯定比我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