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2019-11-11 15:40:19

一百年前,1918年,一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一场与战争一样恐怖的西班牙流感又席卷欧洲,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两位在奥地利艺术史上空前绝后的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1862–1918)和埃贡·希勒(Egon Schiele,1890–1918)。

长歌当哭,世界痛失英才。克里姆特与席勒二人共留下七千余幅作品,当中既有欧洲传统绘画的真传,又有大胆反叛的求变,给二十世纪现代绘画带来重要的启迪。我编辑这一系列,旨在探索二人相同的艺术追求,比较二人不同的艺术实践,讨论二人相同又不同的艺术态度,力图对我们了解欧洲绘画史中的二十世纪初那一段多彩多姿的起承转合时期有所启发。

一、双壁生辉

如果说西方现代绘画始于克里姆特,或许武断,但也不无道理。


克里姆特《田园》(Idylle),1884年.

这幅古典主义作品大概是克里姆特最早的现存作品,当时只有二十二岁,从画作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完成了完整的传统艺术训练。在成为维也纳分离派领袖之前,他以壁画创作为主,因此还得到皇帝约瑟夫一世的黄金勋章,表彰他对宫廷壁画做出的贡献。


克里姆特《朱丽叶及两只手的写生》(Juliet and Two Studies of Hands ),1886–87年。


克里姆特《街头小丑表演》

上面这幅作品的准确创作日期已经不详,但不晚于1893年。也就是说这是克里姆特三十岁之前的作品。克里姆特十四岁就就读于维也纳美术工艺学校。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的学院派技巧臻于成熟,从构图到表现手法都是古典主义的,与他后期的作品有很大不同。这幅画证明了克里姆特在现代绘画的先驱之前,已经具备雄厚的传统功底。看惯了克里姆特后期作品的观众,第一次看到这作品多会颇为惊讶。


克里姆特《坐姿少女》,1894年。

这样一幅也是克里姆特早期的作品。克里姆特一生画了不少肖像画,特别是后期成名之后很多维也纳的贵妇人请他作画,与后期写实加变形的风格不同的是,这幅早期作品完全写实,如照片一般精准,足见功力。


克里姆特《贝多芬横饰带》(Beethoven Frieze),1901年。

经过早期练笔之后,克里姆特很快不满于传统的桎梏,开始热衷于被称作“维也纳分离主义”(Vienna Secession)的革新运动,成为领军人物。所谓分离,就是要与传统的脐带一刀两断。

《贝多芬横饰带》是克里姆特为分离主义画展制作的大型壁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克里姆特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壁画中庄严的对称和恢弘的平衡,同时又在画中的每个个体加入大胆的变形和象征意义。


《贝多芬横饰带》,局部。

这幅巨制占据了整整三面墙,因此一般只能展示某一局部的图片。上面这一部分表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意境。身着华服的女生合唱队齐声高唱《欢乐颂》,激情男女裸身相拥,女人美如水,男人壮如山。克里姆特大量使用他喜爱的金黄色来描绘让爱情升华的圣殿,金碧辉煌,贝多芬的华彩乐章就在这圣殿中回荡。

仅《贝多芬横饰带》这一幅作品就足以使克里姆特在现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十世纪初以克里姆特为首的表现主义绘画承上启下,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一方面它具有现代艺术家所热衷的变形、抽象、装饰,抽出绘画对象的精髓加以重塑再造;另一方面则继承文艺复兴以来的重大人文题材,这则是现代艺术家往往不感兴趣的。

如果说克里姆特力图将传统与创新结合,伊贡·希勒则是彻头彻尾的破坏者,不留情面地粉碎观众对艺术和美的传统概念。

席勒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岁,真正的英年早逝。如果他能多活几年,如果他能活到毕加索的九十二岁,或者活到克里姆特的五十六岁,恐怕整个西方现代绘画史都会被改写。即便他的艺术生涯仅有短暂的十几年,已足以在现代画坛留下英名,今天的影响力甚至远超他的老师克里姆特。在他去世时,比他年长九岁的毕加索还在苦苦的探索之中。如果以当时的艺术成就相比较,毕加索尚不能与席勒同日而语。

和老师克里姆特一样,他也是从传统中破茧而出的。

1906年席勒十六岁时进入了克里姆特的母校维也纳美术工艺学校,成为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学生。要知道希特勒早年梦想成为一位画家,也曾申请这所象牙塔式的学府,但被认定资质不够而遭拒绝。试想当年如果他能被开恩录取,或许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位画家而少了一位政治狂人,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也许不会发生。


席勒《瓜》,1905年。

这是席勒十五岁时的习作。


席勒《有阳台的房子》,1905年。

这幅也是席勒十五岁时的水彩作品。从中我们看到这位少年已经娴熟掌握了美术的基本功。从构图、透视、笔触都十分到位。


席勒《蜿蜒溪水》(Winding Brook),1906年。

席勒十六岁时的作品,颇具印象派风格。


席勒《特里斯特海港之景》(View of Trieste Harbor),1907年。

这幅十七岁时的作品。席勒的父亲在铁路工作,所以他得以免费旅行。十七岁是他和小他四岁的妹妹歌蒂来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特里斯特,画了这幅海港之景。从中我们看到席勒的艺术有了新的飞跃。此时他已不满足于老实临摹或模仿,而是汲取了变形的现代绘画意识。从画中那斑斓的水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位早熟的天才艺术家的影子。他当时只有十七岁啊。


席勒《湖中树影》(Trees Mirrored in a Pond),1907年。

这也是席勒十七岁时的作品。同样是画水,与上一幅截然不同。可见席勒在初试啼声之时,认真尝试各种画风,莫奈等印象派画水的技巧想必给席勒深刻印象。

就在同一年,席勒见到了久仰的克里姆特。二人一见如故,克里姆特断定眼前这位天才少年日后必成大器。作为维也纳的画坛领袖,克里姆特一向慷慨提携年轻后进,但对席勒则给与特别的关注,他不但给予他热情指导,还购买他的作品,用自己作品与之交换,邀他参展,提供化石,推荐客户,甚至把自己的模特兼情人年方十七的瓦丽(Walley)供其使用,因此日后竟发生了瓦丽与席勒私奔的韵事。


这张历史照片中,席勒拿出自己的作品请克里姆特评鉴。他转头直视着克里姆特,认真地听取老师的教诲。而克里姆特用手指着画作,同样认真地对爱徒表达自己的看法。


席勒《水精灵》(Water Sprites),1907年。

这是席勒十七岁见到克里姆后特当年的作品,很明显的席勒在努力学习老师的绘画技巧和现代装饰性理念,画面还大量使用克里姆特喜欢的金色圆点。这显然是有意识地再模仿和取悦老师,因为此后我们再没有见到席勒使用丰富的色彩和金色圆点。我们与下面这幅克里姆特同年作品比较,可以发现从意境到手法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克里姆特《水蛇》(Water Serpents),1907年。

这两幅作品虽然在构图和立意都十分接近,但还是可以觉察二人各自追求的艺术方向。克里姆特的水蛇睡眼朦胧,表情柔和性感;而席勒的水妖妩媚不足,妖气有余。圆睁双目,神经兮兮。对于克里姆特来说,美感最重要,因此他喜欢五颜六色的鲜艳,希望每幅画的买主都愿意把他的画悬挂在自家的客厅里。而席勒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与众不同,更看重线条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