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东西西2011-04-14 00:08:25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对本报指出,24个商会发出稳物价倡议书以及发改委约见企业要求不加价的行为,均属于非市场手段,但企业产品加价的根本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国家应透过减税等方式纾缓企业压力,否则可能为未来恶性通胀埋下伏笔。

财经网的评论指,在目前成本日益高涨情势下,内地企业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的空间愈来愈小,几乎到了极限。企业在政府强势部门的权力和高涨的成本压力之间,要么选择隐形加价,要么压缩产能减产。

但目前经济系统信用膨胀依旧,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多。日益增多的货币供应量,和相关企业不断压缩的产能之间,迟早引发物价变本加厉的上涨,最后成为不可遏制的恶性通胀导火线。

孙立坚认为,成本上升导致很多企业从事资本运作,透过买卖原材料牟利,这种现象令人担忧。从这个角度看,国家作出相关限制可以理解,不过这并非治本之策。他指出,要想让企业降低成本,回到生产的舞台,应为企业减轻负担,让物流渠道更通畅、进货渠道更简单,「减税比加息更有效。」

不知道我是谁2011-04-14 00:33:43
目前我看到的是美元贬值。
重庆森林2011-04-14 02:33:09
赞同。中国企业生存困难。