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deng2010-02-23 20:27:51
——邮票主笔设计师Sophia Zhang张向阳女士谈设计构思











序曲1:广泛深入的资料查考 + 对生肖文化、新中文化的深入思考


做设计如同画画,是一种“厚积而薄发”的工作,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靠的远不仅仅是一时绽现的灵感火花,还需要以浑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后盾。在海外做体现融汇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时尤然,除了需以坚实的源文化底蕴作为根基之外,对于当地的本土文化元素更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具备将两种文化元素取精去粕、融会贯通的能力,让源文化的精粹在为原本并不属于此文化系统的当地人民广为接受的前提之下,既能得以淋漓充分的彰显,反过来又需要将原本就风格迥异的本土文化元素经甄选过滤之后,揉进作品当中去,从而实现两种文化元素在交融之中互为支持、相得益彰的升华。




在开始此套邮票的设计之前,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查考工作,将2010年以前全世界各国设计的生肖邮票图片都摆在一起,逐一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与此同时,我也在力求通过思考、学习,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肖文化。其实,自古以来,生肖文化就是华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时至今日,它不仅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并得以发扬广大,在日趋国际化的今日世界,它也早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世界各国人民开始对它越来越感兴趣,并津津乐道。




邮票设计,原本就是一门大有学问的“方寸之间的艺术”,而生肖邮票的设计,比起其他的邮票设计来说,因其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之中所占所起的独特地位与使命,就更是需要广而且深的文化内涵。纵观之前的世界各国生肖邮票设计,大多都由来自该国设计界主流群体的设计师(多半为“老外设计师”)来设计,很少国家愿意将此重任交给在当地只能算是少数民族的华裔设计师来设计,就算有,他们对你的要求与期望值也是格外高的。再者,中国国内的生肖邮票,可以设计得非常民俗化,因为本国老百姓都看得懂,相比而言,外国的生肖邮票,则需要更多地顾及当地“老外”对此文化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不仅不能过于民俗化,还得在融入、结合当地的本土主流文化的分寸上把握得恰到好处。




作为此套邮票的主笔设计师,我希望藉着一些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元素与西方艺术风格及元素的交融,以简洁单纯、具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来作为载体,力求神形兼备地体现出“虎”的尊贵气质与王者风范,力求整套邮票设计能够达到在庄重中蕴含、传递出一种幸福、繁荣、祥和、欢快的气氛,充分体现新中两国文化的相互吸引与渗透交融。




序曲2:对虎文化、虎气质的理解、思考与把握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虎一直是一种崇高的权力与尊威的象征,是唯一能够与龙相提并论的非虚构型动物。它是百兽之王,有着威猛勇武、精明强干、雄浑厚重、不怒而威的王者风范与领导气质,与此同时,它还是一种活泼旺盛、发达兴旺的生机体现。纵贯今日世界,不少其他国家的虎年邮票设计,往往将虎的形象处理得威猛非凡,霸气十足,在深入的思考、比较之后,我决定将新西兰的虎年邮票设计风格另辟新径,我们这套邮票上的虎,要有足够的“虎味儿”,却要尽可能地避免杀气与霸气,因为新西兰原本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祥和国度。





展开部及华彩乐段:
书法、剪纸、脸谱、版画等艺术表现形式 + 新中文化元素的和谐共奏


此套邮票在设计风格上,虽然蕴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特点,在表现形式上却还是比较能够为华人以外的“老外”们所接受并认可的。在中国文化元素上,我借用了图案化了的“虎”字书法,同时还结合了更多的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窗花剪纸、京剧脸谱、篆刻图章,以及以中国的吉祥神鸟——凤凰制成的风筝。而在整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我又借鉴了木刻版画的表现手法,以增强艺术形象的张性、韧劲与力度。




此套邮票在充分运用中国元素的基础上,比较巧妙地融入了新西兰的本土文化元素——代表性象征植物银厥叶,以及家喻户晓的地标性建筑新西兰国会大厦的图案。后两枚邮票,以不同的图案构成体现了同一理念——新中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与和谐共奏。$1.80的邮票以一庄重尊威的虎头形象为外轮廓,其脸上的图案一半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京剧脸谱,另一半则为象征新西兰的银蕨叶图腾;$2.30的邮票上,是一回眸凝望的凤凰风筝,展翅翱翔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之国会大厦的上空,在祥和中蕴涵了对繁荣昌盛发展前景的冀望与夙愿。




在邮票的背景色彩处理上,我们采用了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流光异彩却又不失耐看性的配色;而在背景图案上,则沿用了与此轮生肖邮票的首套牛年邮票在整体风格上保持着一致性的“祥云缭绕”图案。此祥云图案的运用,其实是一语双关的:它既是海内外华人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图案,亦是新西兰这个美丽的国度所独家拥有的“蓝天白云的故乡”这一美称的形象化体现。




在第二枚邮票剪纸虎的色彩运用上,我们刻意地避免了传统的中国红,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为柔和的暗红,此色调的应用虽然稍微地偏离了中国的传统剪纸色彩,然而,它却是一种刻意保持的“去中国化”与“去民俗化”,如此处理,比较适合这种在中国以外的海外国家发行的生肖邮票的整体受众。因为我们在做此套邮票设计的时候,是不可以将它打造成一种完全中国化的产物的,毕竟这是一个诞生于西方文化环境下的文化交融产物。




回旋曲:创意团队的使命感


我们整个创意团队,在这个项目的设计进行之中,都没有把它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商业运作,实际上,我们整个团队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远远超出新西兰邮政局给我们在报酬上的预算的。作为主笔设计师,我为它倾注了多少心血,画了多少样稿,我自己都数不清了。我们为何心甘情愿这么做?因为它远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项目,它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现、弘扬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精粹的机会,是一个中国文化得以在海外广为传播的机会。




与此同时,这个项目也不能说是具体某一个人的作品,它是整个团队的努力结晶。我们这个创意团队有项目负责人、主笔设计师、艺术指导及客户经理,团队成员通过不断地研究方案、把握方向、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才能保证作品最后以现在的形态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作为一套由新西兰邮政局发行的生肖邮票,作为一种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载体,我们在设计时,一直在追求尽可能清晰、耐人寻味地将中国元素与本土的新西兰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应当说,这既是一个设计理念,更是一种肩负的使命。












2010新西兰虎年邮票高清效果图







新闻连接:



华裔设计师设计 新西兰邮政局发行2010年虎年邮票 


今年是中国农历庚寅年,按12生肖来算是虎年。为庆祝庚寅虎年,新西兰邮政局发行了虎年纪念邮票。这套邮票有4个单张,面值分别为50C﹑$1.00﹑$1.80﹑$2.30,以及首日封、小型张和精美的虎年邮票展示套装,在新西兰各地邮局以及邮局网站 www.nzpost.co.nz/stamps 均可购买。在今年大年三十,即2月13日在奥克兰ASB Show Grounds举办的新春花市上,新西兰邮政局将专门设点销售此套虎年邮票的纪念品,届时邮票设计师将会在现场签名。




2010年虎年生肖邮票是新西兰邮政局发行的第二轮中国农历生肖邮票中的第2套,由Bananaworks Communications的创意团队设计,其中,主笔设计师为来自中国广州的新西兰华裔设计师Sophia Zhang张向阳女士;团队负责人为来自中国北京,在新西兰开创下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尤其是新中文化交流为主体业务的Bananaworks Communications的CEO李勃先生;艺术指导为来自中国北京,曾经在21年前,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因其所设计中选的英联邦运动会系列海报而名扬新西兰全国,曾任新西兰国会议员的Kenneth Wang王小选先生;客户经理为来自中国青岛,在Bananaworks Communications工作多年,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汪耀辉小姐。




此套虎年邮票的设计,既有着夺人耳目的绚丽外观,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深邃内涵,并巧妙地将新中两国的文化元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作为该创意团队的负责人,对于这个作品,李勃先生说:“我感到非常满意,也非常自豪!”“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发行生肖邮票,拿我们这套邮票跟他们的相比,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的,是相当独树一帜的!”



注:图片与文字皆由Bananaworks Commnications 提供

laodeng2010-02-24 01:10:59
回复:新西兰虎年邮票主笔设计师谈设计构思:新中文化和谐共奏 (ZT)
laodeng2010-02-24 01:20:16
来源:天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