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克里姆特和席勒,人们自然会想到他们的画的女人,其实他们也是非常出色的风景画家。他们的风景画,既不同于他们的人物画而别开生面,又有各自的艺术理念的坚持。他们所有的创作手段都在各自的风景画中有所展现,甚至还尝试新的技巧。因此,品味他们的风景画,有助于对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全面理解。
在他们的风景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奈等早期印象派的题材、高更等后期印象派的色彩、毕加索等立体派的笔触,再加上他们自己独特的审美,使出自他们之手的风景作品有极高的辨识度。
席勒的绘画生涯是从风景画开始的。在本系列的第一集,我们曾介绍过几张席勒最早期的风景作品。而克里姆特的风景画则出现在他成熟之后。在克里姆特的晚期,四分之一的作品都是风景画。
克里姆特《噶达博奇的房子》(The House of Guardaboschi),1912年。
克里姆特《有柏树的风景》(Landscape with Cypresses ),1913年。
从上面这两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奈、毕沙罗等印象派的惯用题材(茂密的植物、波光粼粼的水面)、高更、塞尚等表现主义的笔法(未经调和的颜色的堆积、粗狂的笔触),而线条和构图又有毕加索、马蒂斯的影子(简约的屋顶、孤零零的柏树等)。
席勒《多瑙河上的岩石》(Stein an der Donau),1913年。
而相比克里姆特,席勒的风景画则更接近立体派。他是用画变形人物的手法去画那些变形的房子的。
席勒《午夜之城》,又称《小城二号》(City in Twilight, or The Small City II),1913年。
《午夜之城》在2018年拍卖时,曾被估价为一千八百万美元,最后成交价高达两千四百五十七万美元。
克里姆特《阿特西湖之岛》(Island on Lake Attersee),1900年。
1900年之后,克里姆特每年都会在奥地利西北部优美恬静的阿特西湖(the Attersee)度过整个夏天。在这里远离维也纳的喧嚣,远离欧洲列强们的刀光剑影。他喜欢和最亲密的女友艾米莉·福洛格(Emilie Flöge)在水边散步,在湖上划船。我曾在《克里姆特的《吻》与罗丹的《吻》》(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8115/201812/29510.html)一文中介绍过艾米莉与克里姆特的特殊关系以及对他的艺术的影响。
克里姆特《阿特西的密林山坡》(Forest Slope on Attersee)
克里姆特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艺术家,即便是度假,也创作不缀。他每次外出都会随身带着速写本,看到好的风景会随地架起画架作画。他的风景画大都是在野外画出草稿,然后带回维也纳加工定稿。
克里姆特《阿特西湖中的小岛》(Island in the Attersee),1902年。
在印象派画作中,我们看到的是大自然的瞬间变幻 - 泰晤士河上的冉冉旭日、诺曼底海滨的惊涛拍岸、繁忙港口的袅袅烟雾等等。而克里姆特只对静止的细节感兴趣。在他的风景中,没有全景,没有天际线,没有人烟,万籁静寂,时光凝固。在这幅《阿特西湖中的小岛》中,小岛只是一个憧憧的暗影,画家让观众的一头扎进湖水里,使他们的视线只能盯着近在咫尺的水面,完全不给他们空间与时间的坐标。据说当时克里姆特就是这样地长时间凝视着湖水。
有评论家认为这种有限视野的画面反映了一种悲观意识,好像外部的世界无法看到全部而深不可测。著名的先锋派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他著作《论艺术的精神世界》(Towards the Spiritual in Art)中提到画家会用自然界的表象将人的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他把这称作“情绪绘画”(mood paintings)。他还特别用克里姆特的这幅《阿特西湖中的小岛》举例,说明一幅好的作品可以给不同的观众以不同的感受,使他们各自的“情绪”深化或改变。有的人在这湖水中看到的是孤独无助,而有的人则感受到的是心旷神怡。
克里姆特《静湖》(Calm Pond),1899年。
克里姆特的风景画都像照片的特写镜头,把画面全部撑满,不留空间,树木、湖水、倒影都只取一部分入画。这把过去的构图、留白、黄金比例等传统都统统推翻。他的风景画全部呈正方形,也可以说是绘画史上的一个另类。
克里姆特《水上城堡》(Water Castle),1908年。
在《水上城堡》这幅画中,克里姆特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技法:表现水的倒影用稀释的颜料的直笔道,使不同颜色的结合部融合在一起;表现岸边的植被用点彩画法,使植物有星星点点的颜色;用干笔道平涂黑色的屋顶,来表现古老建筑的质地。奇怪的是,克里姆特此后再没有在同一画作中使用这三种不同的技法。也算是画家的一次新的尝试。
克里姆特《公园》(The Park),1910年。
克里姆特在画树木时会用到点彩技法。点彩在十九世纪印象派中自成一家,以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为首,但不太成气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表现力有局限性,二是太费时间。不少画家曾尝试过点彩,但最终放弃。一层颜料点过之后,要等到干燥之后再添加另一层颜色,这延长了作画的时间。席勒从不用点彩,大概他没那个耐心。克里姆特也是偶尔用之。
克里姆特《梨树》(Pear Trees),1903年。
克里姆特的点彩体现了他认真的创作态度,也使他的想象力自由发挥。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梨树,克里姆特在意的是视觉的冲击力。
克里姆特《桦树林》(Birch Forest),1902年。
树林也是克里姆特喜爱的风景画题材。他往往是只取树干的一部分入画,构成竖的线条,再配以落叶的点彩。秋天的落叶正是克里姆特最爱的颜色。没有秋意的萧瑟,只有秋光的灿烂。
克里姆特《山毛榉树林》(Beech Forest),1903年。
克里姆特的树林有格林童话般的意境。
克里姆特《有向日葵的乡村花园》(Farm Garden with Sunflowers),1912年。
克里姆特的风景画色彩丰富且鲜艳,平面装饰感极强。因此极适合印刷仿制。他成为被复制最多的画家之一,作品大卖,屡屡出现在明信片、挂毯、茶杯、浴帘、雨伞、鼠标垫等等。
克里姆特《玫瑰园》(Orchard with Roses),1912年。
如同他的人物画等其他作品一样,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也景深很浅,色彩平涂,省略层次,所有景物都仿佛近在咫尺。如我们从这幅《玫瑰园》、上一幅《有向日葵的乡村花园》和《树下的玫瑰丛》所看到的,每一朵鲜花都历历在目。
克里姆特《树下的玫瑰丛》(Rosebushes under the Trees),1905年。
作为整个现代画风的一个趋势的二维空间,在席勒的风景画也有突出的体现。
席勒《有晾衣绳的房子》(House with Drying Laundry),1917年。
我们可以看到席勒根本不去考虑景物远近的立体感,一切都呈平面化,使图案感更为强烈,每一片砖瓦、每一片树叶、晾衣绳上的每一只袜子都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